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序:我曾以为,我的一生将致力于对生命的痛苦做出反应。后来我发现,这个过于沉重、过于灰暗。如果我只看到痛苦,我的心难免会被乌云笼罩,被绝望所吞噬。在徘徊中,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人生可以对生命的美丽做出反应。当我看到了美——自己、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美,我心中充满了柔情,也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读书分享: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全书一共十三章,分别是:让爱融入生活,是什么蒙蔽了爱,区分观察和评论,体会和表达感受,感受的根源,请求帮助,用全身心倾听,倾听的力量,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重获生活的热情,表达感激。

总结起来,全书一共是三大块内容:

1.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2.造成非暴力沟通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解决人世间的问题;

Chapter.01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关键的一步就是: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判断。

举个栗子:一个丈夫每天晚上回家都很晚,而且一身酒气,他老婆非常生气的跟他说【你还知道回来啊,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啊】。

请问,你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吗?显然不是,你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老婆这么说:老公,你有几天都是11点以后才回来,还一身酒气,我觉得很失落,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而不是旅馆,大家能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这才有家的感觉,我希望你能够每周能够有三天八点前回家,我们可以一起吃顿饭。

如果老婆这么说,你觉得怎么样?她的老公应该会更容易接受老婆的提议早点下班回家陪她,这样的方沟通,家庭矛盾会少很多。

当我们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多半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发泄情绪,而是,寻找需求、解决需求。

很多女生在谈恋爱的时候都会跟男生说【你要对我好一点】,女生这么一说,男生就方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好一点】是什么概念。

但如果女生说【我希望你每周能陪我吃两餐饭,如果再能陪我逛街或者看电影,就更好了】,女生这么一说,男生就明白了。

生活中,我们做很多事,都容易陷入这个误区,情绪化并不是什么褒义词,学会如何表达,至关重要。

【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就这么简单的四步,看起来很简单,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办到。

Chapter.02

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评判。

比如,当我们开车时,如果自己家人向窗外扔东西,尽管我们非常不喜欢这个举动,但还是会理解他,但如果是隔壁车上扔出来了垃圾,你就会说对方是人渣。

为什么你能理解自己人却不能理解别人呢?因为我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人,特别容易直接给予道德评判。

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给这件事定义成【你这是不尊重我】,对我们熟悉的人,我们也会给予道德评判,比如【你从来都不关心我】,这种话其实是暴力沟通最大的来源,我们一旦开始用道德评判来说话,就无法正常沟通了。

2.进行比较。

比如【你为什么不如……】,当我们用比较来说话时,其实就已经给对方带来了伤害。

这种现象,尤其在教育子女方面会更明显,当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孩子的心里想法是【他好那你找他做孩子啊,找我干嘛】。

要知道,我们小时候也特别不喜欢被被人比较。

3.回避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到【我不得不】这个词为自己解释,比如【我不得不上班】、【我不得不早起】、【我不得不做家务】、【我不得不去做什么】。

一旦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就有可能做出任何可怕的事情。

比如,一个主妇抱怨每天做饭烦得要死【尽管老娘根本不想做饭,但我不得不做】,当她学会非暴力沟通后,她回家跟自己的孩子说【我不想做饭了】,三周以后,主妇的儿子找到卢森堡博士并跟他说【谢天谢地,我妈终于不用在做饭的时候发牢骚了】。

其实,不做饭这件事的影响比吃饭时发牢骚的伤害小多了,但我们总是习惯将自己放在一个很委屈的位置,这种情绪才是最伤人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选择做与不做,但我们能够选择面对这件事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用【选择】来替代【我不得不】,我们的负面情绪就下降了很多。但当你有不得不的情绪时,你会觉得伤害别人也是不得不做的事。

比如,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说【学习是痛苦的,但你必须这么做】,但其实让孩子学习好的方法有很多,不用非得这么极端,家长们没有体会过愉快学习也将自己的反应转嫁给孩子,这就叫做习得性无助,大家都很痛苦。

又比如,我们需要工作需要薪水,如果我们每天用【我不得不上班】的心态来做事,那每天都像是在地狱里,如果我们把观念转变一下【我选择工作,因为我要承担这份责任,我有我的义务】,如此一来,你不仅成为了你的主人,连气氛都变得轻松了不少。

4.强人所难。

换句话说,就是威胁【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XX样】。

比如,很多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会说【那行,我不管了,你以后什么事儿我都不管了】,这种逃避就是一种威胁。

而当我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在暴力沟通。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在暴力沟通,那么,暴力沟通就不存在了。

比如,当你的伴侣跟你们说【你要是再这样,我们就没办法在一起了】,这句话是暴力沟通吗?

显然,这句话也是个典型的暴力沟通,你希望伴侣按照你想的那样去做事,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难过,用这种话来威胁伴侣。

又比如,孩子成绩没考好,妈妈很难过【你考试没考好,这让我很难过】,这是暴力沟通吗?

这也是暴力沟通!因为,你难过这件事跟孩子的成绩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你难过是因为你有一个需求,你希望孩子成绩考得好,因为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难过。当你跟孩子说【你成绩没考好让我很难过】的时候,你等于是把责任完全推卸给了孩子。

无论是伴侣之间还是与子女之间,当我们用威胁的方式去沟通的时候,尽管这种方式也许短期内会有效,但对方努力的目的却是有偏差的,他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不让你难过,他根本体会不到乐趣。

Chapter.03

怎样用非暴力的方法解决人世间的问题?

1.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觉得你最近的工作状态不太好】,这句话是评论还是观察?

这当然是评论!当对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对方内心里会找出无数个理由为自己开脱,想想你自己,如果有人用类似的话跟你说,你是不是也会心里找理由否定呢?但是,如果你说【上周我看到你迟到了三次】,这就是事实。

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弹的东西,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

印度灵性大师克氏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这也是孔子提倡的【子绝四】的内容。

子绝四:毋议,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不要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短文分享: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一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成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说我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过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我没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到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成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但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他愚蠢,但另一些人说他们的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只是想说,这是我的意见。

不给别人下评论,这是个美德。如果你不是这么认为的,那么我只能说,我们的观念不一致。

2.体会和表达感受。

说出我们的感受,这看上去很简单,但我们一直以来却都在隐忍,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不愿意表达感受呢?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被忽略了太多感受。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成【要坚强】,我们隐藏了太多的感受,潜意识里的痛苦越积越深,却无法做到表达。

如果我们不会照顾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会压抑出病,要么就会爆发出来伤害别人,所以,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

比如,妻子每天抱怨丈夫回家很晚:【亲爱的,你最近每天回家都很晚,我觉得很难过】这叫感受,而【我觉得你根本不照顾这个家,我觉得你根本不爱我】这就是评论。

当你能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你才能够跟别人沟通你此刻的真实想法,当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对方是会照顾你的情绪的。

3.找到感受的根源:需求。

一个人如果生气了,那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当我们面对一个不中听的话或者伤害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有四种反应。

(1)责备自己,内疚,这事儿都怪我;

(2)责怪他人,凭什么怪我,这事儿都怪他,要不是他我不至于这样;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哎呀,那我到底想要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前两者会造成暴力沟通,而后两者就是非暴力沟通——体会感受、表达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情感的奴隶。

比如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是觉得很不幸福,他们觉得自己做很多事都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这么多事,很压抑。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推卸责任,得罪很多人。

这两个阶段,就是孔子所说的【过】和【不及】。

第三个阶段,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做生活的主人。

这里所说的【中庸】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适合的极致】,所有一切恰当好处,是最舒服的状态,不激进,也不委曲求全。

当你成为生活的主人时,你必然也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成了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才能乐于帮助别人。

非暴力沟通就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非暴力沟通并不是教你什么事都别说忍辱负重,要知道,凡事憋在心里,找不到突破口,不会正确表达,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憋出病来。

非暴力沟通时帮助你将你的愤怒表达出来,从而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你不会用语言轻易伤害别人,因为伤害别人并无助于你解决问题。

4.请求帮助。

如果你真的想要这么做的时候,请说出你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

比如,老婆总抱怨老公加班【你不要每天都加班,一天到晚都工作还要不要这个家了】,她老公倒是不加班了,结果报了一个高尔夫班,下班还是不回家,老婆很无语【我说了怎么还这样】。

亲爱的,你只是说了你不要怎么样,但并没有表达出你要什么啊。

这种事情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就像上学时老师说不要去网吧不要熬夜,老师们说了很多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但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做,结果很多同学照样疯玩儿胡闹。

又比如,老板开会时跟员工说【你最近工作不行啊,不要偷懒嘛】,老板觉得自己这么说既给员工留了面子又点醒了员工,但其实员工并不知道老板要的是什么,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

所以,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把要什么表达清楚,并请求对方反馈【你以后对我好一点,这是命令,我希望你以后每周能跟我吃两次饭送一次花,这就是具体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方情绪激动,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倾听:千万不要希望对方停下来,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

如下几种阻碍倾听的方式,请尽量避免使用:

(1)建议:我觉得你应该

(2)比较:你这算不得什么,我跟你说我这个事儿

(3)说教:如果你这样,你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4)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5)回忆:你这事儿让我想起来

(6)否定:不要这么难过,不至于

(7)同情:哦,可怜的人

(8)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9)辩解:我原来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是耽误了

(10)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

以上十条在谈话过程中虽然有用,但都无助于我们体会对方的感受,而且会让对方的情绪更佳抓狂。

而在对方情绪抓狂的时候,我们只要做到体会对方的感受就足够了:我能够理解你真的很难受,我知道你经历这些非常痛苦。

这种体会叫做【反应情感】,当你能够准确的体会对方的感受时,对方的情绪就会立刻好转。

当我们不断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别人造成我们的痛苦,但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跟别人并没有关系,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自己。

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一切,学会表达,通过沟通,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Chapter.04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表达感激。

1.对方做了什么使你的生活得到改善

2.我们的那些需求得到满足

3.我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人类在过去的社群生活中,存在感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被集体排斥或者是不被需要的时候,就意味着死亡。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美、喜欢,我们需要在社群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非暴力沟通中很关键的一点。

只要我们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被感激的一方就会非常有可能再与我们愉悦的产生联系,心理学上管这种联系叫做【二级反馈——表扬他,并且说为什么】。

最后,非暴力沟通中,我们需要牢记:事实观察,讲出感受,讲出需求,讲出希望对方怎么做的具体内容。

我与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