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鏈,程維要幹什麼?

摘要:滴滴上鍊了,悄悄的。相關招聘網站顯示,滴滴正在招區塊鏈相關崗位人員,其中,要求具備3-5年經驗的區塊鏈研發工程師崗位薪酬區間在40k-80k/月,主要負責研究、開發並實現區塊鏈協議、運行機制、加密技術、共識算法和底層實現,搭建基於區塊鏈的底層架構等。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專注於底層架構研究方向,可見滴滴並不是想做一個簡單的區塊鏈應用;而最高接近百萬的年薪,也在某種程度上昭示了滴滴的重視。根據區間集此前的一項調查榜單《10大互聯網巨頭上鍊實力排行榜》不完全統計,近期滴滴招聘區塊鏈崗位人員的數量,僅次於阿里、騰訊,和百度相同。

而在這之前,很難找到滴滴進軍區塊鏈的跡象,程維也很少在媒體上提到其關於區塊鏈的戰略構想,倒是他曾經的對手陳偉星在微信上頻頻“放炮”。實際情況也佐證了這一點,根據那份榜單顯示,滴滴在區塊鏈中的專利為零,也沒有相關報道指出滴滴要進軍區塊鏈。

這個時候滴滴進軍區塊鏈,程維要幹什麼?還有滴滴的“剋星”是區塊鏈又是怎麼回事?

滴滴剋星是區塊鏈?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持這類觀點的媒體邏輯大致是這樣的:

相比於其他的互聯科技公司,滴滴的科技儲量並不是特別高。而如果簡單地理解滴滴,它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中心化數據庫,這很可能會被區塊鏈技術替代掉。

區間集查詢了相關的專利網站,粗略統計後發現滴滴的總量僅為157例,要遠低於其他的互聯網科技巨頭。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賬本,使用了加密密鑰,所以它很安全。鏈上的數據不止存儲在一個地方,而是分佈在每個區塊上。此外,整條鏈也沒有擁有絕對控制權的“中心點”。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可以通過區塊鏈直接聯繫,支付流程也已融入其中。

不再依賴一箇中心化的組織後,每個司機可以將服務相關的元數據(metadata),包括服務的地點、評價等,添加到自己特定的文件中,然後記錄在區塊鏈上。當有人需要打車時,區塊鏈就可以篩選出“匹配”的司機。之後,司機和乘客之間的交易也可以在這個點對點網絡上完成。

這種模式也可能符合當下司機的需求。在悟空問答上,就有不少用戶抱怨滴滴平臺的聲音。一些網友評論道:滴滴抽成太多、一個很混亂的平臺。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想用區塊鏈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出行平臺看似前景無限,但是落地到實際應用,這樣的方案真的切實可行嗎?

確實,理論上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極致追求“去中心化”和“安全”的技術組合。從數據結構上看,它採用擁有時間戳的“區塊+鏈”的結構,在可追溯、防篡改上具備安全優勢,也易於分佈式系統中的數據同步。

但是若需要對信息進行查詢、驗證,則涉及到對鏈的遍歷操作,而遍歷是較為低效率的查詢方式。現在滴滴每天用戶使用量超過2500萬次,而隨著滴滴在O2O領域的佈局加深,這個數量未來會只增不減。大量交易頻次和區塊鏈低效率的處理能力衝突勢必會成為遏制去中心化出行平臺的發展。

另外,在數據存儲上,它的每一個節點都下載和存儲所有數據包,利用強冗餘性獲得強容錯、強糾錯能力,使得網絡社區可以由網民自主治理,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校驗成本和存儲空間損耗。

它並不像分佈式數據庫那樣隨著節點的增加可以通過分佈式存儲提高整體存儲能力,而只是簡單地增加副本。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所承載的內容增多,單個節點的存儲空間將是個問題。假設手機是這個單個節點,但是想短時間大幅提升手機的存儲空間,顯然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挑戰。

跳開技術的維度來說,滴滴這種中心化公司建立了很多技術和一些大數據應用的門檻。如果在一個出行領域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生態上,個體和小團隊只有獲得或者在未來獲得足夠激勵之後才會有意願去開發一個應用。所以,小團隊是否有足夠多的勇氣和時間來完成這樣一個高難度的任務還是一個問題,他們更多的可能是採用漸進式技術升級的方式。

所以,區間集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滴滴還是那個滴滴,王興也還是程維的對手。

滴滴要幹什麼?

時下,美團戰滴滴在坊間吵得沸沸揚揚。既然區塊鏈技術不是滴滴最大的威脅,那麼是否可能是程維手中抵抗美團的“板斧”?為此,區間集聯繫了滴滴內部人員,但是對方並沒有透露相關信息。

區間集經分析認為,滴滴可能會在以下四個方面用到區塊鏈技術:

第一種可能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優化自動駕駛

人們出行時一個最頭痛的問題是,經常在一個地方打不到車或者是路面太堵了,在未來利用區塊鏈技術加自動駕駛則會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

假設一輛滴滴的自動駕駛汽車在馬路上行使時,區塊鏈技術會記錄下它的行車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包括各種信息,比如關於區域天氣狀況的信息、常見交通模式等。採用物聯網技術網絡中的其他車輛也可以訪問這些信息。

另外,記錄這些駕駛數據還會幫助自動駕駛系統更完善。豐田研究院移動服務相關負責人曾稱:“為了開發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汽車,可能需要數億公里的人類駕駛數據。區塊鏈和分佈式賬簿可以幫助車輛所有者、車隊管理人員和製造商收集數據,從而縮短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

第二種可能是利用區塊鏈技術發token,用於滴滴體系內的價值流通

滴滴體系內部會有大量的價值流通,例如在支付繳費方面。所以,滴滴可以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一個在滴滴體系內部流通的token,並且和現有的法幣掛上鉤,提高服務的效率和客戶體驗。

實際上,滴滴早已經有了自己的積分滴米。只要滴滴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在此基礎上轉化成token是非常容易的。比如,車主可用滴滴的token支付電動汽車的充電費。想象一下,當車主用新能源充電樁充電時,這個動作就會在區塊鏈上觸發一個智能合約,從車主的賬戶中取出token,然後把它轉移給滴滴的充電站。

還比如,一個人在不同國家旅行時,用不同國家的貨幣打車很麻煩。未來,滴滴或許可以實現所有人用其平臺的上的token進行付費就可以了。可以預見,未來滴滴的token會在更多的場景應用。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第三種可能是應用在供應鏈金融領域

3月19日,滴滴新型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ABS)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無異議函,獲批儲架發行額度為100億元。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該項目主要為滴滴平臺上司機和租賃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資金支持。

區塊鏈正在“殺死”滴滴 滴滴卻悄然上鍊,程維要幹什麼?

鑑於此,滴滴可以讓區塊鏈用在汽車供應鏈金融領域,利用區塊鏈技記錄車輛行使過程中的相關數據,使其獲得更為真實的車輛情況和汽車獲得服務的歷史,完善滴滴在供應鏈金融方面的大數據風控體系。通過較少的人力成本就可以獲得高質量的車輛磨損信息,這樣滴滴就可以更準確評判每輛車的剩餘價值。

第四種可能是將區塊鏈應用在共享單車

滴滴一直想進入到共享單車領域,此前收購了小藍單車,並且隨後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不過,滴滴在共享單車方面出師並不利。最近,青桔單車投放一線城市深圳被叫停。事實上,一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已經處於飽和,滴滴此時殺入成功概率並不大。

但是滴滴或許可以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降低目前單車智能鎖的成本,進而降低目前單車高昂的運營成本。還可能利用區塊鏈技術監管用戶的亂停亂放的行為的,進而從側面維護了單車的使用,降低投放單車的運營成本。當然,上面這些都是區間集的猜想,您如果有別的想法歡迎留言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美團暫時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進軍到區塊鏈。不過,眼下美團為了戰勝滴滴的壟斷地位,正在通過大量補貼的方式試圖撼動滴滴。

比如在南京,美團打車此前對司機的抽成僅為8%;而在上海地區註冊的司機,可享受開站三個月內“零抽成”。目前,全國已經有7個多城市接入到美團打車的APP。但是,滴滴可能並不畏懼美團的攻勢,程維曾說:爾要戰,便戰。滴滴現在也正以補貼的方式,入局美團的外賣護城河--線下O2O領域。

這讓區間集想到了一個故事。2012年,憑著自己經常打不到車的需求和直覺,程維決心自主創業,創立了打車軟件“滴滴”。因為之前在阿里工作時,程維和王興經常因為業務關係往來,程維便拿著滴滴打車的原型去找王興,希望王興給自己的產品提提意見,誰知對產品要求嚴苛的王興僅看了一眼就說了倆字:“垃圾”。

面對出行霸主滴滴,王興或許可能用區塊鏈當大招,來個同歸於盡,“革命”所有人也不一定。

出行領域區塊鏈應用事件:

oBike與波場共同發佈oCoins

出現時間:2018年一季度

項目簡介:去年年底,新加坡共享單車品牌oBike宣佈與波場(TRON)合作,於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自有的加密貨幣oCoins.oCoins將成為oBike新的獎勵和積分系統支柱,從而讓用戶能夠使用oCions代幣支付騎行費用,並可用代幣為oBike錢包充值。用戶在騎自行車時也會得到代幣獎勵。用戶騎得越久,獎勵的代幣就越多。

駕圖“礦車計劃”

出現時間:2018年3月

項目簡介:駕圖是一個車輛網領域的運營商,其產品駕圖盒子可以記錄車輛行使數據。

用戶通過參與“礦車計劃”後,根據每日車輛的駕駛行為數據獲取對應的積分獎勵。車主開的里程越長、駕駛行為越好,所得的獎勵積分就越多。而累計的積分將用於兌換實物或虛擬物品等。未來,駕圖通過該項目可能會將車聯網+區塊鏈+互聯網金融服務進行融合。

保時捷區塊鏈解鎖系統

出現時間:2018年2月

相關簡介:保時捷將區塊鏈應用到汽車解鎖上,司機可以通過應用程序直接控制汽車,他們的指令不再需要通過第三方服務器下達。這大大加快了車輛的響應時間。當司機使用該應用程序指示車輛解鎖時,車輛只用了1.6秒時間即執行指令,這比之前的速度快了6倍。

TFcoin項目

出現時間:2018年1月左右

相關簡介:該項目通過收集用戶的道路數據,然後與用於數據交通網絡、自動駕駛的HD-Maps 場景過程相結合,激勵用戶參與到道路數據採集的建設中,並獲得 TF 令牌獎勵。該項目團隊會將收集到的高清道路數據提供給 Google、Uber、特斯拉等公司。

安永區塊鏈平臺Tesseract

相關時間:2017年8月

項目簡介:Tesseract是全球會計師事務所安永(EY)的一個新型綜合移動平臺,將數字化地記錄車輛和出行到區塊鏈上,同時促進多方車輛所有權。Tesseract的基礎區塊鏈技術將通過單一來源、基於使用的支付系統來促進所有者、運營商和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之間的自動執行交易。

Visa區塊鏈租車項目

出現時間:2015年10月

相關簡介:該項目是Visa和DocuSign聯合推出的使用比特幣區塊鏈來記錄保管租車數據。DocuSign將車的身份,在區塊鏈系統上進行登記,通過分佈式計算網絡來記錄交易。用戶在完成租賃後,這些信息是會記錄在區塊鏈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