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週六,藍天白雲,風和日麗。我們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赴石板巖南灣村谷文昌故居考察、學習。車子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蠕動。車窗外的青翠一閃而過,讓人感嘆:韶華易逝,時光不再。不得不說,林州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通往石板巖的公路比以前寬闊、平坦了許多。行駛在上面,沒有絲毫的顛簸之感。

早在20多年前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谷文昌的大名就塞滿了我的雙耳。與焦裕祿齊名,被譽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可從來沒有近距離接觸谷文昌。這次,有幸親臨谷文昌故居學習,讓我一路上心潮澎湃、浮想聯翩。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幾十裡的路眨眼就到。在一片鼎沸的人聲中,石板巖鎮郭家莊南灣村到了。舉目四望,南灣村青山環抱,綠水相擁。沿著新修的臺階拾級而上。村中的道路建築就地取材,全部是青石鋪路,房子是石板房,這是石板巖的特有景緻。路的兩旁擺滿了各種土特產品。小販們在賣力地叫賣著。聽著那濃濃的鄉音,倍感親切。

谷文昌故居內,一排排、一行行的小馬紮、小凳子排放得整整齊齊。人頭攢動,全國各地慕名前來參觀、學習的絡繹不絕。不一會兒,小馬紮上就座無虛席了。講解員開始了字正腔圓、擲地有聲的講解:谷文昌是林縣(原林州)山溝裡飛出的金鳳凰。被譽為“感動中國百位人物”,“縣委書記的好榜樣”。1950年,全國剛剛解放。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祖國大地百廢待興。黨號召全國各地幹部南下支邊。谷文昌第一個報了名。拋家舍業,南下福建省東山縣開創了一片新天地。在東山縣東山島,谷文昌遇到的第一個麻煩就是“寡婦村”。東山島的一些小村莊,青年壯丁被國民黨抓上了臺灣島,而剩下的青春少婦、白髮老人被扣上了“敵偽家庭”的帽子。婦女老人慾哭無淚,求告無門。谷文昌頂著巨大的壓力,苦口婆心做廣大幹部的工作。這些婦女老人不是“敵偽家庭”而是“兵災家庭”。最終,在谷文昌凌然的正義面前,廣大婦女老人恢復了名譽。谷文昌此舉贏得了人心,贏得了東山保衛戰的勝利。

東山島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風沙嚴重,人民苦不堪言。谷文昌千方百計尋找對策。他了解到種植木麻黃可以防風固沙。於是,他帶領全縣人民廣種木麻黃。並親身示範,衝在第一線,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樹苗成活。終於,東山制服了風沙,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1981年,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谷文昌走完了他66歲的人生歷程。噩耗傳來,東山山河同悲,萬民灑淚。為了追念谷文昌的豐功偉績,東山留下了“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遺訓。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從谷文昌故居出來,人們意猶未盡。徐書記提議到石板巖供銷社去體會扁擔精神。眾人一致同意。車子在山路上一掉頭,向石板巖政府駛去。過了一座石橋,石板巖鎮政府到了,石板巖供銷社也就在眼前了。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肩挑手扛的人物塑像。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石板巖供銷社的幾任主任。幾十年來,他們秉承“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精神,為石板巖又樹立了一座豐碑。石板巖,山高路險,人跡罕至。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出門抬腳就是大山,生活極不方便。佛爺廟凹村的桑國珍老漢,兒子剛結婚,臘月二十,父子倆去縣城賣梨置年貨,回來時天下起了雪。父親摔倒在山崖邊,兒子伸手去拉,結果父子倆都跌下山崖喪了命。兒媳婦改嫁別人,老婆婆哭瞎了雙眼。

山裡人的日子真是苦。一戶人家辛辛苦苦種了幾株山楂樹,好不容易迎來一個豐收年。原想著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可誰想“豐收成災”,滿樹的山果只換來二斤鹽。老人一怒之下,鋸掉了山楂樹。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把辛酸淚。石板巖供銷社下決心改變這血淚史,解決老百姓的生活之需。幾十年來,憑著自己的一顆紅心,一副鐵肩,一雙鐵腳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沿山串村,用心血和汗水把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被山區群眾親切地稱為“山裡人心上的供銷社”。

硬扁擔李林洹,石板巖供銷社的創始人之一,社黨支部書記,第二任主任。以身作則,克己奉公,不畏艱險,上山送貨。1963年,扁擔精神享譽全國。爬山虎楊慶祥,群眾冷暖掛心上。跋山涉水送貨忙,每年堅持送貨在260天以上。一年所走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數圈。

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詮釋著一個樸實的名詞:扁擔精神。一根扁擔挑在肩,山高路險只等閒。我為群眾來送貨,再苦再累心裡甜。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在展廳大門口,一根普通的扁擔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仔細觀看,這不是普通的扁擔,這是1971年春,李林洹主任從井岡山江西省委手中接過的毛主席用過的扁擔。扁擔回來時,人們載歌載舞,夾道歡迎。其熱鬧場面不亞於過年過節。扁擔精神和井岡山精神、紅旗渠精神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長征時期,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毛澤東主席倡導其他同志一起來跳《馬賽曲》,以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來戰勝困難。

思想是革命的先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前的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使人們反對封建專制,推動了近代化的進程。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切轉變源於1978年春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國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谷文昌精神、扁擔精神定會在新時期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谷文昌精神》魏冬林

【作者簡介】:魏冬林,林州市十三中語文教師,畢業於安陽師專。河南省骨幹教師。熱愛本職工作, 愛好寫作。

其他作品:

1、《我的書籍情緣》魏冬林

2、《洹水新歌》魏冬林

3、《牽掛》魏冬林

4、《春聯澷飛賀新年》

5、《老友新曲》魏冬林

6、《哀思》魏冬林

7、《最美的風景》魏冬林

8、《李莊杏花開》魏冬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