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新刊搶鮮看
還有往期經典紀念刊喲
購買
作者| 高曉松
來源 | 廣州日報
01
我媽告訴我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我算不上中產階級,如果我的錢只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時除了聽聽歌,看看電影,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滿世界跑著玩。大概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然後玩一段時間就把車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經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後很快成為朋友,然後喝酒,然後下了火車各自離去。
之前還在歐洲碰見一個東歐樂隊,我幫人彈琴,後來還跟人賣藝去了,跟著人到處跑到處彈唱,到荷蘭,到西班牙,到丹麥……
我媽現在還在流浪,一個人揹包走遍世界。
我妹也是,也沒有買房,她掙的錢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騎摩托橫穿非洲,摩托車在沙漠小村裡壞了,她索性就在那裡生活兩個月等著零件寄到。然後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裡給我寫一個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裡告訴我說:
哥,我騎了一個寶馬摩托,好開心。我看到沙漠深處的血色殘陽,與酋長族人喝酒,他們的笑容晃眼睛…
然後她說就開一寶馬摩托,壞了,整個非洲都沒這零件,她說你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嗎?我在撒哈拉一個小村子裡給人當導遊。
高曉松的母親(左)和妹妹
因為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
界,就覺得很幸福。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
02
給予孩子應有的民主
我們總是說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大將的愛、一份再忙也要陪陪TA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
同時,給孩子鼓勵,教育孩子珍惜,身體力行做表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曾在微博上傳了一張Zoe的照片,她笑盈盈地拿著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卡片,很是高興。這是因為她獲得了家庭事務的投票權。
高曉松與女兒合照
鑑於女兒在諸如勸阻姥姥姥爺吵架、安慰失戀小姨、給媽媽做攝影師並協助媽媽打爸爸等問題上有重大立功表現,並已堅持一年自己坐校車往返十里外的幼兒園,她隆重獲得了長期抗爭才取得的民主權利:家庭事務投票權。年方二二,長勢喜人,老懷大慰……
她處理起家庭事務來老練成熟,一點也不遜色於成年人,獲得投票權也是應該的。孩子應該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03
讓孩子懂得
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
有人問我讓孩子學琴嗎?我覺得,不一定學琴,但一定要多學多幹些沒用的事。
Zoe 在海邊
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動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為了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許多沒用的事比如琴棋書畫,比如愛與等待。
如果一個孩子被教育只能學對升學有用的課,上大學只能幹對就業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為了買車買房,生而為人豈不浪費?
其實沒幾個孩子長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無法教育。
所以最實用的教育是:
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無論遭遇怎樣的悲催,都能平靜淡然,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這時候,那些“沒用”的東西就變得彌足珍貴。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Zoe在7歲時被人拍下練騎馬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什麼?就是你要為孩子的成長“幫點忙”:
孩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那就帶孩子多多去交際,鼓勵她、讚美她,賦予她自信;
孩子愛好很少,沒什麼特長,那就帶孩子去逛逛樂器行以及舞蹈學校,引導並培養她的愛好;
孩子遇到重大的抉擇,左右為難。把利與弊分析給孩子聽,旁敲側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她。
Zoe在練瑜伽
Zoe四歲生日時,特意穿上了熊貓衣服和熊貓鞋。我發了條微博:
“親愛的女兒生日快樂!感謝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趕來投胎,聽說投胎的決定時間只有五秒鐘,看來你心明眼亮有辦法。
我猜你一定是帶著劇本來的,所以我們不會多打擾你,讓你學這學那,或者不讓你幹這幹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長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長大後的劇本里還有我們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我覺得,孩子要充分爭取自己的自由權。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根據孩子的性格,為他們設計、創造不同的環境和成長境遇,讓他們多學些“沒用”的事;長大後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
想必有此心態的人生定是快樂的人生。
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長大後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讓孩子“自由探索”,見識到豐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構安全感。
這不是比“把孩子培養成各個領域對口有用的機器”更加重要嗎?
家人雜誌簡介:
讀別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我們是情感生活的釀造師,將人生百味釀成世間美酒,只為給你的人生注入最沁人心脾的香味。——睿智的女人,在這裡尋找“閱歷”。
其他精彩內容:
英幽靈子
長按左邊二維碼
主編帶你進群聊
添加請備註“讀者”
家人雜誌
睿智的女人,都在這裡尋找“閱歷”。
閱讀更多 家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