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楚菜」的「鄂菜」會風雅更多嗎?

改名“楚菜”的“鄂菜”会风雅更多吗?

改名“楚菜”的“鄂菜”会风雅更多吗?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改名“楚菜”的“鄂菜”会风雅更多吗?

本期推薦

改名“楚菜”的“鄂菜”

會風雅更多嗎?

文 | 肖瑋

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將湖北菜簡稱統一規範為“楚菜”,徹底終結了長期以來的“鄂菜”“楚菜”之爭,還描繪了一個“很好吃”的未來——到2025年,打造萬億楚菜產業,將湖北建設成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良好美譽度的美食強省。(8月7日澎湃新聞)

嶽麓書院的大門上有八個大字,“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楚菜諧音楚才,聽起來很霸氣。就像文件裡說的,“楚文化是荊楚大地的根,楚菜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無論從聽起來更拉風、還是念起來更上口來看,“楚菜”的這個江湖花名顯然比“鄂菜”顏值更高、風情更甚。

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出場,中華飲食文化成為現象級的產品,在“吃貨當道”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從“吃文化”中悟出揚名立萬之道、找到發家致富之路。湖北菜究竟叫什麼菜,“楚菜”和“鄂菜”這兩個小名有時還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

有人站“鄂菜”一方——湖北自隋而來一直簡稱鄂,那就得遵從歷史,湖北菜理所當然就得稱為“鄂菜”。可據說也有人不同意,因為“鄂”字左上兩個口,右邊一個耳朵,一隻耳朵偏聽偏信、兩張嘴都吃了虧。再說,“鄂”與“惡”同音,好像也挺不符合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感的。早在2007年,有烹飪大師提出“鄂菜”改“楚菜”的建議。2016年,湖北烹飪酒店行業協會6000餘家會員企業也於2017年全面開啟“鄂菜”改“楚菜”的進程。他們表示,“楚”的歷史遠超“鄂”,從歷史底蘊或是影響力,都更有利於湖北菜走向全國。

不過,叫什麼菜名,這本來就是市場的事情,行業協會鬧騰也就罷了,需要“市長”躬身過問嗎?一來,在湖北之外的地區,可能“鄂菜”的名氣比“楚菜”還要響亮,有必要放棄金字招牌而換成塑料的嗎?二來,真要較真起來,“楚”大概包括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區,一個地方菜霸佔整個大區的名字,鄰居答應不答應呢?此外,“湘菜”“贛菜”聽起來也未必就比“鄂菜”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道能為本省傳播美譽度的菜餚,又何必非要人為地去附庸風雅呢?當然,如果消費者覺得“鄂菜”實在不想叫、非要哭著喊著改成“楚菜”不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美食恆久遠,道道永流傳。菜餚的不同其實也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行政管理需要做的,是尊重歷史與現實、敬畏市場與規則,把味道傳承好、把質量監督好。至於塗脂抹粉等花頭工作,既不能做得太明顯,也不宜操心太過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改名“楚菜”的“鄂菜”会风雅更多吗?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紅網紅辣椒評論自2001年下半年開辦以來,堅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廣泛反映草根階層訴求,力求用網絡傳遞理性聲音,是當今網絡評論中最有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原創基地之一,先後榮獲了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十四屆湖南新聞獎名牌欄目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並四次被推薦為年度“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