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和明熹宗誰的木匠活技高一籌?

暹羅醉貓


在歷史上,元順帝喜歡鑽研木匠活,得了個外號叫“魯班天子”,他憑什麼能榮獲這樣的稱呼呢?這得靠他創作的成果來說話。

元順帝名叫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在蒙古語中是“鐵鍋”的意思,雖然這個名字總讓人錯覺是他父母對他的出生太敷衍,但頂著鐵鍋的元順帝卻愛好廣泛,可以說是整個元朝愛好最多的一位,他迷戀密宗的“大喜樂”(男女雙修),還善觀天象知天命,另外他還精通蒙漢語言,對儒家文化也瞭解頗多,吟詩作賦不在話下,在眾多愛好中,他最得意也最喜歡的還是做木工活。

(元順帝)

元順帝在建築和機械方面非常有天分,他曾經建過一艘大龍船,據史書記載,這艘大船長一百二十尺,寬二十尺,前有龍首,下有龍爪,後有龍尾,船上還設計有前瓦簾棚、穿廊、暖閣和大殿,可以說功能俱全,趕得上現在的豪華大遊輪,不光如此,他還對美學很有研究,在船身與殿宇都漆以五彩和金色的龍紋,艙底放置機關,船開動時,龍首、眼、口、爪、尾隨之擺動,活靈活現,驚得路人以為是真龍如水。

元順帝不光會造大船,還會做些奇巧玩藝,據《元史》記載:他曾做過一個漏壺,他這個漏壺特別精緻,分日月兩宮,因此被稱之為宮漏。

(古代宮漏的模樣)

這個宮漏高七尺,寬四尺,以木為櫃,中置漏壺,以水運行。上面雕有三聖殿,櫃腰立著一個亭亭女子,手捧時刻籌,每當時間到時,就浮出水面,兩側雕鳳鏤獅亦飛舞應和,而飛仙則合為一隊,渡仙橋至三升殿舞拜,時間過則又退回原處,時人見之無不驚歎 “其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鮮有”,因此,朝野上下都稱他為“魯班天子”。

多年以後,大明王朝也出了個愛做木工活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特別不討爺爺朱翊鈞的歡喜,因此惹得朱翊鈞恨屋及烏,也不喜歡朱由校,結果朱由校貴為皇孫,一直不能接受教育,到他16歲登基時,還是個文盲。

文盲自然聽不懂國家大事,也沒有耐心聽,朱由校的興趣全在做木工活上,《曠園雜誌》中記載,朱由校曾按乾清宮的模樣製作過一座高約三四尺的小宮殿,雕樑畫棟,陳設俱全,小巧精緻。

(小宮殿)

不過朱由校做得多的還是床、梳匣、桌椅等傢俱,在這些傢俱上,他精雕細刻,樣樣都很有藝術價值,據說他只要看過的木器,不用圖紙,都能做得相差無二。有時候他也會讓太監把他做的傢俱拿到市場去,往往一拿出去就被搶購一空,因此朱由校又被人稱為“木匠皇帝”。

其實兩相比較,就會發現元順帝還是技高籌,他的作品大氣精巧且獨一無二,非常人能做得出來,而朱由校的作品多沒有創造性,只是重在精工細作,根本沒法與元順帝拼手藝。

(朱由校)

為什麼朱由校比不上元順帝呢?其實別看小小的木工活,它涉及到的內容特別多,比如美學、建築學、機械學等等,元順帝是個槓槓的知識分子,他對這些學科多有涉及,而朱由校就是個文盲,所以他輸在不懂得機械學原理等專業上,所以,我認為從元順帝和朱由校的外號中,就已經有了高下之分了。

另外,各位一定記得多讀書,否則哪怕同樣是做一門技術,書讀得多的和文盲,那絕對天壤之別,就看元順帝和朱由校這兩人,就特別說明了這個問題。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元順帝和明熹宗,這兩位機緣巧合當了皇帝的人,卻做了一輩子好木匠。咱們拿他們的作品來比比,就知道誰技高一籌了。

元順帝作品有龍船、宮漏、模型宮房,被稱為“魯班天子”。

龍船是元順帝自己設計,讓人按照比例放大來做。一百二十尺長,二十尺寬,船開時,龍頭龍眼龍爪龍尾都會隨槳擺動,活靈活現。



宮漏(報時裝置)是元順帝親手設計製作的。“高七尺,寬四尺,以木為櫃,中置漏壺,以水運行。”按時撞鐘擊鉦,時間分毫不差,還會出來很多美麗的畫面,精巧絕倫。

宮房模型也是元順帝親自為身邊人設計,讓他們帶出去按比例建“豪宅”。元順帝喜歡在模型上鑲珠寶,太監們知道他精益求精的“追求”,常說不大好,元順帝要重做,他們就能把珠寶摳下來私藏。


明熹宗朱由校的作品有:木鳥、微縮宮殿、龍椅、小物件等等。

木鳥,傳說魯班做木鳥能上天“三日不落”。朱熹宗也把木鳥真做出來了,一人多高,也能飛上天。明熹宗把宮殿按比例縮小,也做了宮殿模型,精細異常。最早的摺疊床,最早的噴泉,一些機關設計,都是出自明熹宗之手。但是很諷刺的是,太和殿的龍椅也是他做的,給滅明的清朝十三位皇帝坐了幾百年!

《甲申朝事小記》中記載,朱由校好製造的漆器、硯床、梳匣等器具非常精巧,尤在雕刻上見工夫,作品施以五彩,精緻妙麗,出人意表。《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

綜上所述,元順帝的作品恢弘大氣,美輪美奐,精細無比。明熹宗的作品精巧別緻,更貼近於生活,更接地氣。各有各的好。但若論“創造性”,還是元順帝更勝一籌。
元順帝

可惜,元順帝和明熹宗,明明是天才木匠,偏偏坐了龍椅。元末農民起義才把元順帝從木匠工作裡驚起,逃回了大草原。而朱由校寵信魏忠賢,整個國家搞的烏煙瘴氣,最後傳位於崇禎。崇禎竭盡全力,也沒能挽回大明朝。



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