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4年一度的世界盃終於落下了帷幕,除了法國之外,最大的贏家應該就是中國的各大品牌。在場內的廣告牌上,萬達、蒙牛等一眾中國品牌搶走不少觀眾的注意力。在各大衛視各大品牌的世界盃廣告也不停刷屏。

不過論今年世界盃營銷的冠軍,那就是非華帝莫屬了。這次華帝的法國奪冠退全款的活動,可以說是火爆全國。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華帝這家公司,其實已經是中國廚衛的三巨頭之一,目前的產品集中在油煙機、灶具、熱水器。去年華帝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57億元,利潤超過了5億元。

華帝的成功,也堪稱是一段傳奇。1992年,在廣東中山小欖鎮7個年輕人懷揣著夢想,一起湊了100萬,成立了華帝。在《中國合夥人》中有一句話,千萬不要和好朋友合夥開公司。不過這7個人20多年來卻一直精誠合作,從來沒有發生過爭權奪利的事情。

當時7個人是這樣協定股份的,開發區所在的村佔總股本30%,剩下7個人一人10%。另外他們還達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識,決策上少數服從多數,年終分紅大家一樣多,另外不準親戚進工廠,還有就是不能跟妻子談起工廠的事情。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7個人當時招了20多人就開始生產起了灶具,並且堅持了20多年。最早的時候,7個人擠在一間20平米的小屋子裡面辦公,工廠也只有一臺農用車,這臺車陪著他們走南闖北,一年竟然開了12萬公里。

由於公司實力不足,所以華帝從一個開始就堅持只做灶具,這種堅持讓華帝取得了成功。到了1996年的時候,廣州市場上的灶具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天下是華帝的。這個時候華帝才開始思考多元化經營。不過華帝也不是盲目擴張,而是小心翼翼。

在中國的電器市場上,有海爾、美的、格力這樣的巨無霸,顯然華帝要避免進入他們的領域。華帝的擴張也只選擇了在廚衛領域,從灶具增加到了油煙機還有熱水器。

其實在這之前的一年,華帝就曾經因為盲目擴張而差點倒閉。當時順德跟中山的許多家電廠都在開始多元化經營。大家都是什麼利潤高就做什麼。華帝也胡亂進入了許多領域,最後導致了虧損300多萬。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後來華帝趕緊收縮戰線,才保住了公司。所以在1996年的擴張,華帝就定下了只做灶具、油煙機、熱水器的戰略。

這三個產品可以說是相互帶動,相得益彰。為了更好地推廣產品,華帝一直把資源集中在一個點上,打透了之後,再進入下一個點。不過是在產品上,還是在營銷上都是如此。從1999年開始,華帝把所有資源集中在廣州市場,用了2年的時間把華帝的油煙機推廣到廣州前三的位置。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隨後華帝又制定了一個市場分級的目標,他們把杭州、廣州定為一級目標市場,把北京、武漢等定為二級市場,再把上海、南京等定為三級市場。只有把一級市場一個個吃透,他們才會去吃二級市場跟三級市場。就是這樣渠道上的精耕細作,讓華帝在10年之內取得了成功。

2004年,華帝登陸了資本市場,成為了中山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也是廚衛領域第一家上市的公司。在過去十年中,華帝一直在跟老闆等龍頭品牌競爭,穩居全國前三的位置。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華帝的營銷能力,其實之前已經被許多人認可。從2000年的全運會開始華帝就成為了全運會的火炬贊助商。2005年華帝更是花了200萬元研發了全運會獨特的點火器跟火種盒。這樣的贊助,讓華帝的研發能力更加讓市場認可。每一屆的火炬設計,都是華帝科技跟設計上的突破。

2015年,黃文枝、黃啟均等7個聯合創始人宣佈退休,公司的第二代潘葉江接手了公司。雖然有過公司親戚不能進入公司的規定,不過潘葉江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的。潘葉江最早的時候,並沒有進入父親的公司,而是自己去創業。潘葉江22歲的時候就創辦了優加電器,最後被華帝收購了。潘葉江才順理成章進入了公司,最後成為了華帝新一屆的董事長。

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

26年前7個年輕人湊100萬創辦了華帝,現年收入57億,靠世界盃爆紅,潘葉江如今喊出了要在5年內帶領華帝成為百億公司的目標。隨著世界盃的爆紅,華帝似乎離這個目標又進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