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最大的遺憾分別是什麼?

青春的樣子子


四大名著是我們中國影響最為深廣的四部古典長篇小說,它們分別是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這四部小說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四部作品都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其思想性也為歷代文學家和讀者所稱道。

但只要是文學創作,就會有瑕疵,何況是一部流傳年代久遠的作品,四大名著也同樣存在一些遺憾,下面來詳細說一說。

1、《西遊記》

吳承恩的《西遊記》是這四部作品中完成度最高,最為完整,流傳至今也沒有受到太多改動的作品,可以說是最為完美的一部。

小說是按照每個故事獨立成篇來創作的,歷經時間相當長,又是依靠吳承恩一人編排和書寫,因此難免會有疏漏,有很多故事前後不一致的地方。

比如二郎神楊戩和孫悟空的關係,前面寫楊戩引火燒花果山,差點把滿山猴子燒盡,與孫悟空也可說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後面寫到楊戩協助孫悟空對付九頭蟲時,兩人又稱兄道弟起來,實在沒有道理。

另外,網上經常提到的觀音沒有兌現對沙僧的承諾,也有著前後不一致的問題。

再說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吳承恩對於唐僧西行一路的歷程,應該是做過大量考察取證和資料收集工作之後再動筆的。但是他畢竟沒有真正去過那些國家,因此對異國他鄉風土人情著墨不多。

可以看到對他們的語言基本沒有作描寫,好像都是講中文;他們的建築造型、衣著服飾和風俗習慣等好像都和中國大同小異;就連這些國家官員的封號,都和中國是一樣的。

好在這一缺陷在影視化後得到了很好的彌補,特別是央視版的電視劇中場景服裝都相當講究。

2、《紅樓夢》

曹雪芹的《紅樓夢》的遺憾就是眾所周知的了,它本身就是一部殘書。只有前80回是由曹雪芹所寫,後面的章節有很多版本,都是後人續寫的,目前流傳最廣的是高鶚整理編輯的40回,合在一起是120回本。


曹雪芹家原來是大戶,家族的產業是有近六十年曆史的江寧織造,在滿清朝廷中有極高的地位。曹雪芹原來生活在南京,少年時期也經歷過一段很美很爽很滋潤的富二代寫意人生,但後來曹家人太過奢靡使整個家族衰落了。

到了雍正六年又因為虧空公款的大案獲罪被抄家,一家人只好搬到北京。曹雪芹一下子從滋潤的富二代降級成一窮二白的屌絲,自然滿腹怨恨,他便將這些情緒寫成了《紅樓夢》一書。

這是曹雪芹在傾家蕩產之後嘔心瀝血創造的作品。

但是書還沒有寫完,他便在窮困潦倒和心力交瘁中過早的離世了,才留下了這部殘書,這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

3、《三國演義》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是完成度較高的作品,書中行文語言極其簡練,雖然也是120回,全書字數卻是四大名著中最少的,但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卻精彩紛呈,絲毫不受字數影響。

如果要說其中的遺憾之處,也是很明顯的。

主要集中在後半部分,故事到後期重心明顯集中中在諸葛亮一個身上,詳細交代他六出祁山的經歷,到最後如流星墜地泯滅于軍中。在他去世之後繼續描寫的人物和故事,就沒有原來那麼細心了。

其中突出的問題是故事較前鬆散,時間跨度大,出場人物像走過場。

前期塑造了多個經典人物形象,到後期很多都沒有進行交代,有些人物出現時非常突兀,消失得也莫名其妙,比如七擒孟獲時期出現的關羽長子關索,在降伏孟獲之後便消失了。

4、《水滸傳》

施耐庵的《水滸傳》的最大遺憾,就是被金聖嘆腰斬了。

以至於現在流傳的版本眾多,何為《水滸傳》原本存在很大爭議。現在流傳的《水滸傳》版本,以120回本的《忠義水滸全書》、100回本的《忠義水滸傳》和金聖嘆腰斬的70回本《水滸傳》為主。

其中70回本雖是被金聖嘆腰斬之後的版本,但基本可以確定是施耐庵原作。100回本的《忠義水滸傳》被認為是最接近原貌的版本。

120回本的《忠義水滸全書》便是現在市面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也叫《水滸全傳》。包括了前面70回本和後面50回被稱為《徵四寇》的章節,其中有20回徵田虎、徵王慶的內容被認為是後人所作。

但是最接近原貌的100回本,其中後30回的人物描寫也和前面70回有所出入,因此也有觀點認為不是出自施耐庵,目前較廣泛的說法是出自其學生羅貫中之手。

然而也是有失有得,因為這一“腰斬”,後世出現了很多承接前70回的續書,其中較為出名的是《古本水滸傳》和《蕩寇志》。


電影爛番茄


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和更高理想的過程中願望難成,反而不斷失去,這是有書君讀四大名著讀到的最遺憾處:


一、《西遊記》中“齊天大聖”變成“勞改犯”


起初,為改善生活環境, 悟空在花果山找到水簾洞,被尊為猴王。


後來,為改變命運,他又踏上求知之路,學成後闖蕩江湖,獲得“齊天大聖”稱號,準備享受無所不能、隨心所欲、心想事成的自由,那是眾生平等、萬物一體的自由。


然而一次蟠桃盛會,讓他認清所謂的“眾生平等”原來是等級森嚴的。


於是他大鬧天宮,但終沒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被壓五行山,失去了“猴身自由”。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是悟空的禁閉時間,他的自由夢想慢慢被時間淡化。



唐僧的到來,不是給他自由,而是“勞動改造”的開始,緊箍咒是鎖鏈,直鎖到他改造成為別人心中的好猴子。


過程中他放低姿態盡心盡力,卻遭受最基本的信任危機,如三打白骨精後被唐僧趕回花果山,不平之氣至今遊蕩在有書君心中。


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未捷、續命不成


諸葛亮殫精竭慮,從隆中對到舌戰群儒,從借東風到擺空城,三氣周瑜、六出祈山、七擒孟獲,為蜀漢基業吐血工作,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


然而,每一次努力都會遇到意外事件,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導致最後功虧一簣。



劉琮投降曹操後,劉備棄新野奔江夏,不聽諸葛亮勸告,非帶十萬百姓逃跑,結果一日走十里,在長坂坡慘敗;赤壁戰中,關羽華容道私放曹操,錯失良機;赤壁戰後,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北伐無望;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失去戰略要地,出師不利;五丈原中,諸葛丞相終於病倒。


阿斗需要相父,歷史需要奇才,人心需要諸葛亮力挽狂瀾。


諸葛先生禳星續命,結果來了冒失的魏延,一腳踢翻了主燈。


油盡燈枯,蠟炬成灰,留給世人無盡的嘆息。


三、《紅樓夢》中寶玉意難平


大石因無補天之才被棄青梗峰下,整日嗚咽,一僧一道在把它變寶貝前告訴它:“紅塵之中有是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字緊相連屬……”


大石作為天庭中的護花使者,寶玉作為太虛幻境第一“淫人”,在大觀園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為女孩子們盡點心意:


於是他為受屈的平兒理妝,讓香菱情解石榴裙,讓玉釧親嘗蓮葉羹,替麝月篦頭髮……



尤其是對晴雯,為哄她一笑而縱她撕碎所有的扇子,為病中的她端湯喂藥,把她冰冷的手放自己懷中溫暖,二人純潔、深厚的情誼讓晴雯肝腦塗地忠心為主,帶病連夜補好雀金裘。


而這樣一個晴雯卻被驅趕出門,寶玉竟垂手而立,連一句話也不敢說,眼睜睜看她在貧困的家中悲慘地死去。


當晴雯在臨終時懷揣寶玉的貼身小襖時,有書君已泣不成聲,不知寶玉還會有多少“意難平”。


四、《水滸傳》中英雄無活路


亂世英雄命運多舛,梁山好漢夾縫中求生存,卻也做得風生水起:智劫生辰綱,三打祝家莊,一度震懾朝堂,威震四方。


然而一個“”招安令”,使多少豪傑在攻打方臘起義戰爭中喪生隕命。


林沖沒有死在自相殘殺的戰場,卻死於鬱結的不平之氣中。



林沖最初的要求並不高,他只想當好八十萬禁軍教頭安靜生活,然而權臣高俅之子高衙內要陰謀霸佔林娘子,想陷害他於非命。


為求生,林沖被逼上梁山。


到梁山後,他也只不過想求得一片安身立命之所,可宋江忘記了這位兄弟的半生遭遇,要把林沖重新送到高俅和高衙內手中,使林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林沖是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然而這樣一個老實人也被沒有法度的黑暗社會擠壓傾軋,無法容身,不由人憤慨、嗟嘆。


有書君說,最遺憾處正是人們最美好的願望所在,即便打碎了“潘多拉盒子”也沒有希望飛出,但人們仍有所追尋。


正如在四大名著的遺憾中,悟空告訴我們要珍惜已經得到的,寶玉幫我們認清為什麼會失去,諸葛亮警我們珍惜身邊的人,林沖勸我們把握好當下的生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作為四大名著愛好者楊角風來說,這個問題不回答一下,實在是心裡癢癢!

咱們就一個個的來吧,先從最喜歡的開始:

1、《西遊記》中妖怪和神仙的善惡不分:

我們不管看什麼電視劇或者小說,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書中必須有好人有壞人。

比如金庸的小說,郭靖是好人,楊康是壞人;洪七公是好人,歐陽鋒是壞人;楊過是好人,尹志平是壞人……

而看完整本西遊記,我們就會發現,這裡面對善惡的界定根本就不明確,其他的例子就不舉了,楊角風也怕打雷……

就舉車遲國的例子吧,那三個大仙是好人嗎?

楊角風覺得是,只要是對人民好的人,就是好人,畢竟這三位大仙一心一意想把國家治理好,想讓人民風調雨順,全篇沒有記載他們作惡多端的事例,但是最後憑著真本事跟孫悟空比試,卻被取經團隊一直作弊,最後落得死無全屍的下場。

倒是車遲國國王痛苦不已,是啊,孫悟空等人是快活了,可是你們走了以後,車遲國再大旱,人民去找誰求雨?

當然,遺憾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金平府的犀牛精之死,牛魔王一家的遭遇,吃了一國人的金翅大鵬鳥的良好結局等等。

2、《三國演義》中曹操沒有統一全國:

楊角風就知道,這裡的人大都會說諸葛亮忠心耿耿,出師未捷身先死,沒能一統江山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曹操!

我們仔細閱讀三國演義,就會發現,真正能把老百姓放在心裡的只有曹操!

不要提什麼劉備逃跑途中還帶著百姓,什麼孫權平易近人,可是老百姓過的最幸福的只在曹操的地盤上。

當時的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這裡的人民可比蜀漢的人民幸福的多!

曹操的事蹟就不舉例了,單從他寫的詩歌就能看出,他真的是一心為民的,不像劉備,動不動就滿口仁義道德,只想著恢復漢室,其實籠住人民的心比什麼都重要!

3、《紅樓夢》中女子命運悲慘:

紅樓夢因為大家太多,楊角風並沒有熟讀紅樓夢,也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提一點吧!

那就是在紅樓夢中,無時不刻都在表明著男尊女卑,女子在命運和時代的約束下,一個個都命運悲慘。

比如林黛玉最終沒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淚盡;金釧兒投井,司棋撞牆,薛寶釵雖然嫁給了自己想嫁的人,可惜睡在身邊的人不愛他,最後寶玉也出家了;李紈寡婦孤苦一生,賈迎春自縊,賈惜春常伴青燈古佛,尤二姐吞金而逝,香菱被拐,晴雯冤逝,尤三姐劍下自刎,賈探春遠嫁不得歸,巧姐兒被拐……(有沒有漏掉的?)

當然,一些男子的命運也悲慘,除了時代背景以外,我們人本身是不是也可以改變點什麼呢?

4、《水滸傳》的好漢結局太悲慘:

水滸傳最大的憾事,就是梁山好漢被招安,相信不止一個朋友這麼想過,如果他們不招安是不是結局要好的多?

相對來說,央視老版的《水滸傳》電視劇拍的還不錯,拍到全部上了梁山以後就結束了,或許這種開放式結局,反而讓人心生安慰。

也就是說,水滸傳中的英雄們一開始是對抗體制,對抗權威,可是走了一大圈以後,自己又回到了體制,又回到了權威,那麼這部小說難免就讓人疑慮,難道說了半天,又回到了起點?

看了水滸傳,就會為林沖的慫而感到憋屈,就會為宋江的招安感到憤怒,也會為朝廷的黑暗感到心痛……

看完水滸傳,只感到了悲傷,沒有其他!

所以才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的說法啊!


楊角風發作


都說文學是遺憾的藝術,看來四大名著也不能免俗開例,還是被擁有各種思暇的人們賦予了諸多的期待和夢想。在下不揣淺陋,也妄作一家之言。

毋庸置疑,《紅樓夢》
是我最喜愛的文學作品,沒有之一,絕對高聳入雲、凌視俯察的頭一份兒。個人看來,古今尚沒有一部文學作品可以與其並駕齊驅,甚至獨佔鰲頭。


但就是這麼一部作品,依然存在了巨大的無法彌補的缺憾——七十八回以後難見全豹,後人的續寫難以還原雪芹的原筆原意,甚至南轅北轍、大相徑庭,實在遺恨無窮。

更為抱恨的,是今人的諸多無釐解讀,動輒就把自己扮成紅樓大家,一會兒引經據典,一會兒信口雌黃,找來的那些證據要麼道聽途說、據實不嚴,要麼橫加忖度、妄揣聖意,都和原著貌合神離相去甚遠,即便如煌煌大家,也都不能全解紅樓大義,只能是管窺蠡測,徒作曲解。


《水滸傳》是我接觸最早的一部文學名著。

曾經被其中的情深義重快意恩仇迷惑得五迷三道,幻想著有一天也和山上的英雄們一道,殺盡不平,替天行道。

但這部書卻讓我看到了投降派的嘴臉,也看到了生死兄弟契闊談宴、縱馬豪歌卻禍起蕭牆的悲哀和遽摧,好端端的聚義廳變成了冷酷的殺人場,看得唏噓無解、向天無淚。如果說,這個啟示終為遺憾的話,就是它了。

小時候就信奉了一句話: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

但在下還是被三國的鼎力英雄氣所感染、浸泡,烽火硝煙和長槍大戟都是我的膜拜,也曾幻想著假如鄙人生於那個末世,該會有怎樣的綺麗華彩😢

奇技淫謀、詭辯討巧,是三國智能的一大特色,也是蠱惑了萬千人心的不二法寶。

縱觀三國一書,最遺憾的莫過於抑曹尊劉卻讓漢室宗親悲情下世,所謂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英俊無語,讒士高張,最終是三家歸一統,湮滅於那個無端矯情造作的朝代。

《西遊記》


雖然別開生面,但妖魔鬼怪太過離奇,腦洞大開的同時,還要去粗取精細加甄別,真真是一派鬼狐之言,妖媚惑眾,難成一部曠世經典。

不打誑語,在下幼時喜歡西遊像老鼠迷上高麗糖。年齒漸長,卻越發感到此書的離經叛道、險道詭譎,也實在看不下去,難以成誦。

其實,四部名著各有千秋,也都有一定遵循,是沿了內心的獨造和開釋做的全解和闡釋,但又囿於當事人的格局和目力,和今天的語境多有衝撞冒犯,再去用舊時的眼光難免輕浮,而要據實的科學打磨,則又劍走偏鋒,顯得格格不入,那就需要我們這些後繼的讀者,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用史實的眼光加以逐一審視、辨別,也就自然給出了更趨合理的現代方式解讀。


龍吟148119260


這個問題問的真的是太好了,我來說說作為一個讀者,我讀四大名著時的真實的遺憾。

一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遺憾還能是什麼?唯有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罷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當時讀到諸葛亮死了的時候真的是特別難受。七星燈想要續命,還被魏延踢翻,特別來氣。

後來才漸漸明白,人生就是這樣,並不能事事如意。總有些事,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做到。諸葛亮雖然沒有幫蜀國一統三國,但仍然名垂青史。

二 《紅樓夢》

紅樓夢中我最喜歡的其實是襲人,真真的是一個頂好的姑娘。“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當時真的是特別特別的遺憾。但其實賈寶玉愛的並不是襲人,他只是享受著襲人對他千般的好罷了。所以,襲人嫁給蔣玉涵也算是有了一個更好的歸宿吧。

三 《水滸傳》

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晁蓋之死了吧,然後宋江上位。宿命似的將梁山帶上了招安之路,導致梁山的好漢在徵方臘時死傷慘重。讀到後面的時候真的覺得結局特別的悲慘,所以特別希望晁蓋還活著,那樣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了吧。

四 《西遊記》

讀西遊記的時候其實沒覺得有什麼遺憾的,唯一有一點“小遺憾”就是有後臺的妖精都被接走了,明明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偏偏等到要被打死的時候後臺就來求情來了。你說早幹嘛去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咯,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和我繼續深入交流ପ( ˘ᵕ˘ ) ੭ ☆


文學中年



悲劇的存在,既是遺憾,又是價值所在。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一、《紅樓夢》


那些鮮活、集天下靈秀之氣的美好女子形象,香菱被拐,林黛玉淚盡,金釧兒投井,司棋撞牆,尤二姐吞金而逝,晴雯冤逝,尤三姐劍下自刎,薛寶釵、李紈寡婦孤苦一生,賈迎春自縊,賈惜春常伴青燈古佛,賈探春遠嫁不得歸,巧姐兒被拐,流落鄉間……這麼多女子,剛烈的、痴情的、被逼的、絕望的、懦弱的、機智伶俐的、善良的等等,都在這個大封建制度下,她們弱小的生命,終將隕落,曇花一現。

二、《西遊記》

石猴出世,天真活潑,驕傲自大,當上花果山美猴王,學藝歸來,大鬧天宮,武功蓋世,想得到玉皇大帝的位置,被如來佛祖一掌壓下,後放出,緊箍咒陪伴他一生。


有人說,這是成長,但也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遺憾,他被壓多年,又加上西天取經,漸漸忘卻了本性,他忘記了自己以前驕傲不可一世的樣子,他狂妄自大的樣子,他曾經肆意大笑的樣子 ,他敢於和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鬥智鬥勇的樣子。

每次看西遊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情節:玉皇大帝坐在大殿上,沉醉音樂,打著節拍,又像是昏昏欲睡,下面眾仙娥在雲霧繚繞中跪著演奏音樂。權力的至高無上,總要有人被踐踏在腳下,每每看到此處,似乎非常懷念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候的樣子。

一場西天取經,不僅是孫悟空的幻滅,還有小白龍、豬八戒、沙和尚的幻滅。

三、三國演義


一位忠臣謀士的幻滅,諸葛亮一生雖然傳奇,結局依舊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何其悲哀,智謀無數,卻依舊沒有保住自己辛辛苦苦謀下來的江山,是選主錯了嗎?

不,這是整個時代的悲哀,天下混戰,諸侯割據,諸葛亮等待著一個人來三顧茅廬,而命運告訴他,只有劉備。

孔明謀了一生,就連死前都要細細叮囑,諄諄教誨,他有許多的放不下,卻又不能抵抗命運的安排。

四、水滸傳


一群聚義之師,反抗朝廷政治時局的黑暗,貪官一手遮天,英雄好漢齊聚梁山,智取生辰綱,這是民間人民反叛精神的集中代表。

可是,結局卻違背了他們的本意,他們改為了忠義堂,宋江接受了朝廷招安,為朝廷效力,最後又甘願被朝廷所害,他們的初心丟了,喪失了 ,泯滅了。

這就是四大名著的悲哀和遺憾,也正是其價值所在。


悅言紅樓


《西遊記》咋看似乎沒有遺憾,一切都是那麼圓滿。猴子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保護師傅完成任務,自己也經受了磨鍊,終於脫胎換骨,修煉成佛。成為鬥戰勝佛。

《西遊記》真是一部很好勵志大片。一個武藝高強自命不凡的猴子,想憑自己的努力在現實中殺出一條血路,獲得社會的承認。可是,現實社會那有你的位置?於是桀傲不馴的他,開啟了與社會正面對抗的模式,與天鬥,與地鬥,與神仙佛祖鬥。最終,他還是被社會鎮壓,判了五百年的有期徒刑,被壓在五行大山之下。以懲治他自命“齊天大聖”的狂妄。

刑滿釋放之後,猴子皈依正道,走上了自我救贖之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經歷千辛萬苦。最後終於達成心願,位列仙佛之列。

《西遊記》的故事,就是一個人生努力尋找自己最終歸宿的隱喻。它告訴我們,經過艱苦的努力,人終究會獲得成功,找到自己的位子。《西遊記》的結果是圓滿的,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大團圓的結局。但回看一下猴子的奮鬥史就會發現,其中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猴子想憑自己的能力爭取應有的地位,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了。它的失敗告訴我們,憑個人的能力與社會鬥,最終失敗的結局是註定的。要想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必須皈依與合作。然後在體制內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猴子雖然神通廣大。但沒有喚起工農千百萬的能力。只靠一己之力,單打獨鬥。改天換地的目的畢竟無法實現。只能投降之後去,在體制之力,獲得自己的立身之地。“齊天大聖”與“鬥戰勝佛”誰的官大?不知道,但是,自己封的是沒有用的。這大概要算是《西遊記》的遺憾了吧?

比起《水滸傳》的英雄,猴子無疑是幸運的。他以皈依的形式完成了從體制外的“妖猴”向體制內“鬥戰勝佛”的轉變。《水滸》裡一百單八個英雄,大多數是沒有這種幸運的。他們投降了朝庭之後,就去打別的不“替天行道”的強盜了。這一點,與猴子的降妖拿怪,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革命的年代,我們曾批判《水滸》說:“宋江是個投降派”。可是猴子卻被奉為反抗社會的英雄,可是誰知道,猴子和宋江一樣投降了,投降之後,去打與自己之前一樣的妖怪,而受到了體制的接納。而宋江在打死了別的強盜後。自己做為咬死了兔子的狗,也被主人殺吃了。

從水滸英雄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出玉皇大帝確實比宋徽宗英明的多了。也不怪乎宋徽宗在吃了宋江的狗肉後沒有多少年自身也為敵國所俘,成了坐井觀天的蛤蟆。而玉皇大帝直到今天還在自己的位子上坐的穩穩的。

《水滸傳》的遺憾是,大英雄一但做賊,便終身難以洗白。這就是林沖在為盜的路上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如果遇到英明的玉皇大帝,或者還可翻身,但遇到了宋徽宗,只能說一聲,時也,命也!這個遺憾的重點在於,英雄無用武之地。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們,是有用武之地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漢末的天下又何嘗不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格局。劉關張宴桃園英雄三結義,請諸葛劉皇叔三次赴降中這是何等的胸懷。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白馬坡溫酒斬華雄。這是何等的英雄豪邁。尋義兄掛印封千金,護皇嫂千里走單騎,這是何等的義氣。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這是何等的智謀?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令人敬仰的英雄豪傑,在逐鹿天下的英雄事業中,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他們的事業也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於是,讓人不得不悲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英雄的失敗,以及最終走向悲劇的命運,是《三國演義》的最大遺憾。

既然英雄不是那麼好當的。那就不當英雄,乾脆當個“富貴閒人”吧?這是《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的想法。於是,她便在軟紅塵裡享受溫柔之福。他的生活環境確實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活就幸福了,內心就滿足了嗎?也沒有。賈寶玉一生愛護美女,尊重美女。希望這些美麗的少女個個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可是現實是,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女們一個個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她所愛的林黛玉得不到,不愛的薛寶釵又推不掉。金釧跳井而死,晴雯被逐而亡。而這一切的一切,他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而無能為力。

《紅樓夢》告訴我們,人生永遠處在不圓滿的狀態,是永遠有遺憾的。這大概就是《紅樓夢》最大的遺憾。《紅樓夢》沒有寫完固然是一個遺憾,可是,即使是寫完了,上邊的遺憾還是存在。所以,它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遺憾是人生的遺憾。

總之,《西遊記》的遺憾是人生不得不妥協的遺憾;《水滸傳》是雖然妥協了,仍無法圓滿,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三國演義》是英雄雖有用武之地,卻仍然不能成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遺憾;《紅樓夢》是人生無處不在的大遺憾,是命運之悲,人生之憾。

中國人的價值觀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不圓滿的。所以美好的事物也不有能太圓滿,所以講究,美人必有一陋處。文學作品大概也是如此,如果沒有點遺憾恐怕也進不了四大之列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國的四大名著,通意是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作者分別是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和吳承恩。

這四本書乃是我國文學史中的經典著作,也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四部鉅著分開來看,都各有其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每本書中對人物的細緻刻畫都達到了栩栩如生的境地,令讀過的人過目難忘,進而津津樂道。

這四本書可以說在分別成書後,就深刻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對中國人的思想發展史起著巨大的輔助作用。同時,這四本名著,也為我們打開了通往古代文化的道路,讓我們對古時華夏的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等等,有了觸手可及的感受,也讓我們能夠深刻理自己國家的文化和民族。

若說這四本名著中有何缺憾,本人不敢妄言,只能就書中內容談談自己的一點粗陋想法,以供大家斟酌。

當然,我是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的,其中自然少了歷史的局囿。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書寫了歷史上紛繁複雜的三國時代,而貫穿其中的,主要寫的是“爭”,而這“爭”,既有天下之“爭”,也有各人的命運之“爭”,書中的一些人物設定為了烘托主要人物,在設定上加入了太多的作者主觀意志,比如曹操,比如劉禪。正是在這本書的影響之下,後世之人將“奸詐”之名貼給了曹操,將軟弱無能貼給了劉禪。如果深扒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兩個名稱是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的。

《西遊記》中寫的主要是“悟”,所以在我國流傳一句話,“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這句哲理般的俗話就道出《西遊記》的本質內涵,千般努力,萬般抗爭,最後的結果還是要皈依,皈依於當初壓迫自己的門下,這個“皈”字就充分的反映出咱們老祖宗的智慧,將“皈”字分解,居然是“白”、“反”二字,細思二字,豈不讓英雄氣短,鬥志全消。《西遊記》本是神話創作,全無《三國演義》裡要受歷史現實的限束,但作者所寫《西遊記》中,對“悟”的表達就是“白反”,這深深的限制了中國人的思想,讓人不服。

《水滸傳》所寫的是“義”,這義既有兄弟之義,也有家國之義,但作者將兄弟之義寫得淋漓盡致,令人神往,卻將家國之義表現得模糊之清,甚至有些“陰暗”,如毒死李逵,也讓後世英雄寒心。

本人比較推崇《紅樓夢》,這本書寫的是“情”,書中將兒女之情刻畫得心有同感,油然而生“慼慼焉”,要說這本書有什麼缺憾,我認為沒有,若是強自說有,也只能說前期給出的暗示與後面有些不符,但這並不影響本書的整體性。

“字字看來皆是血。”這句話應該是對曹雪芹所著之書最貼切的比喻。


李晉263


作為一名男性讀者,我認為四大名著最大的遺憾分別是:

《紅樓夢》:主角是賈寶玉不是我

要是讓我當賈寶玉,典型的富二代,衣食無憂,每天生活在美女窩裡,光是看美女都賞心悅目,延年益壽,更何況還有很多美女對我心存愛慕。

《西遊記》:取經和尚是唐僧不是我

要是讓我當唐僧,四個徒弟伺候著,啥活不用幹,只需觀光遊覽名山大川,不時有妖魔鬼怪搗亂,更有各種美女送上門,真是驚險又刺激。

《三國演義》:最聰明的是諸葛亮不是我

要是讓我當諸葛亮,幹嘛跟著劉備這個窩囊廢幹,把曹操、孫權、劉備手下那些文臣武將忽悠過來,自己另立一方,逐一掃平三國,統一天下!

《水滸傳》:梁山好漢的頭頭是宋江不是我

要是讓我當宋江,搞什麼招安投降?要什麼封妻廕子?推翻昏君佞臣,改朝換代,變法革新,富國強兵,領兵恢復幽燕,建立不世功勳!

好了,夢做完了,也該醒了,下面認真的說一說:

《紅樓夢》:曹雪芹沒寫完,後面是高鶚續的,永遠看不到真正的結局。

《西遊記》:從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到鬥戰勝佛,孫悟空失去了本色。

《三國演義》:周瑜死的太早,曹操黑的太慘,諸葛亮活的太累。

《水滸傳》:梁山好漢被招安,最後全部葬送完,可憐了這幫熱血好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眾所周知,《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文學價值得到了古今中外的一致認可,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四大名著可以說是多多少少有一點遺憾。

《紅樓夢》未完成的傑作。紅樓夢前80回是曹雪芹寫的,後40回是由高鶚續寫的。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講到“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正因為這樣,讀者才更想探究故事的結局是什麼,人物的命運是什麼?一門學問也隨之產生。那就是紅學。紅學,即研究《紅樓夢》的學問,橫跨文學、哲學、史學、經濟學、心理學、中醫藥學等多個學科。清代學者運用題詠、評點、索隱等傳統方法研究《紅樓夢》,被稱為舊紅學。五四運動前後,王國維、胡適、俞平伯等人引進西方現代學術範式研究《紅樓夢》,紅學作為一門嚴肅學問步入學術之林,被稱為新紅學。

《三國演義》徒勞無功的北伐。為了“匡扶漢室,還於舊都”,更是對劉備及後主的忠心,諸葛亮六出岐山,但均未取勝。最接近成功就是第一次北伐,準備得也很充分,可是由於用人不當,失了街亭,只好擺了空城記,險被活捉,此後再無良機。雖然在之後的局部戰鬥中諸葛亮一度佔據上風,但戰略上無疑是司馬懿更為老到並實用,諸葛亮最終病死於五丈原。“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蜀相》是諸葛亮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

《水滸傳》兄弟的分別。先說一下書名的由來,“水滸”出自《詩經·大雅·緜》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水滸傳》翻譯成外語就是《發生在水邊的故事》。有學者研究“滸”字也有出路的意思,好多人批宋江,說不應該招安,其實宋江力主招安也是為了給兄弟們尋一個相對好一點出路。結果事與願違,兄弟們在徵方臘時多數戰死,只有三十八人倖存。後來林沖、楊雄、楊志、時遷病死,武松斷臂出家,魯智深坐化,公孫勝出家,燕青隱居,李俊、童威、童猛到海外,只剩二十七人回京。再往後宋江、盧俊義被害,李逵喝毒酒亦死,花榮、吳用自縊,其餘人皆受排斥。兄弟們生離死別,可以說並不是宋江的本意。

《西遊記》不再鬥爭的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可以說是十分精彩,但最終悟空屈服了,不再鬥爭了,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

四大名著的內涵很豐富,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