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大数据分析: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周丽君 汽车之家行业分析师

由于紧凑型轿车与紧凑型SUV存在较大的设计差异,在多数车企的市场定位中,几乎不太可能把两者归类到彼此的核心竞品中。但广大购车用户最核心的考量指标是售价,且在最热门的9-15万元价区,聚集着大量中国品牌紧凑型SUV与合资紧凑型轿车,两者在实际消费层面的“争风吃醋”会屡见不鲜。

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过去几年紧凑型轿车与紧凑型SUV的销量占比一直呈现此消彼长的走势,目前紧凑型轿车还是第一大车市,紧凑型SUV已跃升至第二大车市,后者的核心用户也将聚焦到家庭型购车用户,两者相互替代关系会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在低增长的2017-2020年,中国品牌紧凑型SUV如想继续高歌猛进,只能从合资紧凑型轿车的饭碗里抢食。其中以哈弗H6、传祺GS4、博越等中国品牌车型为代表的紧凑型SUV表现得咄咄逼人,紧凑型SUV的销量占比由2009年的5%上升至2016年的20%,其中中国品牌在紧凑型SUV的销量占比由不到20%跃升至58.93%。以朗逸、英朗、速腾、高尔夫等合资车型为代表的紧凑型轿车一直在顽强抵抗,紧凑型轿车的销量占比由2009年的45%滑落至2016年的35%左右,其中合资紧凑型轿车一直维持在75-80%的高位。

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2017年中国品牌紧凑型SUV基本形成了对合资紧凑型轿车的“吊打”之势。近几年中国品牌紧凑型SUV一直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如整体标配率在2016年达到了29.82%,合资紧凑型轿车仅有24.24%。其中胎压监测、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车身稳定系统、定速巡航等热门装备的标配率,中国品牌紧凑型SUV都要大幅领先于合资紧凑型轿车。2017年VV5、领克01等一定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紧凑型SUV的标配率。目前中国品牌紧凑型SUV最缺的是“吊打”的章法,其中最需要改变的是营销思维,得抓紧摆脱“紧凑型SUV”概念的束缚,加速把“窝里斗”的小格局升级为引导车市整体消费的大格局,努力让自己成为“消费升级”的弄潮儿,而不是守着金饭碗,天天哭穷或内斗。

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近几年合资紧凑型轿车一直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朗逸、卡罗拉、高尔夫、速腾、轩逸等主力合资紧凑型轿车的厂商指导价,大体都在12万元以上,但从经销商的报价来看,主力价区纷纷滑落至12万元以下,其整体优惠力度远高于中国品牌紧凑型SUV。“降价促销”在短期内有助于稳住合资紧凑型轿车的销量下滑势头,但长期内会严重透支品牌价值,最终影响销量,目前法系、韩系等部分合资紧凑型轿车的销量已出现大幅下滑。另外,降价促销也可能滋生出偷工减料埋等巨大隐患。从“汽车门”发布的汽车投诉指数TOP10来看,2017年8月宝来、科鲁兹等合资紧凑型轿车包揽了紧凑型轿车与紧凑型SUV榜单的前五位,其中有不少投诉与偷工减料密切关系,诸如宝来的排气管居然可以“烫伤”后备厢,真是闻所未闻。

2018年合资紧凑型轿车能否抗住中国紧凑型SUV的“吊打”?

进入2017下半年,中国品牌又投放了长安CS55、哈弗M6等进一步优化配置、突出价格优势的新一批中国品牌紧凑型SUV,接下来还有哈弗H4等也会陆续涌入,或将吸引一大批原本准备购买捷达、桑塔纳、宝来、朗逸等的用户,共同助推2018年中国品牌紧凑型SUV的销量占比向25%发起冲击。2018上半年合资紧凑型轿车如继续依托大规模的价格战、偷工减料等,不排除销量占比继续下滑的可能。

整篇文章反过来读也是一样的道理,合资紧凑型轿车如能争分夺秒强化品质、丰富配置,在目前整个消费升级的潮流里,也可能对中国品牌紧凑型SUV来个“回马一枪”或致命一击,诸如思域等已有成功先例。哈弗等中国品牌紧凑型SUV的销量增长势头一旦停滞或被打压,其“内耗”等各种隐患或将彻底暴露。

2018年中国品牌紧凑型SUV与合资紧凑型轿车之间的一场大决战,已经浮现在眼前,建议双方充分利用2017下半年难得的喘息机会,争分夺秒秣兵历马、排兵布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