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沟通能力差竟然是因为不够爱自己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活动之丰富,用文字记录下来简直可以绕宇宙三圈,但我们在沟通中表达出来的只是冰山一“尖”,连“角”都算不上。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是一条连接着自己与他人的桥梁,每个人都努力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火”,期望着他人理解自己。但常见的情况是,你说的意思与别人理解的意思相去甚远,他们只看到了“烟”。反过来也一样,我们无法像消防员那样准确的找到“火”,“烟”早已经将我们的眼睛蒙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我们把自己的心掏出来才能让人看清吗?不,这只是因为你在沟通中不够爱自己。

看到这样的答案,相信很多人要站起来反驳我了,爱自己有时会被理解为自私,我们的文化排斥自私,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都是需要舍弃的,但沟通过程中不自私一点怎么能让别人透过“烟”看到“火”呢?

我们沟通能力差竟然是因为不够爱自己

国际非暴力沟通的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说,“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倡导人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人沟通,他在50多年的非暴力沟通实践中,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2003年出版的《非暴力沟通》至今畅销不衰,该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听到书名就会让人产生疑问,非暴力沟通不就是说话不带脏字吗?这也能写成一本书,还能解决世界冲突,有没有那么神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暴力沟通是什么,暴力沟通不单单指在沟通中用脏话这种显性的暴力,也包含着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拒不回应、随意打断、出口伤人等等,不要否认,这些暴力的言语你肯定用过,也肯定遭受过。

卢森堡博士倡导的非暴力沟通则要求我们在爱自己的前提下,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认真倾听,互相尊重,用充满爱的语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因为彼此的爱而获得对生活的热情。

为什么非暴力沟通要提倡爱自己呢?我们都不想在生活中遭受他人暴力言语的攻击,也不想使用暴力沟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许我们本意不坏,却因为糟糕的表达让而痛苦难过。那么,在沟通中怎样做才是爱自己的表现呢?怎样表达才能不伤害自己和他人呢?怎样运用听起来很厉害的非暴力沟通呢?

我们首先要区分两种情况,为了让大家好理解,我起了个通俗好记的名字,一种是主攻型,一种则是防御型。

我们沟通能力差竟然是因为不够爱自己

一、主攻型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为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儿子在客厅的咖啡桌和电视机旁扔了几只脏袜子,刚刚收拾完房间的母亲心中一团怒火,她要对儿子发动“攻击”了,我们可以想象她气急败坏地朝儿子怒吼,“你总是这样不爱干净,每次都是我来收拾,我都成你的老妈子了!”这样与孩子沟通会有什么结果呢?孩子或许不理不睬,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用沉默来反击你;或许恶语相向,“我扔了几只袜子就是不爱干净吗?那好,谁爱干净谁收拾吧!”我想,不论哪一种回应都不是母亲愿意听到的,愤怒让人们迷失了沟通的本意。

这样的沟通结果让这位母亲心情郁闷,痛苦难耐,她用充满愤怒的语言使自己和儿子都受到了伤害,违背了爱自己的前提。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使用非暴力沟通该怎样“进攻”吧!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与人沟通之前,先客观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接着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告诉他人自己需要什么,最后提出请求。当你想明白这些之后就要有意识的组织自己的语言,不能信口就说。

具体到刚才的情境,那位母亲平静了下来,对儿子说,“儿子,看到咖啡桌和电视机旁边的脏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我看重整洁(需要),你能把袜子收起来放进洗衣机吗?(请求)”儿子听到这样的话立即起身愉快的收拾了脏袜子。

我们接受的教育、社会礼法,让我们学会了含蓄、委婉,把自己的需要小心的藏起来,对方要想明白只能靠猜,猜来猜去误会反而更大,这要的沟通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无效,凭空增添了无数烦恼。假如我们把自己真实的需要直白地说出来,双方都会轻松很多,相信没有人不喜欢坦诚的对话。

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提出请求而不是要求,如果我们蛮横的提出要求,指挥别人干这干那,别人即使照做,但心中不免会有逆反情绪,而通常我们提出请求通常都会得到满足。

我们沟通能力差竟然是因为不够爱自己

二、防御型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批评、攻击或责难,大部分人会立即展开“防御”,进行申辩或者反击。其实,这些批评的话都是伪装,隐藏在后面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还记得一个经典的东北笑话,“你瞅啥?”“瞅你咋地!”然后两个人打起来。那么听到别人冒犯的话我们除了打一架或者恶语相向外还有什么“防御”方法呢?

我们应该明白,打架会让身体受伤,恶语相向会让心灵受害,爱自己的人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卢森堡博士认为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人们尚未满足的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我们要透过这些批评的话语看到说话者的需要。就如刚刚说到的那个笑话一样,问“你瞅啥”的人觉得另一个人的目光让自己不舒服,希望他能不要盯着自己看,如果回答者冷静思考,想一想对方的需要,不那么意气用事,也就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

用心体会他人的需要并提供帮助会让他人感到温暖,我们也会因为别人的满足而幸福。

去年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刚做妈妈的我手忙脚乱,一会担心孩子会冷,一会又担心孩子会热,每天心无杂念,全身心围着孩子转。一天,我先生要找一样东西,过了很久也没找到,他的耐心一点点流失,嚷嚷了一句“不知道你平常都忙什么,柜子这么乱也不整理!”最后“啪”一声把柜子门摔上去了客厅,孩子因为这突然的声响吓得哇哇大哭,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我每天辛辛苦苦带孩子,你优哉游哉上下班,陪孩子玩五分钟就腻了,你一点不体谅我的辛苦,什么忙也帮不上就算了,还给我甩脸子。我越想越委屈,强忍着眼泪没哭,心想:与其跑出去找他理论引发一连串新的争吵,结果都不好受,不如静下心来跟他好好沟通沟通。我把孩子安顿好,接着把他要找的东西找到,走到他身边递给他,挨着他坐下后说道:“我当妈妈没经验,心思全在孩子身上,有时候就会顾不上整理东西,你希望家里的东西井井有条对吗?”

“对,我不喜欢乱糟糟的。”他脸上还有怒色。

“以后我会注意的,有了孩子以后我确实有点分身乏术了。”

“可不是嘛,你多忙啊,这段时间跟我说话都觉得浪费时间。”他又来挑战我的脾气。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关心你?”我强忍着没发火问道。

他看了我一眼,顿了顿,声音软了下来,“对,我知道你辛苦,你全身心照顾着孩子,可是我也需要你啊。”

“我明白,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我希望你能多和我聊聊天,要不我会很孤独,我也希望你能让我帮你照顾孩子,你这段时间太累了,该多休息。我很想和孩子亲近,可我什么也不会。”他的眼中满是关切。

原来他不是故意要冲我发火,只是感觉到了冷落和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的状态让他心中越来越难过,通过这次谈话,我们商量了解决办法,因为一起带孩子,两个人聊天时多了很多话题,他再没因为孤独发脾气了,有了他的帮助我也感到轻松很多。

在我看来,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就是抽丝剥茧的过程,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然后有意识的组织语言,当你一点点接近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之后,双方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的心灵都因互相了解而感到满足。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明白在沟通中爱护自己可以避免受到伤害,也可以避免伤害他人,所以,不如“自私”一点,努力的爱自己吧,我相信这样的努力正是源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宽容的、非暴力的心态处世,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每一天都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