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我是景大王


明十三陵是朱棣迁都北京后,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建立的陵墓园,异姓是没有资格在死后入葬的,何况是太监。可为什么十三陵中,却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谁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呢?


(明十三陵中的太监墓)

这座太监陵墓的主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才被葬在了崇祯身边呢?

第一,铲除魏忠贤及党羽,帮助崇祯巩固帝位。

天启七年,遵明熹宗遗诏,朱由校继承了帝位,是为崇祯帝。

一向对朱由校忠心不二的王承恩,被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朱由校继位时,朝中多是权宦魏忠贤的爪牙。魏忠贤为了继续一手遮天,也想控制朱由校,在朱由校入宫后,便以恭贺的名义送了他四个美人。

由于王承恩数次提醒,朱由检对这四个美人慎之又慎,后来果然在她们身上搜出四颗迷魂香。

从此,朱由检对王承恩更加信任。而王承恩也深知朱由检继位之艰,所以他建议朱由检先将祸乱后宫的客氏撵出皇宫,接下来把魏忠贤的党羽一一剪除,瓦解了魏忠贤势力后,才一纸诏书把魏忠贤打发到凤阳守陵,迫于形势的魏忠贤最后在绝望和恐惧中自尽而死。

干掉了魏忠贤,朱由检在朝中树立了权威,巩固了皇位。


(帮助崇祯巩固皇权)

第二、整顿锦衣卫,肃清吏治

锦衣卫在朱由检继位之前,一直听命于魏忠贤,为虎作伥,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恶事,在社会上声誉极坏。

王承恩升任司礼监总管后,并没有清除这支队伍,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纠正了他们以前的歪风邪气,使他们忠于皇帝,为皇帝服务。

另外,明朝到了朱由检继位的时候,已是贪官横行,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王承恩多次用计惩治贪官,整顿吏治,为朱由检分担了不少政务。

第三、缓解朱由检和朝臣的矛盾

由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朱由检万事都得亲手抓,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朱由检和朝臣之间极易产生分歧。每当双方发生争执时,王承恩总是负责从中斡旋,化解双方的矛盾。


(王承恩剧照)

第四、崇祯身边唯一一个陪到最后的人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了总攻。

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据《明史》记载:“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尽管王承恩顽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北京城。

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为了不让妻女受辱,命嫔妃们自尽殉国,而曾得他疼爱的公主也被他狠心砍杀而死。

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


(生死相伴的主仆)

朱由检在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自缢于槐树上。

面对朱由检的死,王承恩没有一毫办法,他痛哭不止,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以至血流如注,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后,也自缢而亡。

攻破紫禁城的大顺军将朱由检及周皇后的尸体被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思陵),而王承恩也被草草地葬在朱由检的附近。

然而大顺军还没坐稳皇位,就被入关的清军打得四散而逃。清军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掌权后,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安抚汉人,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不光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还专门在崇祯陵寝的附近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寝,让他与朱由检生死相随,并亲自在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以颂扬他忠心不事二主的精神。

这就是为何在明十三陵中会出现一座太监的陵墓的整个过程。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公元1644年,北京内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平则门,和德胜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军几乎都战死殆尽,崇祯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内击钟,想着召唤文武大臣做最后的一搏,但此时来到崇祯皇帝眼前的却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崇祯决定保持最后的名节,在杀死了后宫皇后嫔妃及女儿后,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准备在一棵歪脖树下殉节,当他环顾四周,这时王承恩竟还陪伴左右,承恩哭着对崇祯说:老奴愿陪伴皇上。又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叛贼又在攻城了,这时崇祯最后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之上。

王承恩的死表现了其强烈的忠贞性格,外人闻之,无不赞赏其忠义悲壮,在李自成被清八旗赶出北京城后,新入主的清代皇帝顺治听闻此事后也对王承恩赞叹不已,于是下召把王承恩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死后也守护的主人崇祯。并给王承恩树碑立传,现在王承恩的墓碑依旧在崇祯思陵旁,依旧默默的守护着。。。


老猪的碎碎念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

“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

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峰子奇观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是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帝后与妃嫔合葬之墓;有一个陪葬的太监墓;没有守陵村。

它的特殊是由朱由检的死亡引起的,而这个太监墓属于朱由检身边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一般,能进入皇陵陪葬的都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那么,王承恩,他又是凭什么在死后陪葬思陵呢?这仍然和朱由检的死脱不开干系。明十三陵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朱棣派人寻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专门用来安葬明朝的列为皇帝,但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朱由检亡国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由十三位帝王埋在这里,还有三位皇帝的陵墓去了哪里呢?

  • 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在他去世后,就葬在了南京,为明孝陵;
  • 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也就没有他的陵墓。朱棣成了皇帝,迁都北京;
  • 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成了皇帝,后朱祁镇回来做了太上皇被软禁,经过八年的努力,朱祁镇成功复位,认为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不承认他做过皇帝,而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才有了明十三陵,皇陵之中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妃嫔(有两个台子)墓,还有一个为太监墓,也就是王承恩墓。王承恩是河北省邢台市人,少时因为家贫做了太监,进入皇宫,成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监,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检身边监视他,后来阴差阳错,朱由检有了机会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登上皇位,并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来更是成为秉笔太监,可谓权倾朝野。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但他一直忠于朱由检,凡事以朱由检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许会有个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检和王承恩的时代,偏偏没有那么顺利。

朱由检登基后,勤勉政务,其勤奋程度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他继位之初,即下决心清除阉党,一步步剪除魏忠贤的党羽,然后向魏忠贤下手,魏忠贤死后,前后近三百名阉党被处理。然后平反冤狱,贤臣良将再次被启用,其中就包括袁崇焕。风雨飘摇的大明似乎有了新的希望。然而,朱由检刚愎自用又做事犹豫不决,多疑又决断不力,一次次做了错误的决定。

1628年开始,旱灾、蝗灾、鼠疫接踵而至,而百姓的赋税并未减轻,一时间,各地民变不断。1628年,朱由检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精简驿站,于是李自成成了失业人员,之后一系列的事件把李自成推到了明王朝的对立面。

而大明朝还有一个叫做后金的敌人。1629年,袁崇焕反击皇太极有功与朝廷,却被皇太极施以反间计,朱由检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大明失去了一员大将。之后的形势越来越坏。

1644年,战争达到了顶峰,大明朱由检、大清顺治、大顺李自成三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李自成率农民军率先攻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朱由检命王承恩领禁卫军迎战,是时,大势已去,城门守卫寥寥无几,李自成让士兵架起云梯,击中攻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王承恩见贼兵将至,开炮攻打,竟杀死数人,但毕竟兵力不足,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很快,北京城沦陷了,这天晚上,朱由检交代后事,让成国公辅佐太子,把儿子们都送走。然后让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砍伤了长平公主,刺死了昭仁公主,又杀了很多妃嫔,之后朱由检带着十几个太监试图冲出去却不得。

十九日早上,朱由检鸣钟召集百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然而没有一个大臣前来,心灰意冷的朱由检登上了煤山,此时身边只有王承恩,朱由检在衣服上留下最后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见朱由检已去,王承恩也不想独活,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三天后,两人的尸体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东华门,四月四日,朱由检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墓中。

顺治入关后,将朱由检改葬思陵,顺治感念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陪葬思陵,入了皇家陵园,继续守护朱由检,顺治帝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后来康熙帝也曾为他竖碑立传,褒奖他忠贞侍君的精神。


萧晓四姑娘


陵墓的主人叫做“王承恩”。当年李自成的军队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就是他率领着禁军誓死抵抗。当时的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时候,位王承恩修了一个坟墓并且立了一个碑,目的是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李自成当年用云梯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企图杀入紫禁城。但是王承恩临危不乱,指挥着禁军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匪徒,但是最终寡不敌众,城还是被攻破了。

城破以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于景山,王承恩陪伴崇祯皇帝吊死在他傍边的海棠树上。


四月四日,李自成命令将崇祯皇帝埋葬在十三陵,王承恩也就埋在附近。后来清顺治帝还在陵墓前为他树立一个碑。希望他可以永远守护崇祯皇帝。


阿元看历史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太监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虽然陵墓本身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却保存的比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东的,在陵墓东侧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样,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紧跟着40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亲手题写的;紧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下面同样刻有写着将近24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营建崇祯帝陵墓时,为褒奖王承恩的忠义护主所题写的。


北京晨报


明末宦官王承恩(?~1644.4.25),深得崇祯信任,官至司礼秉笔太监,随崇祯自缢而死。清顺治帝将他葬在思陵门外,“守护皇陵”。



王承恩万历年间入宫,授东厂指使监视信王朱由检。王承恩审时度势,为朱由检尽忠效命。他曾多次出谋划策,使崇祯化险为夷,并拥立朱由检登基,铲除客氏、魏忠贤一伙权奸。王承恩也升至司礼秉笔太监,(明代废相,内阁及大臣奏议先“票拟”,皇帝“朱批”后秉笔太监“批红”才颁布正式诏书),可谓权倾朝野。王承恩谨言慎行,虑事周全,崇祯甚为倚重。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穷途末路的崇祯任命王承恩提督京师,“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19日京城失守,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钦命周皇后等一众嫔妃自缢,持剑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在王承恩搀扶下登上煤山(景山)。



崇祯面对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写下血书遗诏“……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自缢而死。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以死殉主。



4月4日,李自成将崇祯和周皇后葬于田贵妃之墓(改称思陵),王承恩附葬陵側。清顺治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并先后两次亲自撰写碑文。第一通碑浮雕表现“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传说。第二通碑碑首“御制旌忠”,800字碑文。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近日有网友提问:在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名叫王承恩的太监到底做出了什么事情,才被允许陪葬在皇帝的陵园之中?

1、被文武百官抛弃的崇祯

如果要评最勤奋的皇帝,崇祯无疑会上榜。如果要评最被文武百官厌恶的皇帝,崇祯无疑也会上榜。《明史》载: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面临即将兵临北京城下的李自成,崇祯下诏让天下之兵入京勤王。直到三月五日,仍无兵而来。

崇祯只好封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为伯爵,于次日再次下诏,征各镇官兵火速救援。三月七日,总兵官唐通终于到了,崇祯命唐通和内臣杜之秩据守居庸关。3天后,等不来其他勤王之师的崇祯,只好让太监王承恩领着一群太监去守卫北京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句话:文武百官已把崇祯抛弃。同样这批文武百官,在李自成坐上金銮殿后马上大献殷情。对此,献愍太子朱慈烺被活捉、押送到李自成面前时曾预言:“文武百官最无义,明日必至朝贺”。这个预言次日就兑现了——

史载,次日李自成早朝,前来朝贺者的原明朝官吏达1300余人。李自成感叹道:“这群人如此不义,天下怎会不乱?”而李自成下葬崇祯时,原明朝官吏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其他人都“睥睨过之”,斜着眼睛、充满厌恶的走过去。

2、随崇祯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监

崇祯在歪脖子树上吊死后,与他共同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监——王承恩。《明史》载,王承恩入宫后的师傅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随后,王承恩接替曹化淳,继任朱由检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唐通、杜之秩投降,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王承恩总领京营的部队守卫。因士卒太少,只好征调太监充数。李自成派人进攻西直门、平则门(即阜成门)、德胜门。王承恩令人发炮攻击,连毙数人,“取得大胜”的太监们惊喜异常,忙给崇祯递送捷报。

崇祯下诏,召见了王承恩,让他调集更多太监,计划率领太监军队御驾亲征。但当晚,北京内城失陷,天蒙蒙亮时崇祯吊死,王承恩也在一处亭子里上吊陪死。所谓“守国门、死社稷”的大明天子,只能感化一名太监共同殉国,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3、殉国赴死的太监不只有王承恩

崇祯死前和死后,出现令人难解的现象:文武百官漠然不救崇祯,明朝亡国后又争相向李自成朝贺、争宠,以王承恩为代表的数名太监却争相殉国赴死。

《明史》载,山东人方正化,任崇祯的司礼监太监,曾于崇祯十五年,在保定军中出任监军,立有保全城池之功。李自成围困北京城后,崇祯让他镇守城池,方正化叩头推辞不去,崇祯不准。

方正化再次叩头说:“此行肯定无所作为,不过是以死报答主上恩德而已”,此话的潜台词是:现在大势已去,谁也无法挽救时局,守城之人只能尽职一死罢了。

崇祯含泪派他赴死。方正化守城时,有兵士就战事来请示,他的回答总是“各位好自为之。”城池失陷,他击杀数十人,李自成的兵士问他:“你是谁?”他大声答:“我是总监方公!”后被乱刀砍死,随从太监也被杀死。

与方正化殉国赴死的太监还有: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等4人。南明建立后,曾建“旌忠祠”专门祭祀殉国赴死的太监,王承恩为正祀,方正化等人为附祀。

4、王承恩死后发生了什么

崇祯先吊死,王承恩后吊死。李自成进京询问后,得知崇祯已自缢于煤山,其部下就用两扇木门,抬着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送到魏国公牌坊下。

崇祯的衣襟里留有一封遗书:“我因无德,触犯上天震怒,降下了这场灾难,这都是文武大臣害了我。我死后无颜地下见列祖列宗,因此去掉冠帽,用头发盖住面部。任凭你们分裂身体,但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李自成的部下给太监二贯钱,到街上买来柳木棺,用土块垫起来,停放在东华门外的施茶庵里。有两个僧人诵经超度,四五个老太监守灵,“王太监极薄一棺,亦在其旁”,王承恩也安放在一口薄木棺材里,放在崇祯棺木的旁边。

原明朝文武百官都不敢哭灵,只有襄城伯李国祯和兵部郎成德、主事刘养贞抚棺大哭。李国祯哭着求其他大臣,一起上书请求以帝礼安葬崇祯。李自成回答,你们这些人多半是沽名钓誉,根本毫无诚心,撕碎书信扔出大殿来。

李国祯等大臣再次哭诉请求,最终青衣使者手持红笔批注的书信出来,宣读对崇祯以皇帝之礼安葬,但是祭礼享受王侯的规格……崇祯十七年四月四日,崇祯帝与周皇后被安葬在昌平田贵妃的墓穴中。

大清立国后王承恩得谥号“忠愍”,修建了占地60亩的祠堂,立碑表彰他的忠诚,并在崇祯陵帝修建了王承恩陵。

清朝用一名太监长久陪伴崇祯,也许是对明朝末年文武百官的一种嘲讽,也许是在回应崇祯临死前的另一句遗言: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杀,百姓不可杀。


指动济南


明朝十三陵中思陵是崇祯皇帝的陵墓,与其他陵墓构造不同的是,其陵墓中没有守陵村,而且有一个太监的陪葬墓,这是历代帝王陵墓中所罕见的。

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一个太监到底凭借了什么,能够陪葬呢?

王晨恩因为家贫入宫做了太监,初时在曹化淳手下做一个小太监,被派到朱由检(当时还是信王)身边监视他。

后来阴差阳错之下,朱由检竟然有做皇帝的可能,于是王承恩便转换门庭,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继位,继而成为了最信任的太监,崇祯登基后,权倾朝野。

崇祯皇帝登基后,剪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明朝似乎一步步朝着光明前进,可惜崇祯的性格使然,外加天灾人祸,大明朝还是走向了没落。

最后朱由检来到了煤山,身边只跟着忠心的王承恩,崇祯留下了一段话后就在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王承恩见状,不愿独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吊死了。三天后,二人尸体被李自成发现,将其安葬。

顺治入关后,将朱由检改葬思陵,感念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陪葬思陵。

并为其撰写碑文,在之后的康熙时代,也曾为他树碑立传,传扬其“忠君”的精神,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百姓,所做的样子。


小屏窥人生


明思陵

明十三陵是北京一个重要景点,里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但是就是在这个皇家陵园内,崇祯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个太监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陵墓属于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因为王承恩在明朝灭亡之时仍能忠心于崇祯皇帝,受到世人尊重,被安葬在崇祯皇帝身边。

王承恩于明朝万历年间进宫,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身边照顾,陪伴着朱由检一路成长。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王承恩也是魏忠贤势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贤要迫害朱由检的时候,王承恩选择帮助朱由检,最后在朱由检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半辈子,任司礼监太监,但是从来不弄权,一心帮崇祯做事,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人。

公元1644年明朝大厦将倾,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大学士李建泰、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臣勋贵纷纷投降;武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人空有数十万兵马却狼狈而逃;江南地区的文武大臣已经抛弃崇祯,谋划另立新君。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皇帝生死相随,提督北京兵马和李自成大军拼死作战,最终和崇祯皇帝一起吊死于煤山之上。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际,世受国恩、享尽荣华的文武勋贵纷纷投降,几十万兵马未战先溃,最终只有一个出身卑贱的太监王承恩誓死保卫皇帝,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却突显出了王承恩忠贞性格,受到世人称颂。因此当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顺治、康熙两代清朝帝王还亲手为王承恩撰文立碑,称颂这位太监的忠君节烈、不事二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