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明朝水手异国飘零,一个不成文约定让他们的血脉延续至今


非洲肯尼亚拉穆群岛上,至今还居住着一千多个村民,肤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相貌明显带有亚裔祖先的特征,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

据说当年郑和率领船队第四次远赴西洋时,有艘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爬上了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加村,刚开始村民们不愿意接纳他们,但中国水手中的一名勇士帮助上加村灭除了附近的一条大蟒蛇后,这些中国水手终于被上加村接纳,之后他们与当地人通婚,繁衍至今。

上加村的“中国女孩”夏瑞福经过DNA测试后,被认为是具有中国血统的肯尼亚人。夏瑞福说,在上加村人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中国水手娶了黑人妻子后,生了女儿后必须将女儿嫁到生了儿子的中国水手家中,这样可以保持正统中国血脉的延续。


上加在15世纪中期被焚毁,焚毁的原因可能是战乱和缺少淡水。在斯瓦希里语中,Shanghai中的h并不发音,因此“上家”的读音和“上海”完全一样。上海从唐朝起称为“华亭”,元朝统治者到1291年始建上海县。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是从当时的上海县太仓出海口出发的,许多水手就是上海太仓本地人,符合取名“上家”这一纪念故乡的说法。

图为上加村遗址。在这一面墙的顶端有个狮子雕塑。这种建筑风格与当地相异,颇有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加村遗址外还有座古坟的风格和当地的风格迥异,它也很可能属于当年的中国水手。

肯尼亚"郑和沉船地" 挖到明朝钱币永乐通宝。

2005年7月,夏瑞福应邀从肯尼亚来到中国太仓,参加了太仓举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活动。同年9月赴南京学习中医,攻读医学博士。

图为拉穆群岛附近发现的六耳双龙陶瓮。

2015年,十年寒窗苦读的夏瑞福不仅拿到了中医临床的学士学位,而且获得了中西医结合儿科硕士学位,她还希望继续深造,攻读博士。

拉穆镇拉穆博物馆拍摄的拉穆地区发现的中国瓷器展品。

当年中国水手上岸时带来的瓷器、丝绸等,要么用来与当地人交换生活用品,要么便成了传家之宝。夏瑞福说,她家的中国古碗便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现仅存一个,是由她姥姥传给她妈妈的。“小时候,姥姥就常给我讲关于中国沉船的故事,并说我们就是这些中国水手的后裔。”。如今,这只古碗也成了她们是中国人后裔的见证之一。每当有记者前去家中采访,夏瑞福的妈妈便会向人们介绍这只古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