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免死鐵券,顧名思義,就是皇帝頒發給大臣有免死功能的鐵券。對於功臣來說,免死鐵券可是一個好東西,因為萬一自己犯了死罪,免死鐵券就可以救自己一命。然而買家永遠沒有賣家精,皇帝在頒發免死鐵券時,往往也給自己留了後門,那就是附加免死條件。比如明朝時期,免死鐵券的附加條件是:謀逆罪不赦。這個條件功臣們往往都樂意接受,因為辛辛苦苦陪帝王打下江山,後代子孫坐享榮華富貴,誰沒事去造反呀。然而不曾想的是,這個罪名卻是皇帝誅殺他們最屢試不爽的手段,管你有無免死鐵券,謀反罪面前一律無效。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李善長,濠州定遠人,從小愛讀書,很有智慧和謀略。元末天下大亂,紅巾軍起義此起彼伏,劉福通、郭子興、彭大等豪傑都攻城略地,佔據一方,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的熱潮。然而李善長卻認為他們都不是成大事的人,就一直蟄伏在家,期待明主的出現。隨後他聽說朱元璋為人很有謀略,部隊軍紀嚴明,深得人心,於是在朱元璋攻打滁州時,李善長就去拜見了朱元璋。

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在促膝交談中,朱元璋對前途感到迷茫,就問李善長天下何時才能安定?李善長就勸他效仿漢高祖,舉賢任能,天下很快將會平定。朱元璋聽完很高興,從此就以漢高祖為榜樣,以平定天下為己任,樹立了遠大的目標。李善長此後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出謀劃策,並主管軍隊的物資供應,很受朱元璋的信任,被朱元璋稱之為蕭何再生。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洪武元年,朱元璋論平吳之功,封李善長為宣國公,讓他擔任左丞相,地位僅次於朱元璋。洪武三年,朱元璋又大封功臣,他對百官說:“李善長雖無顯赫軍功,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當晉封大國。”於是封李善長為開國輔運守正文臣,特進柱國,太師,授予免死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一死。不久朱元璋又將臨安公主下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並授予李祺駙馬都尉,李家備受恩寵,榮耀無比。然而就在公主下嫁時,朱元璋患了病,經過御醫的診治,一個多月後病又好了,此時有大臣彈劾李善長,說他在皇帝生病時不來問候,其子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上朝,對皇帝不敬。朱元璋聽後很不高興,就削減李善長年祿一千八百石,作為懲罰。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胡惟庸案爆發後,李善長安然如故,沒有被牽連,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朱元璋對李善長的罪行掌握不充分,怕冒然處死李善長,遭受天下人的非議。另外也可能是朱元璋暫時不想處死李善長,因為根據朱元璋一貫的作風,他做事情目的性很強,而且主次分明,在誅殺文武大臣時他總是先挑一個最先威脅到自己的人進行誅殺,然後牽連上一批,留下的以後在尋時機加以誅殺,所以胡惟庸案時他放過了李善長,藍玉案時他放過了傅友德和馮勝。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洪武十八年,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是胡惟庸的黨羽,朱元璋下詔免死,李善長卻沒有表示感謝,朱元璋從此對李善長懷恨在心。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已經77歲了,年邁的他想造一座府宅,就找到好友湯和,想從湯和處借衛士300人建造房子,湯和就將此事偷偷告訴朱元璋,朱元璋聽完內心震怒,決定對李善長下手。不久,朱元璋下詔讓京城百姓受株連的全部發配邊疆,李善長屢次請求赦免親戚丁斌,朱元璋就果斷將丁斌下獄治罪。在牢獄中,丁斌供出李存義是胡惟庸的同黨,朱元璋順藤摸瓜,又將李存義父子下獄,李存義父子又供出李善長。雖然李善長並沒有深入參與胡惟庸的謀逆案,但朱元璋認為他徘徊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隨後就將李善長全族70多口人全部處死。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行刑那天,李善長用顫抖的手捧著洪武三年朱元璋賜予的免死鐵券,不僅老淚縱橫,仰天大哭道:“除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免死啊免死!謀逆!謀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呀!”說罷引頸就戮,這位明初被稱為蕭何在世的功臣最後悽慘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雖有蕭何之才,卻沒有蕭何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