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投行貴族」:回望第一批明星合資券商的隕落往事

喊了好多年,去年又開始著重炒作的證券業對外開放,總算有了有實質性的進展。

4月29日凌晨,大概是個12點半的樣子,證監會正式發佈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

這個辦法說的什麼呢,其實也沒太多新鮮的東西,你只把之前媒體炒作的“外資券商狼來了”當真的聽就是了。

在上一篇文章里老六也只客觀地認為,外資可以控股合資券商,那就意味著將來國內會湧現不少“洋老闆”。

當這些國際頂級金融機構能真正當家作主去經營一家券商,情況或許真的會不一樣?

實事求是地說,金融開放這個梗早就老得和老六老家那條老狗一樣了,合資券商也是陸陸續續開了關、關了開,搞了十好幾家了。

但是,可惜,除了那個你千萬不要當正常例子來看的中金公司外,受制於控股權、業務範圍、文化不同等等各種原因,含著金鑰匙、帶著光榮歷史使命出生的第一批合資券商,基本都混得不怎麼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老六不是證監會主席,也不敢亂講,只能是回故紙堆裡刨一刨,大家一起來做個評判吧。

這裡說明一下,關於第一批合資券商這個概念,是老六自己謅出來,大概就是指中國入世後不久吃螃蟹的那幾家吧,這裡就包括:瑞銀證券,高盛高華,長江巴黎百富勤,財富里昂,海際大和,等等。

老六今天想重點來說的,就是已經“消失”了的那幾家:長江巴黎百富勤,財富里昂,海際大和。


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

“消失的投行貴族”:回望第一批明星合資券商的隕落往事

第一個說的,也是第一個倒黴蛋,就是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了。

2003年11月,長江巴黎百富勤正式開業。註冊資本6億元,法國巴黎銀行出資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美元,持股33.33%,長江證券持有66.67%的股權。

同時,為避免合資公司與總公司有業務競爭關係,協議規定,長江證券將整體剝離投行業務並放進新的公司。

這裡要說明一下,名字這樣念更有意思:長江-巴黎-百富勤。

長江就是長江證券,巴黎就是老六作題圖的那個巴黎銀行,百富勤,是曾經香港風頭最盛的投行百富勤集團。

1998年1月份,金融風暴下的百富勤不幸破產,巴黎銀行接了盤,收購併重組了百富勤在中國地區的證券業務,創建BNP百富勤(BNP就是巴黎銀行的縮寫)。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跟長江證券合作的是巴黎銀行的子公司BNP百富勤。

Anyway,百富勤在亞太地區本來就很有實力(幫李嘉誠做了不少事,也是“紅籌股”急先鋒),再加上BNP這個爸爸,難怪當時有人說了這麼一句狠話:

長江證券一旦與百富勤完成合資,背靠巴黎銀行這棵大樹,退可與南方、國泰這類國內大券商“坐而論道”,進可與中金、中銀國際這類合資大券商三分天下。

各位不要奇怪,這句話如今也有10多年曆史了,放到現在我們覺得詫異,放到當時就說不定了吧。

也確實,長江巴黎百富勤一開始就是想玩大的,他們給自己的定位是:

將是幫助本地的企業上市融資和擔任企業的財務顧問,目標客戶鎖定在中等規模的公司上,即融資額在5000萬到10億美元之間的項目。

但是請大家注意時間節點:2003-2005年。

瞭解情況的朋友估計要點頭了,是啊,怎麼就這麼巧,這段中國券商的“至暗時刻”,被趕上了。

先是漫漫熊市,後來乾脆暫停IPO,起初的合資券商基本只能做投行業務,哪有什麼好項目給你做啊,再加上金融開放當時又一度收緊,BNP百富勤所擅長的跨境業務及可轉債、期權等創新技術,就更別提了。

再後來,05年我們國家啟動股改,很多券商靠做股改的項目xu-ming成功,有著貴族血統的長江巴黎百富勤據說卻“不屑於做股權改革項目”,“嫌小”。後來估計後知後覺了,做了蘇寧電器的項目。

這裡就說到一個問題,也不是人家能力不行,2007年初的時候,深交所給券商們頒獎,長江巴黎百富勤就拿了兩個獎:2006年度“優秀保薦機構獎”與“創新保薦機構獎”。

2006年一年,長江巴黎百富勤保薦的五家中小企業均為細分行業龍頭;保薦的蘇寧電器、七匹狼、得潤電子上市後的突出表現和深度市場影響力得到了評委的認同和讚賞。

但即便是這樣還是發生瞭如下一幕:

2007年1月23日,長江證券與法國巴黎銀行同時對外宣佈,因“對合資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形成了不同的觀點”,法國巴黎銀行將其持有的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公司的33.33%股權全部轉讓給長江證券。

巴黎銀行不玩了。

在媒體的追問下,彼時長江證券的掌門人說了句這樣的話:

“外方更注重長遠利益,中方也注重長遠利益,但兼顧現實利益。”

後來,還不斷有媒體放出一些細節,好像矛頭都指向外資:

巴黎百富勤人員不穩定。

籌建期間,巴黎百富勤董事總經理傅廷美是牽頭人;開業前夕,傅卻離職了。後來離職的還有:長江巴黎百富勤業務主管的鄭達祖,巴黎百富勤亞洲融資總經理黃灌球。

2006年3月,這都合作兩年多了,巴黎百富勤中國聯席主管蔡洪平帶著十多人的投行團隊轉投瑞銀集團。

玩的還真大啊。

中方和外資的經營理念嚴重衝突。

比如說,在花錢這件事上,長江證券因為本土出身(原來還叫湖北證券),對成本控制很在意,巴黎百富勤則出手闊綽,儼然投行貴族範。

長江巴黎百富勤的上海總部設在金茂大廈,北京辦事處在國貿,深圳辦事處在地王大廈,都是當時最頂尖的寫字樓,但“公司一直不賺錢”。

暫時不賺錢也就算了,好幾年不賺錢就不好說了,特別在06年還是個牛市,也只實現盈利1608萬元,幾乎是國內盈利最低的一家證券公司。

這就好像一對小年輕搞對象,女方無比浪漫認為這是在享受青春年華轟轟烈烈談戀愛,男方心如秤錘覺得這是在尋找心靈港灣踏踏實實過日子,自然就鬧不到一塊了吧。

2007年6月,深交所發文,同意原“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會員名稱為“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長江證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甩掉了高大上的洋女友,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一句刷屏語送給長江巴黎百富勤。


財富里昂證券

“消失的投行貴族”:回望第一批明星合資券商的隕落往事

翻遍漢語大字典,老六無奈地承認:財富里昂的命運只能用“多舛”來形容。

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名字,它的過去,叫華歐國際,它的現在,叫上海華信證券。

所以它的故事,還要從比過去還過去的過去說起。

老六前文說,這些合資券商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你當只是隨便說說,看看這位華歐國際吧。

華歐國際由湘財證券和法國里昂證券合資組建,註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其中湘財證券佔67%的股份,里昂證券佔33%的股份。

人家可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獲准設立的首家中外合資證券公司。

這金光閃閃的第一準生證也沒白拿,接下來的5年間,華歐國際曾獲多個業內第一,2005年,擔任首家股改試點企業——三一重工的獨立顧問和保薦機構,當年拿下16單股改項目。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一年之間,華歐國際做16單股改項目,再看看長江巴黎百富勤,難怪大股東長江證券會不開心。

可是人的命運就是這樣,往往不能由自己決定,子公司再撲騰地好,母公司出了問題也只能怪運氣不好。

2005年,湘財證券陷入虧損泥潭。2006年7月,把華歐國際的股權賣給了華菱集團。

老六多句嘴,也是這次虧損,湘財證券割掉了不少其實還不錯的項目,華歐國際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當時的諾亞財富管理中心,也就是後來的諾亞財富。詳細的可以回看老六關於財富管理公司的文章。

2006年10月,同為湖南本地券商的財富證券重組,華菱集團以其持有的華歐國際66.7%股權,作價6億元向財富證券增資,華歐國際由此成為財富證券的子公司,2009年12月,正式更名為“財富里昂”。

昔日貴族的下滑之路也正式開啟。

據媒體統計,2009年開始,財富里昂的業務就一直不見起色,2010年是IPO高峰期,也只承銷了三單;

2011年至2012年,竟沒有一個股權融資項目;2013年分別承銷一個配股和定增項目。

只能說慘兮兮了。

而它的新爸爸財富證券,在2013年也出現4857萬元的虧損。

屋漏偏逢連陰雨,時間來到2013年,更尷尬的事情出現了:

2013年7月,經過3年的談判和接觸,中信證券全資收購了里昂證券,里昂證券成為中信證券全資擁有的海外子公司。

這意味著啥?財富里昂證券的外資股東是國資券商中信證券的全資海外子公司。

一下子還攀上了龍頭中信證券這個小爸爸!

但是問題來了,多出這麼個“小兒子”,是中信不太願意看到的,最起碼為監管所不能容……畢竟有”一參一控“的要求在那兒。

事已至此,大爸爸養不起,小爸爸要不起,雙方合計合計:賣了吧。

2014年3月21日,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財富里昂證券100%股權轉讓”公告:

出讓方為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里昂證券資本市場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分別持有財富里昂證券的股份為66.67%和33.33%。

賣多少錢呢?作價10.34億元。

2014年5月中旬,聞風而動的huaxin能源把準備好的3億元保證金打到了相關賬戶上。

或許是華信那邊太有錢了嚇到了賣方,這個消息直到4個月才對外公佈:

2014年8月22日,上海huaxin國際集團全資收購財富里昂證券,更名為上海華信證券。

江湖早無華歐國際,也再無財富里昂。

如果有人問你華信證券怎麼來的,那你就說感謝湖南大學(走出了湘財系這一牛X的金融勢力)、感謝財富證券(見證了合資券商最爛的幾年)、感謝中信證券(買下了里昂證券)、感謝3億元人民幣吧(有錢真好)。


海際大和證券

“消失的投行貴族”:回望第一批明星合資券商的隕落往事

如果說長江巴黎百富勤和財富里昂還曾試圖攪動過市場,在A股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筆。

那麼,接下來要說到的這位海際大和證券,就只能用當年很流行的一句網絡用語來形容:

“飄過。”

2004年11月,海際大和正式掛牌運營,註冊地為上海,註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上海證券、日本大和證券分別佔註冊資本的67%和33%,合資期限為10年。

其實當時雙方打的算盤都挺好的,大和證券這個全日三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實力自不必說,上海證券在國內雖然體量偏小,但牌照什麼的還是沒問題。

我看中你的經營實力,你看中我的稀缺牌照,正好一拍即合。所以,05的4月份,上海證券就把自己的承銷牌照讓給了海際大和。

說起來也還是點背。不久股權分置改革就啟動了,證監會叫停新股發行、增發、配股等主要證券承銷業務。

海際大和因此吃了3年鴨蛋,直到07年,才獲得一單債券承銷,總算是開了張。

估計是債券承銷有了經驗,隨後兩年,海際大和又做了幾單債券承銷。

只是在IPO、增發和配股上,海際大和的鴨蛋吃到了2009年年末。

2010年1月2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告,上海康耐特光學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創業板發審會通過。

投行券商海際大和終於算是開胡了自己的IPO項目。而此時,距離它成立已經過去將近7年。

有人做了個盤點:

2006年到2009年,海際大和每年虧損509萬、2338萬、619萬、2681萬元;2010年實現82萬元淨利潤;2011年繼續虧損2193萬元。

聽到了股東和從業人員心碎的聲音。

業績不突出,經營持續虧損,而這個市場瞬息萬變,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媒體每次提起海際大和,都不忘加一個前綴:“幾乎已被市場所遺忘”。

在海際大和的尷尬旅程中,外資——也就是日方大和證券,貌似也扮演了尷尬的角色。

上海證券是把自己的牌照給了這個合資券商,但降生以來就遭遇了IPO停擺的大冬天,等回暖沒過多久,大和證券自身開始遭受金融危機的襲擾,後面能提供的支持越來越無力。

到2014年8月,趁著雙方10年之約到期,大和證券將33.33%的海際大和證券股權轉讓給上海證券,海際大和證券由此成為上海證券的全資子公司,並更名為海際證券。

而到這個時候,連上海證券自己都不屬於自己了:就在一個月前,也就是2014年7月,國泰君安證券經受讓取得上海證券51%股權,成為上海證券大股東。

也就是說,上海證券投行子公司海際證券與它的大股東國泰君安投行部門形成不被允許的同業競爭。

同業競爭肯定是不行的。

2015年9月18日,上海證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海際證券66.67%股權。

2015年12月11日,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30.11億元的報價成為海際證券66.67%股權的受讓人。

2016年2月25日,該交易獲上海證監局批准。賣出海際證券,國泰君安賺了28.35億元。

2017年8月2日,上市公司中天金融發佈公告,海際證券有限公司將公司名稱將由“海際證券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

至此,先是沒了大和,再是沒了海際,曾經長時間被市場所遺忘的海際大和證券,這下就徹底地,被遺忘了。


當然了,合資券商隕落的故事,還有很多,這只是第一批裡比較有代表性的。

像後來2010年也成立了一批,也是不歡而散,如一創摩根(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華英證券(國聯證券+英格蘭皇家銀行),最後都以外資撤出而告終。

做得好的倒不是沒有,像都不想再拿它舉例子的中金公司,像中德證券、像瑞銀證券,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這次控股權大放開,苦熬至今的瑞銀證券、高盛高華、東方花旗、摩根士丹利華鑫、中德證券、一創摩根和瑞信方正,應該都會受益一波。

問題就是……等得也太久了吧。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牌照是牌照,經營企業是經營企業,相信經過這十多年的沉浮洗刷,老外是領教了在中國做事的不易,國內的券商也明白了要想做起來絕不是出點錢合個資那麼簡單。

沒什麼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有的夢不去努力都只會是個白日夢。15年前是這樣,15年後亦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