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智慧

《道德經》是春秋老子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是道家思想的來源。《道德經》分為上篇《德經》、下篇《道經》。書中論述了道家對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的見解。《道德經》一共5000字左右,不同版本會有不同的差別,現在的《道德經》基本以王弼的為主,字數為5162字。《道德經》雖然只有5000多字,但是其中卻闡述了無數的人生哲理,這本著作主要闡述了“道”與“德”,整本書都在闡述主要思想就是道法自然。1.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就會衰落,這就是不道,而不符合道的事物,就會提早敗亡。這句話和《周易》裡面:“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有相近的意思。2.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做學問的人,會隨著時間的增長,學問也會一天天增長,求道的人,會隨著道行的增加,慾望、雜念會變得越來越少。通過不斷的修道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3.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所以”道“純任自然,以它自己為法則。4.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閒。5.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有和無是互相生成的,難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的,高和下是互相補足的,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是互相應和的,前和後是互相跟隨的,這道理是永恆的。總之《道德經》充滿了人生智慧,書中的本意就是教給人們要遵守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