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導語

我們都知道一段歷史,二戰過後,德國因為蘇聯和美國兩大陣營的影響,被分裂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甚至在首都柏林建起了“柏林牆”來阻擋兩國人民的往來,而柏林牆不僅僅只是用來分隔國家,更是冷戰符號的標誌,小小的德國劃分出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政治體系,最後隨著前蘇聯的瓦解,在1990年10月柏林牆才被推倒,德國才得以統一。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今天要講的德國電影,《再見,列寧》就是反映了在那段動盪歷史時期,發生在一個小市民家裡的事情。

艾利克斯一家一直生活在東德,他的父親在自己和妹妹還小的時候就遷移到了西德再也沒有回來,本可以一家跟著過去的,但是艾利克斯的母親則是東德非常虔誠的信徒,一輩子都在身體力行的支持著自己的國家和社會主義民主共和。一次母親外出碰到了在外參加“兩德統一”遊行的艾利克斯,目睹了自己兒子被抓上警車後突發腦梗倒地昏迷,在母親昏迷的這短短的八個月裡,柏林牆被推倒,東德和西德統一成現在的德國,為了不讓母親再次受到刺激,艾利克斯與身邊的人一直在努力的還原東德,用善意的謊言隱瞞。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01

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我一直覺得艾利克斯向母親努力掩蓋東西德已經統一的事實,不僅僅是因為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共產黨員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更多的則是因為自己當時參加遊行被母親撞見後害母親受了刺激,艾利克斯的行為更多的則是帶著自責和虧欠的,所以他想要彌補過錯,更不想母親再因為自己受到傷害,所以他比其他的任何人都努力的去編織這個美麗的謊言,奔走在現實與虛幻之間,一邊是身體病弱的母親,一邊是為現實奔波的窘迫。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無論電影裡艾利克斯為母親編織的善意謊言多麼的完美多麼的美好,我始終看到艾利克斯真的很累。每一個謊言都需要另一件事情去彌補,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精力和勞動力。

母親想要吃已經停產的東德酸黃瓜,艾利克斯不得不去一個垃圾桶一個垃圾桶的翻包裝,母親想看電視,艾利克斯不得不去找符合的錄像帶,母親看到窗外掛出的資本主義公司可口可樂的廣告牌,艾利克斯不得不找朋友一起錄製了一個假的新聞報道,母親生日,甚至花錢請來鄰居和朋友做了一場“東德cosplay秀”。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為了母親這個善意的謊言,艾利克斯讓民主德國在他們家七十九平方米的小房子裡延續了下去,然而現實始終是一個時代的逝去,艾利克斯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列寧雕像被德國的直升機拖走。

而每日擔驚受怕謊言被拆穿更是耗費他所有的警惕,怕鄰居說錯話,怕母親走上街頭髮現變化,怕隔壁電視機聲音太大被聽到現在德國統一的新聞,艾利克斯壓抑到在屋頂吶喊,然而回到那個七十九平米的家時還是要微笑面對自己的母親告訴她自己同樣熱愛社會主義東德。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我一個朋友比我大幾歲的朋友也正在經歷著自己編織善意的謊言的事情,她很早的就已經結婚有了孩子,但是結婚後與丈夫發生了感情問題,本想離婚的兩人因為才五歲的孩子協議佔時隱瞞感情不和的問題,想等孩子大一點再離婚,但是已經沒有感情甚至滿是怨念的兩個人要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生活在一起,

我的朋友感覺到壓力巨大,我也曾經搬出教育學家說離婚要趁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趕緊離,可是她不聽,每天除了忙碌的工作就是讓她煩躁的家庭,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的差,而等孩子長大了就真的會感激他父母現在這樣的付出嗎?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明明是出於愛的謊言,沒被拆穿時艾利克斯雖然保護了母親,卻在無形中拖累自己,我們很難去說艾利克斯編織這個善意謊言到底是對是錯,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說,謊言的存在對別人以及自己,都是一種傷害,即使覺得為了愛這樣值得,但是身心俱疲的事實根本無法因為愛而磨滅,圓謊本就比圓夢更難成功。

02

到底是信念還是執念

電影裡的母親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角色,她對東德的愛很多人看後都覺得是一種信念,而我卻覺得那只是母親的一種執念。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電影末尾母親道出父親出逃西德的原因,不是因為和別的女人跑了,而是因為不是共產黨員的父親在東德沒有立足之地,一次工作原因去到西德並選擇留了下來,十幾年來一直在往家裡寄信希望自己的妻子孩子可以一起過去,但是身為共產黨員的東德母親卻一次次的拒絕,甚至隱藏了父親的來信,編造謊言矇騙孩子,餘下的一生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奉獻給了工作、孩子和這個國家。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然而人到老年,怎麼不會想當初選擇的問題,如果自己選擇了和丈夫一起去西德,是不是現在的生活會是另一番樣子,既然賭了選擇留下,她更多的是逼著自己去堅持。

柏林牆不是一天就能被推到的,一個國家也不可能說統一馬上就能統一的,然而母親卻對外界所有的訊息都選擇過濾,過濾掉自己不想聽也不想看見的那些東西,盲目堅持自己的想法,沒有相信,只是堅持,這不是信念,而是執念。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畢竟選擇了留下的母親,並不想輸在自己的選擇錯誤上,也不能輸,誰也不想和別人承認自己過的不好。母親的形象尤為固執,父親尚會一直寄信表達對妻兒的想念,而母親直到老去,人之將死,才願意說出自己每天對丈夫的思念。信念是不需要逼迫自己堅持的,它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信任,是帶著善意和感激的存在,而執念首先得是固執,封閉自己固執己見,無關對錯和結果。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這不免讓我想到,母親在見到參加遊行的艾利克斯時突發腦梗的暈倒到底是出於對兒子的關心愛護,還是對身邊的人也會反抗自己的執念而深受打擊,自己堅持的事物一旦開始被動搖,被越來越多的人表示其為錯誤的時候,本就沒有信任關係的執念會變的不堪一擊,不知道自己的堅持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執念往往比信念脆弱的多。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03

時代一直在前進,而謊言和執念不是我們抗爭的方式

都說我們要融入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一直是讓自己不會掉隊的方式,但是也總有一些人會緬懷過去,緬懷曾經自己經歷的那個時代,我相信我們可以選擇更加委婉和充滿愛和教育的方式去緬懷和回憶。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艾利克斯用謊言掩蓋事實無疑是最愚蠢的方式,無論那是不是出於對母親的善意和愛,還是基於對自己過錯的彌補,謊言總是會被戳破,歷史已經成為了過去,一味的掩蓋只會讓自己精疲力竭,把這樣的精力用在去發現新時代的美好,去學會認可,去接納,不是更好嗎?放棄謊言,未來的生活才會過的坦蕩而舒心,不會壓抑,不需要自己為自己平添煩惱,可能母親會一時不能接受,但是時間總會讓我們學會接受現實。

母親的執念更是盲目而渺小的存在,不是因為信仰而僅僅只是因為固執而不去接受現狀,用自己的固執封閉身邊的人也對外界充耳不聞,跟著自己一直傻下去或者幫著自己一直傻下去,這樣的事情拿出來多麼的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悲。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結語

固執沒有信任這塊背板去支撐,盲目的堅持根本抵抗不了多久,不要等到哪一天自己的執念轟然倒塌時才去後悔自己犯下的錯誤,外人並不會為你堅持卻沒有結果而覺得惋惜。信任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存在於人與萬物與理論與思想,希望每一個人的堅持都是基於信任的基礎,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