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拼多多事件看網際網路平台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得多”這首洗腦神曲您聽了是不是也會跟著唱起來呢,“拼多多”就這樣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中,相信大家的微信中不管是好友群還是其他群,都會時不時冒出一個拼多多砍價的鏈接,砍價無疑,久而久之,確實達到了拼多多APP宣傳的效果,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款APP。伴隨著用戶的增多,拼多多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拼多多由2015年9月成立,2018年7月正式登陸美國市場,發行價19億元,市值達到240億,躋身中國互聯網公司十強!單單看數據,拼多多的發展速度還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拼多多這個平臺雖然擁有3億用戶,卻得到眾多網友反映:這是一款3億人都敢欺騙的APP,因為假貨實在太多!就在上月,央視評拼多多涉嫌售假:“拼”再多,不售假是底線

那麼,為什麼這個擁有3億註冊量的購物APP會出現銷售各類“山寨貨”“假貨”的情況呢?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商家開店沒有門檻!

沒有規定資質門檻就可註冊開店,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使得商家將一些缺乏應有產品質量保證的貨物以低於同類正品價格的優勢進行出售。又由於用戶的“佔便宜”心理,使得山寨貨、假貨銷量遙遙領先!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平臺的監管機制把關不嚴!

很多商家進行售賣的產品連最基本的品牌、廠名廠址、生廠日期都沒有,平臺沒有盡到實查監管的監督作用,把關不嚴,使得假冒品牌及其“三無產品”一直在平臺進行銷售。售後服務又是拼多多平臺的又一大詬病,顧客投訴往往會讓其等幾天或者是惡語相加,並沒有一個服務平臺應有的良好的服務態度。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丟棄了最基本的商業基本原則!

拼多多在平臺發佈的各類商品都是價格極其低廉的,有媒體刊文報道拼多多平臺上出現的小米視界、三星視聽、VDVD手機、創維雲視聽、趄能、立日等多款涉嫌侵犯相關品牌權益的產品,涉及手機、電視、日化等多個品類!假貨氾濫,拼多多丟棄了最基本的商業基本原則-----不售假!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從拼多多事件看互聯網平臺

拼多多事件提醒人們,做人做事一定要秉承原則!不可冒犯或忽略原則的存在!作為平臺、媒介一定要核實合作企業、機構的資質,只有合作雙方都具有優越、合格的資質,才會得到雙方共贏的美好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