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8月9日訊(實習生 劉欣雨 喻俊梅 記者 蔡木子)一邊是熱得冒煙,一邊卻是凍得發抖。
連日來,武漢發佈高溫預警,最高溫度直衝37度以上。但記者走訪武漢的寫字樓、商場卻發現,不少地方卻是非常“凍人”。
寫字樓最“凍人”
一個夏天都裹著小毯子上班
“我在辦公室都是裹著小毯子上班的。”8月9日,在光谷天地寫字樓裡,李女士對記者抱怨,由於辦公室太“凍人”,自己一整個夏天幾乎沒敢穿過裙子。
溫度計顯示,光谷天地寫字樓大堂的溫度是25攝氏度。李女士介紹,在公司會議室、辦公室內,由於房間面積更小,工作人員活動較少,溫度更低些,久坐之後便會覺得冷,尤其是女同事幾乎一律都準備有外套、毛毯來“禦寒”。
這並不是個案。記者一連走訪華樂商務大廈、高科大廈、光谷軟件園、光谷軟件園OUV創客星等多個寫字樓,發現空調溫度大多設定為24-25度,不少公司職員抱怨太冷。
除了寫字樓,不少商場也比較凍人。
在魯磨路光谷光谷廣場,雖然空調溫度被設位26度,但有些時段逛街人較少,總服務檯並沒有及時調整溫度,使得體感溫度會較低。記者看到,一些專櫃櫃員穿著長袖,有的甚至穿著西裝。而著背心、短褲等“清涼裝扮”來逛街的顧客,只有環保雙臂,穿起店內的秋裝禦寒。
在政府機關及銀行,溫度則比較適宜。記者走訪了洪山區人民檢察院、關山口社區居委會、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部分網點,發現空調溫度普遍被設在26攝氏度,體感舒適。
而在一些高校自習室、實驗室,空調溫度多半由師生自己調節。在華中科技大學東十二樓、部分實驗室,記者測得溫度為25度。學生表示,覺得冷時就會調高溫度,比較靈活。
中央空調控溫“眾口難調”
超低溫度成營銷手段
寫字樓裡明明太冷,為啥不能把空調溫度調高呢?
記者詢問發現,寫字樓內多配備中央空調,各公司無法自己調節。而管理空調得物業方在設定溫度時要考慮多方體感,眾口難調。
“比如說男性大多體感溫度較高,還有一些公司要求男員工穿西裝,我們設置溫度時也要考慮他們。”華樂商務大廈一位物業管理人員解釋,而男女對體感溫度的偏好有時相差五度之多,女性夏季有時穿的又是短袖短褲,自然會覺得冷。
而在一些商場,有些店面甚至故意把溫度調低。
“我們現在開始賣秋裝了,店裡溫度低一點兒,顧客也比較有試穿、消費慾望。如果溫度高,誰願意試長袖長褲呀?”在某國際快時尚店鋪內,穿著長袖長褲的店員直言。
還有些超市表示,精確控制溫度太難,而且超市各部位的溫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冷凍區附近,溫度肯定是比較低的,我們要保證整個超市的物品都能正常保存,整體溫度設定肯定要相對第一點兒。”一位中百超市門店店員解釋。
執行不嚴導致“控溫令”成空文
“貪涼”可能凍出病
記者查詢到,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07年就發佈了《關於嚴格執行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這紙“控溫令”明確,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除醫院等特殊單位以及在生產工藝上對溫度有特定要求並經批准的用戶之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於26℃,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於20℃。
2018年6月5日,《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發佈,其中第二條重申,各單位要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夏季不低於26度,冬季不高於20度。如果在執法過程中未達到這個標準,首先會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如果不及時改正,將進行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在1000元至5000元不等。
儘管上有政策,但真正執行起來,卻十分困難。
“實際上,空調控溫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其自覺來完成的,26℃的標準是一個象徵性的說法,因為誰也不可能天天拿著溫度計去量。”上述華樂商務大廈物業人員表示。
專注建築物節能的三蔚智能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外已經有通過人工智能、雲計算方式自動捕捉人群體感溫度並調節室內溫度的裝備,但國內普及率還很低。研究顯示,夏季空調溫度每調高一度,可以節電約6%至10%。如果我們不過度追求“涼快”,將溫度從24℃~26℃提高至26~28℃。夏季的四個月,武漢市可以少付出4億千瓦時以上的空調耗電量,減少上千噸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醫生則提醒,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太大,如果相差7℃以上就容易導致頭疼、冷汗、疲憊等不良症狀,夏季空調一般開在26℃至28℃為宜。
閱讀更多 武漢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