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自古以来,财富就是人类一生在追求的对象。人类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实践当中,逐渐认识到财富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渐明白了如何用正当的手段追求财富,如何正确地分配财富中的利益关系,如何评价追求财福的人性,怎样来公正的分配财富等,这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的同时,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被人们实践并发展。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一、中国传统伦理财富思想产生原因及其依据

早在奴隶制时期,古代人就发现关于财富和经济思想的起源。然而由于奴隶制社会文明程度较差,人们对于经济思想的认识比较分散,并且不能够明确表达经济意义,因此奴隶制时期也只是经济思想的起源,而经济财富思想主要在封建时期得以发展

1、中国传统伦理财富思想发展历程

从先秦开始到清朝这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财富思想逐渐形成并源远流长的存留下来,逐渐形成以儒家儒家思想为核心,适应统治封建统治思想的财富思想。

我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主要是从经济层面来论证封建经济制度和封建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并且维护以封建地主为代表的阶级利益。获取财富应当以正义的手段以及财富使用的正当性,是伦理财富思想的两大基础。在这一层思想下,要求人们以“义利观”

来看待财富。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义利观直观展示图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曾诠释出“义”和“利”的作用。“义”的存在具有独立自主价值,“义”不需要依靠道德之外的关系去寻找其存在的依据,《论语》曾经说过: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这句话能表达出“义”是人类内在道德的基本需要。在与利益相比时 ,“义”是人类的一种根本性,常常被人们优先考量。人生在世,“义”要凌驾于任何道德体系之上,因此孔子也提出“义以为上,“义以为质”思想。

与此同时,“利”则是排在“义”后面的第二性。在伦理财富思想道德体系下,如果社会出现尖锐矛盾,应当以伦理道德的标准来将”义“放在第一位,以此解决社会突出的矛盾,人们应该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在这种思想下,伦理思想财富会有效缓解当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让统治者对于财富的掌控看起来更加有理有据。

在古代人的思想体系中,商人即使再有钱也不会被重视,因此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以”重农抑商“为主,这种思想极大的阻碍社会生产力,使社会变得更加落后,再有钱的商人也不敌手中有权力的高官。

在这种财富体系下,道德与经济本末倒置,其根本思想否定经济活动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为中心,反而认为经济活动就是要实现社会道德的完美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思想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子,很大程度上抑制当时社会的变革与经济发展。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孔子画像

2、中国传统伦理财富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中国传统伦理财富思想主要强调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先公后私,这种主张的目的是防止社会中贫富悬殊过大,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社会上的矛盾现象。之所以有如此财富思想,与儒家思想有极大关系。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大环境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思想里,儒家思想占有绝对的主导,这也是统治者们为维护自己根本利益所倡导的思想主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儒家思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手段,逐渐让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有儒家思想的身影,经济发展也要受制于封建的儒家思想。

首先,儒家思想将”人性论“渗透到财富论当中。

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在从事生产力的时候更应该具有道德和善良的世界观。人是国家的主体,人性的道德与善良又会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在这种思想下逐渐形成

“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

儒家思想对于财富的价值目标也有较大影响,其主要认为财富的生产要有利于实现国家富裕与全民共同富裕,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经济完美协调。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古代商业图

其次,儒家思想的”义利观”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反对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极力推崇人们关注礼仪和仁政,在这种思想观念下逐渐影响古代经济发展,儒家思想也将其政治观念渗透到经济发展思想。

传统儒家思想认为,政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国泰民安”,这一套道德体系也在制约经济的发展,儒家认为君主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以民为本”,实施各种惠民的政策,以此形成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思想的财富观念。

孔子认为,人们虽然要重视财富,但也要重视财富的来源是否正当。自古以来商人都是追求财富,孔子思想也很吻合财富观,然而如果单单只重视追求财富,还不能判断这种经济思想是否正确,我们还要看一看这种思想怎样主张增加财富以及增加财富的途径是什么

在孔子的财富观中,认为致富的途径必须要符合“重义轻利”观,显然这种贫富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礼仪基础上,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基本,也就是孔子所主张的“义利”观念。此后孟子也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提出“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也标志着中国的传统正统财富理论观正式形成。虽然我国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并不完全来源于儒家,但在经济思想逐渐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派的思想和主张都以儒学来命名,这也标志着儒学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正统地位。以儒学为主导的财富观,在几千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古代财富和经济动向。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二、中国传统伦理财富思想的核心

早在春秋,就已经出现“义利关系论”,孔子在接受这种思想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义”的重视,并将“义”赋予阶级内容,从而将义发展为”贵义轻利论”。此后孟子也吸取孔子的思想核心,写出了《恒产论理论》,我国古代传统伦理经济思想正式成立。后世的经济学家大多坚持孔孟伦理财富思想。

1、“义利论”奠定中国古代传统伦理财富观原因

“义利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伦理财富观,主要源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儒家思想主张“见义思利”,反对唯利是图,将道德与利益观念相结合,认为道德观念将凌驾于物质利益之上,人在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追求要远远高于利益和物质追求。

第二,儒家思想将“义”与“公”相联系,将“利”与“私”联系,将利益与私德捆绑在一起,从而

否定对利益的追求,即国家利益要永远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以此来巩固统治者的阶级利。与此同时,统治者想要发展国家,也要实行相应的富民政策,以仁政宽宏的态度对待百姓,适当的保证个人利益能合理得到满足,这充分体现出儒家思想“仁政”观念。由此可见,儒家的“义利观”不仅是古代人民的行为准则,而且是为经济观念奠定传统的主导思想。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商人家中重义牌匾

2、传统伦理财富观与政治相结合

我国古代传统伦理财富思想,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将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古代封建思想制度对于经济做出来的特殊捆绑。这种思想将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与维护统治者阶级的根本目标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封建特色的财富观念,其主要体现在这两点。

第一,社会伦理道德是否被百姓推崇,社会是否稳定,与财富的获取方式有直观关系。在孔子的“义利”观念当中,认为追求财富一定要用正当手段,凡是没有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遭到孔子的否定。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形成的财富观,无疑能够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王权政策不谋而合,因此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正统思想。

第二,传统财富观念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给封建社会带来风险。 孟子曾经将垄断市场的商人比作“贱丈夫”,处处打压商业发展。荀子更是发扬孔子和孟子思想观念,提出“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商人的利益一旦无穷扩大,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大损失。

任何时代的财富思想都要与其社会背景相结合,传统伦理财富思想将伦理道德作为基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儒被奉为封建时代的主流,财富思想必须要依附于主流思想形态。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孟子画像

三、传统伦理财富观对后人影响

没有过去的财富积累,也就没有人类当代的社会和未来发展。当代社会很多人都将古老的传统财富伦理束之高阁,这无疑等于背叛历史,将古代人的心血白白浪费。

1、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被当代人借鉴

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也有借鉴之处,如何将古代传统思想体系应用到当代社会,需要当代人费点心思。我国古代的思想虽然没有完备的科学体系,但却为当代人积累无数的宝贵财富。如何将这些古代理论体系转为现实意义需要人们进一步思考。

首先,古代财富思想需要有现代解读。如果希望将这些思想进行当代解读,需要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重新组合古代的财富观,以此检验这些财富观更适应现代化需求。

其次,古代思想财富观念如果要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专长,需在现代社会中加入一个载体,将这些思想引入现代化的经济生活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去考验这种财富观念是否适用。

最后,将这些古代的传统思想财富转为现代化思想,必须要梳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财富思想及其起源,并寻找为何古代思想财富没有完整体系。在追寻差异过程中,要将古代的财富思想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进行重新整合。了解其背后原理,发现古代和现代财富思想的差异。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商业发展复原图

2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现代影响

我国古代大部分的财富观念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维护封建阶级利益,对于民众来说,这些财富思想苍白无力,甚至有些保守的欺骗性。然而当代社会所追求的社会主义,主张财富合理的分配,坚持财富的正义性和公有制,这些思想政治正是从古代传统伦理财富思想中演变而来。

古代思想财富中有很多正确价值,将这些正确的思想观念融入到当代社会中,可以弘扬当代社会的经济行为和伦理观念。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传统的伦理财富观念中有糟粕的封建思想观念,我们要去掉其落后、不适用的地方,将有用之处弘扬发展,为我国当代的财富思想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突破。

社会进步在历史沉淀中一步步发展而成,即使传统伦理财富观念有很多糟粕,但能够存留下来的观念必定有其优点之处。完全抛弃传统观念并不可取,历史不应被忘记,在借鉴中才能逐步向前发展。

传统“义利观”:借鉴还是摒弃?从中国伦理财富观念中寻找答案

现代商业

参考文献:

赵靖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蔡尚思 《孔子思想体系》

吾淳 《中国思想形态》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