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有列寧主義?

列寧主義是列寧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對此我們總會跟著追問列寧主義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有列寧主義?為什麼列寧主義的提出者是列寧而不是其他人?這種對思想問題的追問就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也就是唯物史觀的問題。

我們在探討列寧主義產生的根源時,要避免那種假惺惺的馬克思主義方法。這種假惺惺的馬克思主義方法有一個特點,大凡介紹到某一思想學說時,總是先介紹這種學說產生的歷史背景,把學說的發明者和他所處的時代的大事件敘述一番,在費盡諸多筆墨,搭好舞臺後才開始介紹學說本身。

例如中國歷史教材對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介紹,先是說18世紀初的三大工人運動、工業革命和無產階級力量,然後再筆鋒一轉,忽然說到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以及他們的學說。在這種假惺惺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好像歷史時代、社會物質條件僅僅是思想學說產生的背景,僅僅是思想者進行思考的舞臺,而不是這些思想本身的根源、對象。假惺惺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是把社會存在當成決定社會意識的因素,而是把社會存在僅僅看作社會意識產生的背景和影響因素。

為什麼會有列寧主義?

羅素在他那本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常常犯這種低級錯誤,他雖然不像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一樣把思想當作純粹的精神運動,而是或多或少論述到了思想之外的物質條件,但羅素的膚淺之處在於他對這些物質條件的理解大多數是錯誤的。羅素具有明顯的敘述特徵,他把哲學史分為古代、天主教、近代和現代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出前七個階段,分別是前蘇格拉底時代、蘇格拉底時代、希臘化時期、教父、經院哲學、文藝復興到休謨、盧梭到現代。每一個階段的哲學家共享一個舞臺,在前蘇格拉底時代,羅素詳細介紹了希臘文明,廣泛的論述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商業、宗教和政治,不管這些領域跟哲學到底有無直接關係,他都不厭其煩的進行敘述,目的是為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家們的思想描繪背景,說明他們是在怎麼樣的舞臺上活動的,羅素不知道是這個“舞臺”決定思想者的思想。

假惺惺的馬克思主義者論述到了思想產生的物質條件時,僅僅把這些條件當作思想的背景來看待,完全不把它們看成是決定思想的東西。因此,我們要使用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來探究列寧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

不僅要說明列寧主義產生的物質條件,而且要進一步指明這些條件與列寧主義的聯繫,說明他們是如何決定列寧主義的內容

列寧主義產生的物質條件,從宏觀方面來看就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即帝國主義矛盾;從微觀方面來看就是俄國的社會矛盾。帝國主義和俄國社會矛盾不僅是列寧主義產生的背景、舞臺,更是它的歷史根源。

帝國主義是列寧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所謂帝國主義,其本質就是壟斷的資本主義,這種形態的資本主義與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資本不再是過去的工業資本,也不是商業資本,而是金融資本。因此,壟斷資本主義具有五個特徵:(1)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以致造成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2)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已經溶合起來,在這個“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了金融寡頭,金融資本凌駕於工業資本之上,決定社會生產的不再是工業資本家的商品利潤,而是金融資本家的貨幣利息;(3)因此商品輸出的經濟侵略方式也就變成了資本輸出的方式,變成了美聯儲加息、貨幣戰爭;(4)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5)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資源分割完畢。

為什麼會有列寧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集中的把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展現出來,生產資料的集中與生產的社會化根本矛盾日益激化,因而派生出三大主要矛盾。

第一個主要矛盾是勞動階級與資本階級間的矛盾。壟斷資本的生產集中,一方面造成資本實力的壯大,資本勢力的重組,另一方面造成無產階級的集中。面對強大的資本集團,工人階級所採用的工會、合作社、議會政黨等合法鬥爭已經不夠用了,勞動者手中的武器早已不夠用來對付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他們不能不尋求更為激烈的手段。在這種社會存在面前,出現了不同的社會意識,有主張繼續堅持和平合法鬥爭、堅持議會手段的機會主義者,有主張放棄鬥爭,長驅步入社會主義的修正主義者,還有應時而變、與時俱進,主張拿起武器,不放棄暴力革命的列寧主義者

第二個矛盾是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首先,在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金融資產階級戰勝了工業資產階級,取得資本的最高統治權;壟斷組織排擠和扼殺非壟斷組織;大企業財團兼併中小企業財團的資本;資本日益聚集在以金融行業為首的少數貴族行業中,在資產階級團體裡產生了更大的資產階級壟斷集團。工業資本從屬於金融資本表現為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只要通過資本的輸出而不是商品輸出,就可以獲得境外的高額利潤,實現普遍的剝削。金融資本對內它排擠工業資本,工業資本生產由於可變資本的增長,因而獲益減少;工業資本家為了圖利,會將工業資本變換成金融資本,再進行海外投資,利用外國的廉價勞動力來獲取更高的利潤。金融資本成為實現最快增值的資本,金融資產階級變成最大的食利集團,資本主義暴露出明顯的寄生性。資產階級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發展日益不平衡,這些社會狀況都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機遇,因而決定列寧主義中要有完整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和策略;

第三個矛盾是世界範圍的民族矛盾。壟斷資本主義完成了對世界市場的分割,確立了列強的殖民勢力範圍,因而也造成了殖民地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族鬥爭與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混合在一起,變成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這樣,列寧主義就必然要對民族自決問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問題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問題進行區分,制定出如何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有利策略。

壟斷資本主義各種社會矛盾的現實促使社會產生出解決矛盾的理論方法,列寧利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壟斷資本社會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得出不同於第二國際的、更為傾向於無產階級革命的列寧主義理論。這是列寧主義產生歷史根源的宏觀方面,壟斷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現實存在決定了列寧主義這種社會意識的出現,但是這種社會意識為什麼是出現在俄國而不是出現在德國、法國、英國或者美國呢?這就需要對微觀歷史根源進行分析。

為什麼會有列寧主義?

《共產黨宣言》俄文版序言(1882)說:“(過去)沙皇被宣佈為歐洲反動勢力的首領。現在,沙皇在加特契納成了革命的俘虜,而俄國已是歐洲革命運動的先進部隊了。”馬克思在1881年曾說:“俄國人民苦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又苦於資本主義的不發展。”並通過過俄國公社的研究,在理論上保留了俄國“能夠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佔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的可能,馬克思看到俄國社會發展的獨立性,並根據現實情況提出“俄國可以在發展它所特有的歷史條件的同時取得資本主義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經受資本主義制度苦難”的設想,要實現這個設想,就需要挽救俄國公社所有制的存在,而“要挽救俄國公社,就必須有俄國革命”。

但是,在馬克思逝世後,俄國革命沒有發生,沙皇制度壓倒了一切,因此恩格斯在1894年說:“在馬克思寫了那封信以後的17年間,在俄國,無論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還是農民公社的解體都大有進展。”“俄國在短短的時間裡就奠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基礎。但是與此同時也就舉起了砍斷俄國農民公社的斧頭。”恩格斯察覺到俄國公社所遭遇的危機,因此進一步呼籲說:“要想保全這個殘存的公社,

就必須首先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必須在俄國進行革命。”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推論來看,俄國發生革命早已是必然的歷史趨勢,俄國存在革命的需要,革命已經離開了德國向東方的俄國轉移。

在列寧的時代,俄國經過農奴制改革後,大踏步向資本主義方向發展,變成了壟斷資本主義制度所有一切矛盾的集合點。俄國的社會矛盾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一、沙皇制度下俄國統治集團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俄國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沙皇制度是“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它把壟斷資本主義各種最壞的因素集中起來,變本加厲。沙皇制度是資本主義壓迫、殖民地壓迫和軍事壓迫的策源地,用最殘忍最野蠻的形式來開展活動。因此,列寧主義極力主張用起義來摧毀沙皇制度的統治;

二、沙皇制度下,俄國人民同外國資本的矛盾。沙皇制度使俄國成為西方壟斷資本主義的後備軍,外國資本掌握俄國的經濟命脈,壟斷俄國各大主要行業。俄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入侵;因此,列寧主義主張實行社會主義革命,不能滿足於推翻沙皇專制制度,還要進一步推翻資本的統治;

三、沙皇制度下,俄國統治集團同外國資本的矛盾。俄國統治集團充當外國資本的代理人,從俄國人民身上榨取幾億盧布來繳付利息。它既是外國資本的利益同盟者又是利益衝突者,為了參與資本主義分贓活動,沙俄政府不惜宣佈加入一戰,把一千四百萬的軍隊送上戰場,為資本謀利。所以,列寧主義猛烈抨擊第二國際的社會沙文主義,反對所謂的“為國而戰”,主張“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

為什麼會有列寧主義?

沙皇俄國的社會矛盾作為社會存在,必然決定了列寧主義內容,列寧主義針對沙皇制度得出結論:沙皇制度與壟斷資本主義融合為一起,使沙皇俄國成為資本主義矛盾的集合點。因此,必須要動手打擊壟斷資本主義,推翻沙皇制度。反對壟斷資本主義和沙皇制度的手段必須是革命,而且不僅僅是民主革命,還要進一步的延伸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革命的主要力量就是俄國備受沙皇制度壓迫的農民階級和備受沙皇制度與資本雙重壓迫的無產階級——就是工農聯盟。

壟斷資本主義矛盾的大環境和沙皇俄國社會矛盾的小環境決定了必然會產生列寧主義這種社會意識形態。列寧主義的物質根源主要就是壟斷資本主義矛盾和沙皇俄國矛盾,它在思想來源方面則表現為馬克思主義的復歸

在馬克思與列寧之間隔著第二國際機會主義佔統治地位的整個時代,機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和批判性遮蔽了,陷入無止境的遷就中。機會主義者考茨基、晚年普列漢諾夫等人都無法承擔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任,他們很快就因時代的變化而被拋棄,時代迫切需要一種富貴到馬克思主義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理論,時代給創造這種理論的人創造了位置,最終列寧在與各類機會主義的鬥爭中,創造出了列寧主義,從而佔據了這個歷史高位,完成馬克思主義的復歸和發展。

所以,我們就明白了,是壟斷資本主義矛盾決定列寧主義的產生;因沙皇俄國是壟斷資本主義矛盾的匯集點,所以列寧主義產生於俄國;因列寧在與第二國際機會者的鬥爭中創立了新學說,所以列寧是列寧主義的創始人。

列寧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復歸和發展首先表現在世界觀上,而世界觀就是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