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杨绛在《谈钱钟书与〈围城〉》一文中,曾谈到《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取材于钱钟书的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

这句话,既是在说明方鸿渐并不是钱钟书本人的写照,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笔下的方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01—

《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小说中对方鸿渐的不学无术有过很多描写。他因着干丈人送的一笔钱,得以到欧洲留学。书中写道“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到了第四年,因为干丈人送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只好回国。但又没有拿到什么文凭,为了遮羞,最终花钱买了个子虚无有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

有着留洋经历和假博士文凭,但却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方鸿渐,才后来的人生中出了不少洋相,吃了不少亏。

他回国之初,县立中学的校长慕名请他去做演讲,结果因为阴差阳错,忘了拿讲稿,上得台之后,临时抱佛脚准备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好乱扯了一通鸦片、天花、梅毒之类的鬼话,从此在老家露了馅,站不住脚,连找老婆都成了问题,都认为“这种青年做不得女婿。

《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后来到三闾大学去教书,校长高松年心知肚明,知道“他自己开来的学历,并没有学位,只是个各国游荡的游学生”,只让方鸿渐做了个副教授,并且只让他教学生选修的“伦理学”。方鸿渐也没有办法,知道“叫化子只能讨到什么吃什么,点菜是轮他不着的”,只好接受。

在学生眼里:伦理学是“废话”,教伦理的人当然是“废物”,“只是个副教授”,而且不属于任何系的。况且,方鸿渐对伦理学也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每次上课,学生无精打采,人也越来越少,相比隔壁比的班上,学生笑声不绝,自认教书确实不出色。

最终,没有多少本事的方鸿渐,加上一些别的因素,被逐出了三闾大学,灰溜溜地离开了哪个伤心之地。

能力素质是一个人立身的底气和根本。

只有真正下过一番苦功夫、真功夫、实功夫,这个底气才能建立起来。

方鸿渐如果能够在四年留学生涯中真正下了功夫,学到一点真本事,拿到一个响当当的学位,就不至于在后来的人生中受到那么多的排挤,处处不能立足。

—02—

《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方鸿渐对唐晓芙可以说是一见倾心,第一次见面后的感觉是“自觉已成了春天的一部分,沆瀣一气,不是两小时以前的春天门外汉了。走路时身体轻得好像地面在浮起来。”

但他却又是个“道义上的懦夫”,在苏文纨的恩威并施之下,周旋于苏文纨与唐小芙之间,没有及早亮自己对于感情的态度。

他为了和唐晓芙接触,借口请客,既请了唐小姐,也请了苏小姐。苏小姐当然知道他的用意,不想他和唐小姐有更多接触,就意欲搅掉这场饭局,不仅自己不去,也劝唐小姐别去。唐小姐看不惯、气不过苏小姐的霸道,偏偏就去了。

这本是,上天送给方鸿渐的一个绝佳机会,但他却不好意思得罪苏小姐,假意说她们都没有去,客没有请成。这让唐小芙多少有点失望。

接下来,苏文纨为了搅散他们俩,刻意把方鸿渐买假文凭、认干丈人的事都告诉了唐晓芙。唐晓芙得知后,自然有些生气,但也并非没有挽留的余地,如果方鸿渐能够再勇敢、坚决一点的话。

方鸿渐听了唐晓芙的指责后,失去了勇气,实际上,唐小姐在想:“你为什么不辩护呢?我会相信你。”离开唐晓芙家后,他在雨里站了很久,可就当唐晓芙心软准备请他再回业的时候,他却偏偏又走了。

唐晓芙怕他淋了雨生病,怕他受了刺激后出问题,打电话给他,但他却乱了方寸,当做是苏小姐的电话,给了对方一顿臭骂。实际上,唐晓芙在等着他再去找他,而方鸿渐却因为从前的丑事被她一条条说破,觉得自己可鄙可贱得不成为人,再也没有勇气。

感情上也好,事业上也好,其实所珍贵的就是那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勇气和决心。

这也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的“成功的门往往都是虚掩着的,只要你敢于去推它”。

方鸿渐在感情上所缺少的恰恰就是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的执着,和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03—

《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方鸿渐接到三闾大学的邀请信,本来是说好要聘请他去当教授的。但由于要安排别人当教授,校长高松年准备只给他一个副教授。

这本是高松年出尔反尔,方鸿渐大可据理力争,但方鸿渐的和颜悦色却让高松年感觉到“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脾气好的人”,在高松年的一番冠勉堂皇的话语之下,方鸿渐反而觉得“自己是高松年大发慈悲收留的一个弃物,满肚子又羞又恨,却没有个发泄的对象”,就此答应了高松年的一切条件。

到了第二个学期,因为要安排一位系主任的太太教英文,学校准备解聃方鸿渐。别人都收到了聘约,只有方鸿渐一个人没有收到。他本想找校长高松年理论几句,但校长每次碰到他,都像没事人一样,满脸堆笑。

他几次想当面质问高松年,一转念又忍住了。等到他准备走的时候,校长高松年却避而不见,没有给他任何说法,他也没有办法,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最大的发泄就是把高松年送来的一封假惺惺的推荐信,揉成一团,丢到水沟里了事。

这两件事情,把方鸿渐的懦弱体现的淋漓尽致。柿子尽拣软的捏,软弱、懦弱的方鸿渐在职场上一再受到排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作家木心说:“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的确,无论是在生活中也好,在职场中也罢,你一定要保持一颗与人为善的心,但是这个善良是有原则的,而不是一味的回避或迁就。没有原则的善良和迁就,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置于软柿子的境地,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落到你的头上,才怪呢。

《围城》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走向失败人生的

《围城》中的方鸿渐,初看之下令人可笑,但在理解了他的遭遇后,又让人觉得可怜。除了小说中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外,正是因为他的不学无术、缺乏坚持和软弱懦弱导致了他的可怜经历、失败人生。

这也是大多数人,人生失败的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