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不计其数的贤臣良将,百姓们有感于他们的功德,不光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对他们歌功颂德,在他们死后依旧忘不了他们,于是,这些造福一方的官员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城隍爷,而功济天下的大臣就光荣地担任起了更为高级的仙职——可能是掌管人事祸福的星君,也可能是审判亡者的阎罗王。

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据民间传说,有不少文臣武将就在他们死后成为了阎罗王,比如隋朝的韩擒虎、宋代的范仲淹、寇准等人。

对于当代人来说,韩擒虎这个名字除了听起来比较生猛以外,其实也没多大的感觉,很少有人知道他立下过多大的功劳。但是,对于隋唐时期的古人而言,这个人可谓是如雷贯耳了,甚至可以用来吓唬小孩。古人云:“可以止小儿夜啼”,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听韩擒虎的名字就能够猜得到他是一个纵横疆场的将军,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一生所立的军功数不胜数,但是,最著名的还要算韩擒虎以区区五百兵马擒获陈国君主陈叔宝这个功劳了。

当时,整个中国存在着两个政权,一个是隋朝,一个是南朝的陈国,他们各自称自己为正统,两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数百万人都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按实力来算,陈国应当是远远不如隋朝的,但是,陈国有长江之天险——凭借长江横绝中国,再加上陈国在长江沿线驻扎的十万大军,足以抵挡隋朝三四十万的铁骑了。

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但是,决定战争胜负与国家存亡的根本条件还是在于人事,如果人事不济,不要说是隔着长江了,就是隔着太平洋,那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当时隋朝的君主乃是隋文帝,他虽然是靠着政变上的台,但是在整理朝政这方面还是颇有能耐的,后世将他的统治成为“开皇之治”,足见他是一位难得的贤君,而同时期陈国的君主乃是著名的陈叔宝,此人骄奢淫逸,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于是隋文帝派遣大军南征陈国,作为先锋的便是大将韩擒虎了。话说那韩擒虎本来不过是先锋官,结果没想到竟然完成了整支军队的战略任务——大败陈国的军队,生擒了昏君陈叔宝。

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从此之后江南地区的百姓就盛传起了韩擒虎的威名,大家听到他的名字就瑟瑟发抖,就像是阎王来了一样,久而久之,韩擒虎便被人们认为死后成为了阎王爷。

其他的几位阎王爷就比韩擒虎和蔼可亲多了——他们都是文官出身,或者因为判案公平,或者因为处事严明,受到了百姓的爱戴,所以才成为了阎罗王。

比如宋朝时期的包拯,众所周知,他断案十分公正,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是犯了法,就都得接受王法的制裁,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对于包拯也是十分尊敬的,所以百姓们将他当做自己的保护者,希望他在阴间也能这样对待死者,于是包拯光荣地成为了阴间的阎王爷。

中国这四位人物死后成了阎王,除了包拯之外,此人更加像阎王爷

之后一些人成为阎王的缘故也与包拯差不多,比如寇准就是一心为国,为了百姓的利益连天子都可以不管,又比如大致与包拯同时代的范仲淹,他在汴梁的时候勇于上谏,在边疆的时候积极建言献策,保护了国家的疆土,所以百姓们都不能忘记他们,希望死了以后还是由他们来治理自己,于是寇准、范仲淹也就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阎王爷。

在以上所说的四位阎王中,恐怕韩擒虎最符合阎王爷威武的形象,那么你最喜欢的又是哪一位阎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