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那麼多人相信讀書無用論?

說民國時期有三個很厲害的人,一個叫吳組緗,一個叫曹禺,最厲害的有一個叫錢鍾書。他們當時都在清華讀書。

有一天吳組緗去找曹禺玩兒,兩個人聊天,聊著聊著,曹禺就說,你看錢鍾書在那邊,那哥們兒號稱要“橫掃清華圖書館”,你趕緊過去,讓他給你開幾本英文小黃書來看。

吳組緗就真走過去,跟錢鍾書說:哎呀這個老錢啊。。不是。。小錢啊,你這個開兩本英文黃書給我看好不好?

錢鍾書瞥了一眼吳組緗,把紙拿來筆拿來,唰唰唰就開始寫,寫完正面寫反面,寫完書目寫作者,寫完作者還把出版年代寫上去,不僅寫出版年代他還把內容提要也要搞一搞。

寫完吳組緗拿來一看,四十多本,我勒個去。

所以錢鍾書讀過很多很多書,由此可見一斑。

我不知道所謂的“實用主義”具體指的是哪方面的實用,我只知道,像錢先生這樣的讀書人,放到現在,毫不誇張的說,就算是飯桌上講個葷段子,他都吊打在坐的所有人,就不要說什麼高一級的文學涵養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讀書無用論?

我保證假如在一個桌上吃飯,所有姑娘全都會去聽錢先生講故事,眼睛都不帶朝你那邊瞟的。

實用不實用?

然而這還不是錢先生的目的,他讀書既不是為了show off,也不是為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他僅僅是喜歡讀書而已。

然後不經意間,他就可以在社會認知的各個層面,毫無懸念的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這種對待文學書的觀點,純粹是瞎扯,就是那些受過一點點教育、可能考試分數還不錯、但從小就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的人的自以為是。

譬如魯迅先生的文章,被譽為“匕首和投槍”,你如果真的看過他的文章你就知道,用這樣的形容都是輕的,匕首和投槍只是一人敵,而先生的文章,是萬人敵,千萬人敵,億萬人敵;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今天中國的文化語境,基礎價值,他有一半功勞,就連今天你說出“文學書應該少看”這種價值觀,都逃脫不了先生的影響力,只是你自己不自知罷了。

你以為他的貢獻只是“我家門前有兩棵樹”這個不知道什麼鬼麼?

你以為假如今天你學物理、學化學、學計算機、學經濟,先生的書就沒有用麼?

這世上哪一種學問,能逃得開先生說的“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你搞科研搞創新,搞經濟搞賺錢,要想真的出點兒成績,又跑得了“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樣的思想了?

再看看先生對教育的評價:“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這可是近一個世紀前的言論,放到今天來看,是多麼的鮮活,有生命力,尤其是面對你這種認為文學沒用的偽實用主義者的時候。

實用不實用?

認為從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角度講,喜歡看文學書沒有用處,意義不大,那是因為根本就對這種力量一無所知。

梁啟超先生一支筆驚醒了千年來在睡夢中的中國人,然後有了五四,有了新文化運動,有了今天的中國。

先生寫《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時隔百年,這話讀來還是振聾發聵,像火種,像電光,在中國人的心裡。

你以為你今天受到的教育是哪裡來的?知乎是哪裡來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先生這支筆,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你當然可以不看這些,但是今天你擁有的一切,都脫不開先生的光芒。

你不看,是因為有人替你看了;如果人人都不看,就不會有今天的你。

實用不實用?

你以為文學書只是文人的風雅,是讀書人的故作清高,是毫無世俗價值的自我陶醉麼?

還不僅如此,這樣的人不僅沒有讀過很多書,而且也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在他們的人生裡,現在還處在非常自我而幼稚的層面:“我”怎麼樣可以找到好工作,“我”怎麼樣可以生活的更好,什麼事可以讓“我”更快樂,“我”的效率怎麼樣可以更高。

統統都是“我”。

生活還在這個層面,文學的價值和重要性,你當然體會不到了,你能體驗的只是膚淺而幼稚的快感和極盡功利的工具理性而已。

抖音給你15秒,閱讀費你15天,都是啪啪啪,我為啥要花那麼多時間爽一次。

靠“吃偉哥”每次15秒,15天我可以爽150次,委屈自己又是何苦。

但遲早有一天,你的人生會變得不這麼幼稚的,你的朋友會和你漸行漸遠,你的父母會老去,你會有自己的伴侶和子女,你的責任會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要背上家人的人生,而這些不同的責任,常常是矛盾的。

朋友背叛你了怎麼辦?

我為了這事痛苦了多少年,直到能領悟到“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於是才能在酒桌上和他對面,杯盞之間問一句“最近好嗎?”,然後才能接下去好好過我自己的人生。

你的那些“實用”的玩意兒可以教給你這個嗎?

你的事業和你的價值觀衝突怎麼辦?你的事業和你的家庭衝突怎麼辦?不得不和痛恨的人一起共事怎麼辦?你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冷酷、無情、黑暗,走不下去的時候怎麼辦?

這時候你才知道《浮士德》裡說“在去向真理的道路上,我寧願與魔鬼同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價值。

這種事,靠“吃偉哥”能扛下去嗎?

你面對自己的底線被拷問的時候,你才知道蘇格拉底那一句“如今我去死,你們去活,誰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帶給你的震撼,你就知道你怎麼選擇,怎麼衡量。

實用不實用?

現在你的人生中根本沒有這些,你當然感受不到這份思考的力量,感受不到這些對你能接下去過一個正直的、可以頂天立地的人生,有什麼樣大的意義。

但那只是今天你還小而已,早晚有一天,你會面對人生的困境,會面對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會需要面對的矛盾,你會不得不需要思考人生的意義。

那時你才知道今天你說這話是多麼幼稚。

——“沒有思索和悲哀,就不會有文學。”

我一向不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讀書,有的人天生就不愛讀書,這很正常,項羽就不讀書,他說“讀書只足以記名姓而已”,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古往今來第一大豪傑。

對我來說,評價一個人,是看他的品行和德性,讀不讀書無所謂,不讀書,也完全可以做個受人敬仰的人,讀過書的人也沒道理因此就有什麼優越感。

但反過來算什麼一回事?

自己不讀書,還認為讀書沒用,還勸人少讀書,這是得多無知才能說的出來。

今天你之所以可以選擇不讀書,是因為這些書別人都替你讀了,書裡的道理,別人都替你做了,書裡的價值,別人都替你實現了。所以你今天才能有這個自由,可以在這裡黃口無知的大放厥詞,說讀書沒有用處。

金庸先生在自己的兒子自殺之後,重新修訂《倚天屠龍記》的後記,裡面有一段話:

然而,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

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這句話,送給認為讀書沒用的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