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的螃蟹最有名?這裡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中國最著名的食蟹家施今墨,把中國螃蟹分為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溝蟹、海蟹六等,每等又分二級,湖蟹以陽澄湖、嘉興湖為一級,邵伯湖、高郵湖為二級;江蟹以蕪湖一級,九江二級。據《考吃·食蟹篇》記載:我國古代吃蟹文化非常發達,吃蟹名人輩出,吃蟹方法無盡,明代中期,江浙還有食蟹專家發明了小巧玲瓏的食蟹工具,有錘、鐓、鉗、匙、叉、鏟、刮、針八件,被稱之“蟹八件”,可窺見古代蟹文化之一斑。

文人墨客,對螃蟹也情有獨鍾,流傳下來的詠蟹詩不計其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也不少。李白的《月下獨酌》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就把蟹、酒、詩三位溶於一體,讓人不得不讚嘆。

我們吃蟹中,陽澄湖大閘蟹被稱為“蟹中之冠”,與陽澄湖水、泥土、水生物等有關。陽澄湖活水性較好,水體清澄、陽光透徹、透明度高,湖底粉沙和沙質泥多,水草茂盛,水生物豐富。與中堡蟹相差不多。而閘蟹之名卻與捕蟹有關,每當秋高氣爽之時,螃蟹正肥,蟹黃最多,捕蟹者就在湖泊的港灣間設置竹閘,竹片編成竹閘,夜黑插入湖裡,叫做關閘。再在閘上懸掛燈火,螃蟹見火光爬上竹閘乘涼,捕者當即在閘上捕之,稱之為“閘蟹”。


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秋天採的蟹蟹黃充沛。自古至今,蟹黃都是一種營養極品,被食客傳誦、抬舉。蟹黃吃法繁多,有燒白菜、燒魚唇、燒魚翅等,都是高檔佳餚;小吃中的蟹黃燒賣,味道可口,蟹香迷人;用蟹肉醃後久藏成的蟹醬,卻幽香撲鼻,醬味沁心,用來做下陽春麵的拌料,吃起來真是絕味。

蟹王魚唇以鯊魚魚唇最佳,屬海味魚唇,是我國海味八珍之一。用鯊魚及犁頭鰩的唇部加工而成。質地脆軟、柔嫩腴美、細膩適口;魚唇鮮明可辨、嚼勁十足,像甲魚裙邊,肉質比魚翅更鮮、體積更大,容易吸收高湯的味道。

製作蟹王魚唇,一般採用乾的魚唇和蟹黃。魚唇先水發,蟹黃洗淨去除雜物,放碗內加料酒、蔥、姜、雞湯,上屜蒸透,碼入盤內。魚唇切成一指寬的長條狀,在開水中氽透,瀝乾水分。魚唇放入湯鍋中,加雞湯、料酒、鹽、味精、毛薑水,小火煨乾湯汁,撈出魚唇,成圓盤狀擺在蟹黃上。在炒勺中加蔥姜油、料酒、雞湯、味精、精鹽、毛薑水,把魚唇、蟹黃放勺中煨十分鐘,用稀溼澱粉勾流芡,淋蔥姜油,大翻勺,淋上雞油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