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藝青年到煙火氣店小二——訪中川名菜張良豪


在中國的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偏僻小鎮鄉村還是在荒涼的戈壁,到處都可以看到招牌醒目的川菜館。川菜隨著勞務大省的人口輸出,給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餐廳,帶來了一種生生不息的味覺動力。本期《老大說》嘉賓張良豪,既帶領中山匯星演出有限公司活躍於大小演出活動現場,又正走向廚房和食廳,體驗著兩種角色和川味帶來的刺激。

“價廉物美且市場彈性十足的川菜,高、中、低檔各有其靈活適應性,是川菜業巨大的競爭優勢,在中國其他菜系難以撼動其所處地位。”

張良豪是湖北人,在問及為什麼不選擇做湖北本幫菜的時候,他說從地域上來講,川菜早已超過了地域和口味的限制,湖北菜其實未單獨成為一個菜系,系屬小眾;而物美價廉彈性十足的川菜,儘管在兩廣飲食清淡的地區,也隨著經濟發展和融合,川菜越來越得到青睞。

另外從飲食口味和健康的角度來說,湖北菜的兩大特徵是鹹與辣,在選材中選擇的醃製食品較多,不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理念。張良豪不是一個很會吃的人,但是常年在外的飲食經歷,讓他深感吃得健康的重要性。

從文藝青年到煙火氣店小二——訪中川名菜張良豪

“這裡的爆款味道,是來自1347公里外的山城手作---酸菜魚”

吃貨對吃的執著,永遠不停留在思想上而是在行動裡。中川名菜對食材的選擇從開始之初,就把“味道”和“實在”直接實踐在行動裡。蔬菜,魚和肉食材等均直選上市公司品牌供應商,保質之餘,所有的食材在張良豪的眼皮底下再次“過安檢”。

鹹淡水交接生長的鱸魚肉質鮮美,中川名菜專門聘請一個殺魚快手,從顧客點單才殺魚,上桌用時倒計15分鐘!骨頭湯的熬製,則用大骨頭湯經專人熬製出鍋備料,湯才能濃香純白,泡在魚片裡相互交映。

重頭的配菜--酸菜,則是從重慶萬州尋得的手作酸菜,為了找到“對味”的酸菜,他們嘗試了多家酸菜供應商,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味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多人的轉介紹下他們尋找到了一位重慶萬州的老人。這位老人生活在山村,一生的時間大部分用在製作上品酸菜這件事中,視出品為生命。菜缸圍成了一圈,每個缸的酸菜都醃足30天,板著手指數著數才能出缸,成品色澤鮮亮,香味撲鼻;老人的家在偏遠山村,只能特請快遞員走進山村拿到酸菜才能打包寄出。每一片酸菜都走過從山城重慶到中山足足1347公里的路,這樣的食材組合做成了餐廳的爆款,每天這道菜的上座率幾乎達到90%。

從文藝青年到煙火氣店小二——訪中川名菜張良豪

“我沒有改行,只不過現在正享受著當下的煙火氣。”

之所以稱張良豪為“文藝青年”,是因生活上他常以幽默的談吐會友,也一直做演出文化事業,在心態上永葆著青年人的激情,現在做起了餐飲,他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是有趣的跨界;至於他個人內心的變化,張良豪感受也頗深。演出事業接觸很多明星和鮮亮的排場,與日常生活裡是有一些距離感的,自從做了餐飲業之後,每每接觸到餐廳的一碗一杯,一菜一蔬還有食客們滿意的笑臉,他頓感生活已經慢慢接地氣,連看到桌上有未收拾乾淨的東西也會動手收拾,正是有了煙火氣的店小二。

或許餐飲業就是能給人不斷的味蕾刺激,每一次體驗就像是一場精彩的表演,這與他之前從事的文化行業又似乎有著某種微妙的契合。

人物信條

努力奮鬥吧,累了餓了,來中川名菜坐坐,這裡有健康可口的飯菜為你加油!---張良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