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馮冰(化名),一個可愛的10歲男孩,家住周口市。本該是貪玩奔跑的年紀,卻因為腦癱後遺症導致他的雙足內翻內旋,1歲6月時還不會獨立行走,3歲時可獨行,行走時尖足,雙足內翻內旋。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5歲時,媽媽帶著他進行了矯正術,10歲時又做了雙下肢鬆解術。因為身體不適,周圍人異樣的眼光,馮冰也出現了逆反心理,對於媽媽要求的康復訓練也不那麼配合了。為了幫助他早點好起來,媽媽操碎了心。

馮冰媽媽多方尋找可以進行術後康復的專業醫院,2018年5月份,馮媽媽通過網絡得知有一家周口專業進行腦癱、腦癱後遺症、肢體障礙等疾病的周口惠濟康復醫院,查詢關於這家醫院的信息,看到他們微信公眾平臺上那麼多的腦癱後遺症病友的康復案例,這給了馮媽媽治療的信心,決定帶著馮冰前去治療。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來到醫院那天,在醫生和媽媽的安撫下,給馮冰做了詳細的檢查,再結合之前的檢查結果,給出更加詳細的診斷結果,馮冰是腦癱後遺症導致的雙下肢內收內旋,雙足內翻畸形,不能久站。

經醫院專家會診商議為馮冰制定專門的康復訓練計劃,幫助他更好地做好功能恢復和運動強化訓練,穩定治療效果和增效。

1.被動運動

(1)患兒取仰臥位,治療者控制患兒的足外側緣,向內、外側進行反覆牽拉,以剌激脛前肌、脛後肌的興奮性。

(2)對脛骨前肌和脛骨後肌作快速地叩擊,以誘發肌肉收縮。

2.主動運動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1)可以讓患兒在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長木板上行走,促通其足外側緣持重。

(2)若患兒的踝關節有部分活動度,治療者可以協助患兒完成全關節範圍的活動 。

(3)若患兒能夠完成步行,則應在患兒的鞋子裡面、足弓下方放置一塊小布團或足弓墊,可以撐高足弓,使足外側緣承擔部分體重。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小男孩被嘲“馬蹄足”,媽媽在網上的一發現讓孩子重獲健康!

經過2個月的康復治療,通過引導,馮冰從牴觸到接受康復治療,行走時雙足著地,右足稍內旋。他很高興,經常自己來回走了好幾趟。用實際行動告訴周圍人自己可以獨自很好地走路了,並由衷的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謝謝。馮冰的爺爺為感謝醫院特送來“妙手回春 醫術高明”的錦旗,還說馮冰已經可以正常的生活和上學了,感謝周口惠濟康復醫院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