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本篇文章只限個人看法!

眾所周知,美國股市一直都是全球股市的風向標,同時也是全球經濟的指南針,如今,美股已經有超過8個年頭的牛市,隨著年初美股的突然性下跌,使得市場對於美股的見頂探討越來越多。除了創新型企業集中地納斯達克指數外, 另外兩大代表性指數道瓊斯、標普500,當前依然處在弱勢整理。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跡象,只能說明美國企業盈利模式單一現象明顯,企業帶動效應弱。創新型經濟雖然是當前世界的主題以及新動力,但是如果謹以此為推動力,助力全球經濟發展,會顯得孤掌難鳴,我認為創新型經濟帶動傳統經濟模式變革,才是長久之計,企業亦是如此。當然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個人對美股的隱憂,引入以下觀點:

觀點1 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股存量資金博弈現象明顯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發達經濟體率先復甦,但居民收入沒有齊頭並進。以美國為例,見下圖(人均GNI增長率)。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通過上圖得知,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居民收入增長雖然在初期急速攀升(此現象被普遍認為是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所導致),但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回到之前的水平。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金融危機後,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復甦,美國證券化率穩中有升,但在交易市場中,頻率卻一直走低,可見,居民不願意進行再投資,只是用原有資金的博弈。

觀點2 指數上漲,並不代表所有公司都上漲,但整體估值卻被動上漲

美股現在三個交易所總共大約有4600多家公司,每年IPO上市的公司和退市的公司達到平衡,美股因為經營不善破產退市的佔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私有化收購退市。槓桿收購帶來利息支出大幅增加,而負債利息可以扣減公司當期的應納稅額,從而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節稅利益。此外,交易導致的資產賬面價值增加,從而導致了計提折舊的資產原值提高,公司每期提取的折舊也相應地增加了,同樣減少了納稅支出。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通常因為股票價格過低,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於長期發展。所以美股市場中長存的上市公司估值雖然會在市場波動與分紅派息中得到修復,但相對於被動抬升的估值價格只是杯水車薪,美股的本輪大幅上漲,白馬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完全得力於白馬。所以,估值的上漲與修復起頭並進只發生在個別類型的上市公司中,指數的上漲使得很多上市公司股價在堆積泡沫。

下面再看一張美股估值圖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CAPE模型估值

CAPE估值不僅對盈利採取了10年移動平均,更把盈利按照CPI進行了通脹的調整得出的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美國的CAPE為24.7,高出該PE的歷史平均值16.6多達48.8%。這裡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在2008年次貸危機時,估值水平也僅僅下降到了歷史平均水平,所以我們要思考歷史平均PE的參考意義有多大,是否美股從2000年後整體的估值水平開始上升。注:估值模型的選擇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觀點3 貿易戰

回顧歷史,美國曾多次主動挑起貿易戰,產生影響比較大的是對日本和歐洲,由於上世紀歐元尚未誕生,

所以我們以日本為例:美國對日貿易戰的時間跨度大約為1985年—1995年,被稱為“上世紀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

日本在戰後二十年的黃金髮展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當時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戰使得世界經濟的發展嚴重倒退,美國乃至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到千禧之年都沒有回覆到原有的水平。見下圖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觀點4 美聯儲持續加息—警惕美股日薄西山

縱觀往期加息後市場反應,加息本身並不一定對股市帶來負面影響,市場的關注點在:

1、加息是否對經濟走強的反應,還是為了壓制失控的通脹;

2、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和美聯儲真正加息的軌跡是否一致;

3、市場是否存在潛在的泡沫

短期來看,加息對股市的影響偏負面,且在加息後的體現會較為明顯,但長期來看,若加息節奏較緩,隨著後期美國經濟持續改善,對企業的盈利預期回升,股市可能轉好。見下圖(以道瓊斯指數為例)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美聯儲加息期間通常美國股市都處在上漲階段,我認為這是對股市一種變相的利好。因為每輪加息後的1-3年之內,美國股市都會進入技術性熊市甚至崩盤。(以道瓊斯指數為例)

1、第一輪加息以後的1987年,道瓊斯指數最低下跌超過40%。

2、第二輪加息以後的1990年,道瓊斯指數最低下跌超過20%。

3、第三輪加息雖然沒有導致美國股市崩盤,但是此次加息被認為是導致此後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

4、第四輪加息的末尾,道瓊斯指數已經開啟熊市,最低下跌近40%。

5、第五輪加息完結,兩年後的08年,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

本輪加息的週期已經超過兩年半,雖然美聯儲的點陣圖中顯示,美聯儲可能在2019年在加息兩次,但是不排除隨時終止的可能性。

觀點5股指期貨的套利交易推升美股

有圖有真相:美股隱患重重

以標普500為例,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倉量不斷減少,淨持倉量持續增加,使得股指期貨指數不斷上漲。此種現象成為了標普500不斷創新高的推手之一,當然也進一步說明對沖套利在美股上漲中扮演的“天使”角色。

既然是對沖套利,那麼就必須談談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的規模在經過了金融危機後,再次創了新高,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但是自2016年開始,由於大盤股的強勁走勢,低成本指數基金的更高收益,對於以Alpha收費為導向,但是沒有創造絕對收益的對沖基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份額佔比超過30%多空股票基金首先“躺槍”,大量的贖回導致基金大規模清盤。之後,大量投資者選擇固收策略型基金,套利基金規模逐漸萎縮,這種情況的出現側面體現出了投資者對於美股不斷新高的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