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所谓的鲁班术之说

(文章来源:弘易文化/作者:林石玉)传统鲁班术出自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

春秋时代的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
传统文化所谓的鲁班术之说

魯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木工匠。

据记载,鲁班曾发明云梯攻城的故事等等,而後人为纪念他的伟大成就,乃尊称为鲁班仙,而後各朝代皇帝也都曾有封赠名。  

鲁班生于甲戌 五月七日午时,当时群鹤云集,满室异香乃是天上宿星来投胎之祥兆,人们均感到非常的奇异,他年幼时,不太爱读书,却对雕刻艺术方面产生高度的兴趣,直到十五岁,才恍然觉悟,求学於子夏之门木匠,不久即能融会贯通,自此潜心钻研,研究改革技术,发明了很多的妙法工具等传授门下弟子。

书中记载鲁班制造了一种木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鲁班,能够利用机械原理制造木鸟,能升空飞翔三天而不坠,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发明,也是史上征服天空的第一人,除此之外,鲁班还发明制造了木马,能在路上自动行走,木马一直到汉代才失传。还有锁钥、 石磨,以及中国最早的立体石雕地图等等,可见鲁班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当时它官拜工部之职,享年七十岁, 白日飞升。  

在鲁班书有记载,在中国最早祭拜鲁班仙的是在唐代敦煌的建筑工匠 上梁时有祭拜鲁班之举,一直到现代仍被沿用。

明朝永乐年间,鼎创北京龙圣殿,役使万匠,莫不震束。赖师降灵指示,方获洛成,爰建庙祀之,曰『鲁班门』,封『待诏辅国大师北成侯』,春秋二祭,礼用太牢。

今之工人凡有祈祷,靡不随扣随应,成悬象著明而 万古仰照者。建这座 鲁班庙,一则为报恩,二为以後「随扣随应」。鲁班受封,礼用太牢(牛、羊、猪三牲全备或只用牛),可知庙祀非常隆重,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建筑工匠祭祀鲁班的活动颇具规模。  

鲁班在楚国造了一种叫木鸢的木制飞行器, 鸿书说,木器能载人升空窥探敌情,於功能上就是现今的侦察的鼻祖。 於鲁班传里有为寻妹妹才制木鸢,其父急切偷驾木鸢寻女,不懂 驾御之术,直飞 吴国迫降遭损毁,吴国以其父迫鲁班重做木鸢,班父不从乃被杀 ,鲁班为报父仇乃做一 木仙指向吴国,致使吴国大旱三年 … ,吴人知鲁班所为,乃赠礼谢过,鲁班宅心仁慈,不以私怨而害万千无辜人民受苦,乃锯木仙之指,又施法术祈雨,果然立降大雨解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