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在哪?

茶的起源在哪?

瀾滄江內古茶山,古濮先人尋茶制。

尋遍六山選春尖,茶馬古道蕩世人。

茶,關於樹種的起源說法很多。從樹葉來分樹種,可分為大葉種和小葉種;從國際爭論角度來說,有印度說、雙元說、多元說等。所謂雙元說就是大葉種起源於印度,小葉種起源於中國;從國內來說,有神農說、商周說、西漢說、三國說,還有什麼西南說、四川說、雲南說等等,實在太多都是各說各話,爭論不休。

最近還有植物學家證實,大葉種是起源於雲南大理。暫且不去爭論茶的樹種起源於何處,而茶文化最早起源於我中華大地,這是鐵的事實。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神龍本草經》,公元780年,陸羽《茶經》問世,更是全面地介紹了茶的起源、品種、栽培、加工、器具、飲用及存儲。

古六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茶葉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的說法。

茶的起源在哪?

清光緒年間繪製的《思茅廳界圖》表明,古“六大茶山”都在瀾滄江束岸。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市,其餘五大茶山均在勐臘縣。其中,曼撒在易武鄉,革登、莽枝、蠻磚、倚邦在象明鄉。據說,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為雲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現均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古濮人

“濮人”是雲南瀾滄江流域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先民。唐樊綽《蠻書》卷四載:“撲子蠻,開南、銀生、永昌、尋傳四處皆有。”“撲子蠻”,即是“濮人”。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沿瀾滄江居者號‘普蠻’,亦曰‘撲子蠻’”。方國瑜在其《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中考證說:“蒲蠻,一名撲子蠻”,“在景東、景谷、普洱、思茅、西雙版納、瀾滄、耿馬、臨滄、鎮康、雲縣、保山諸處居民,都有蒲蠻族。

居住在瀾滄江沿岸一帶的古代濮人,是今天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先民。“普”也是“濮”的民族稱謂同音異寫,“普洱”即是“濮兒”。故普洱地名和普洱茶也因“濮兒人”而得名。世界最古老的茶農當屬古代濮人。他們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野生茶葉並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和種植茶的雲南少數民族。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對外經貿商路,萌芽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正式形成於唐宋時期。茶馬古道的路線有兩條:川藏茶馬古道與滇藏茶馬古道。在古代,茶馬古道作為重要的經濟貿易通道而存在著,在海、陸、空交通發達的今天,它的價值更重要的體現在了文化上。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北至俄羅斯。

茶的起源在哪裡?單從茶的樹種來說,即便是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最終的結論也還是有爭議的。而從人文、文獻和經濟角度來說,它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製茶方法、幾本書籍和兩條古道。它是茶文化和茶經濟的起源,它還將影響我們,繼承和發展茶文化、茶經濟;它還將引領我們,與時俱進互聯互通,在茶文化和茶經濟的道路上繼續開拓未來。(作者:淨德山人,來源:普洱自在飲)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