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中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近日发布。2015年-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实施了第一周期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从监测数据发现,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参加校外学业类辅导班比例较高,学习压力较大。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基于监测数据主要发现如下:

——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国家认同感高,九成以上的学生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勤劳节约方面,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日常表现良好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7.5%、95%;


在诚实守信方面,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日常表现良好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9.2%、95.3%;


在团结友善方面,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日常表现良好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1%、81.1%;在遵守公德方面,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日常表现良好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3.6%、97.3%。

尽管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总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例如,只有68.4%的四年级和68.6%的八年级学生做家务劳动,只有53.1%的四年级和38.2%的八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和班级劳动。

——学生学业表现良好,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

本次监测将学业表现划分为四个水平段,分别是:待提高、中等、良好、优秀。

监测结果显示,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1.8%、79.6%,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分别为21%、22.7%。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4.6%、78.9%,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分别为23.8%、26.7%。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科学学业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6.8%、83.6%,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6%、12%。

监测结果也显示学生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偏弱。如在科学学科上,四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5.7%、74.9%,低于科学理解能力约5个百分点;八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6.3%,分别低于科学理解能力4.1和10.8个百分点。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学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质达标率较高,但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四年级学生肺活量达到及格标准的比例(达标率,下同)为98.1%,优秀率为33.4%;八年级学生肺活量达标率为95.9%,优秀率为31%。

四年级学生50米跑达标率为96.3%,优秀率为18.3%;八年级学生50米跑达标率为94.7%,优秀率为21.4%。

监测也发现,

学生肥胖比例较高。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八年级男生为8.5%、女生为6.2%。


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其中四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18.6%、10.4%,男生分别为16.4%、9%;八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24.1%、39.5%,男生分别为22.1%、31.7%。


学生睡眠时间总体不足。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2017年)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为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6.6%。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参加校外学业类辅导班比例较高,学习压力较大。

监测结果显示:

四年级学生数学、语文单科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3.6%、40.4%,在6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4.7%、21.5%,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4%、8.7%;


八年级学生数学、语文单科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0.2%、45.5%,在6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9.2%、15.1%,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6%、3.4%。


四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和语文校外辅导班的比例分别为43.8%、37.4%,


八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和语文校外辅导班的比例分别为23.4%、17.1%。


三成以上学生感到很有学习压力。以数学学习为例,四年级学生表示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很有压力的人数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表示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很有压力的人数比例为49.4%。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高,但部分课程的课时设置和内容安排欠合理。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喜欢语文课的比例分别为93.8%、89.1%,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课的比例为91.5%,八年级学生喜欢物理、生物和地理课的比例分别为82.4%、86.6%、80.1%;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课的比例分别为89.6%、87.9%,喜欢美术课的比例分别为88.6%、81.8%,喜欢体育课的比例分别为92.9%、87.3%,喜欢品德课的比例分别为89.8%、83.5%。

同时,监测发现,语文、数学周课时数偏多,体育、艺术周课时数偏少,如四年级语文周课时数多于6节的学校占比为72%,数学周课时数多于5节的学校占比为67.2%,体育周课时数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44.3%,艺术周课时数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12.9%。

此外,科学课中,学生参与动手实验、实践调查的机会较少,如八年级学生在本学期物理课上做过3次及以上动手实验的比例为38.7%,从来没有做过动手实验的比例为23.8%;生物课上做过3次及以上动手实验的比例为19.3%,从来没有做过动手实验的比例为47.1%。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教师受学生喜欢程度高,但部分教师探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喜欢班主任的比例分别为91.6%、79.6%,喜欢语文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4.7%、87.4%,喜欢音乐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0.8%、84.4%,喜欢美术教师的比例分别为88.6%、81.1%,喜欢体育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0.5%、84.7%,喜欢品德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0.8%、82.1%。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教师的比例为91.2%,八年级学生喜欢物理、生物、地理教师的比例分别为83.4%、84.3%、81.3%。

监测发现,科学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 63%的四年级科学教师、61.2%的八年级物理教师、75.5%的八年级生物教师和80.7%的八年级地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处于低或较低的水平。另外,79%的四年级品德教师和71.3%的八年级品德教师认为其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尤其是在法律知识、地理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

「共同关注」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作业时间过长、近视和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亲子沟通、教育方式上有待改进。

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方面是学习情况(79.8%、79.9%)、身体健康(66.6%、66.5%)、人身安全(62.2%、52.2%),高于对道德品质(25.3%、30.7%)、日常行为习惯(15.2%、18.7%)、兴趣爱好或特长(10.8%、7.1%)、心理状况(6.5%、11.1%)的关注。

监测也发现,部分家庭的亲子沟通存在不足,如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自己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如15.4%的四年级学生和9.9%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认真听自己把话说完”,19.3%的四年级学生和18.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要求自己做某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耐心说明理由”。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也表明,当前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课业负担偏重等问题。该报告基于监测结果,从健全德育工作机制、补齐体育和美育短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