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採茶戲

崇仁文化藝術積澱十分深厚。崇仁人民雅愛文藝,古代的先民就喜歡通過戲曲方式抒發內心的情感,表達對生活的美好願望。據有關史料記載:崇仁採茶戲,系由本縣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

  崇仁歷來的新春燈節與秋冬迎神聚會之風甚盛。明末,本縣的新春燈綵活動,常有彩茶燈演唱傳相伴隨。茶燈女手提花籃燈,唱《十二月花》或《十二月採茶》等小曲。出燈單位,每一團燈都有龍燈、獅子、花鼓燈,龍燈、獅子燈舞過後,接上就是花鼓燈的演唱節目。其演唱者,常為一旦一生,旦穿民女服裝,生穿長衫,戴禮帽唱民間小調。民國初期,有航埠洋陂張家村張保仔,在其繼父王撮子的影響下,以本縣的茶燈戲(即以演唱民間小調為主的燈戲)為基礎,逐步發展成“三角班”。

  “三角班”演唱的劇目,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初期的崇仁“三角班”角色通常是一旦一醜,再加上一個“坐堂”(鑼鼓或二胡手)演唱單臺戲和一些小戲。所謂單臺戲,即由一人(常為旦角)登臺演唱,音樂唱腔都一戲一曲。還有一種叫“板登戲”即坐唱藝人(常用二胡伴奏自拉自唱)經常活躍在農村茶樓酒店、村戶人家之中。他們主要演唱“三角班”劇目還兼帶教戲,通過他們也促使了“三角班”的廣泛流傳。

  民國初,1934年由崇仁航埠張家村“三腳班”藝人張佑民帶班從宜黃、臨川來到崇仁,便成立一個職業“半班”名“佑民堂”,此後職業班社相繼成立,半班便以崇仁為中心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

  此時一些唱傀儡戲的藝人也相邀演唱“半班”,並將傀儡戲的很多劇目移植為“半班戲”,一些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大大豐富了“半班”戲的音樂。後在抗戰時分,又吸收了一些豐城、高安的絲絃班的部分劇目和“本調”、“小花調”等腔調,使“半班”得到更大的發展。1949年之前,由於國民政府對民間藝人進行捉拿關押,使“半班”班社解體,藝人流離失所,“半班”戲受到嚴重摧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1年2月建立了流動地方劇團,1952年又改為“崇仁縣地方劇團”,1955年改為“地方國營崇仁縣採茶劇團”,隨後農村業餘劇團也紛紛相繼建立。專業劇團在創作劇目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如在1954年劇團帶了《三伢仔鋤棉花》、《閨女吵嫁》等劇目參加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並獲得了演員表演獎,深受各地群眾歡迎。

  1982年,我縣戲劇家張齊根據“臨川四夢”改編的七場大型採茶劇《牡丹亭》,在參加中央文化部、中國劇協、省文化廳等單位舉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366週年戲劇演時,榮獲文化部、江西省政府頒發的優秀文藝作品二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