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休說鱸魚堪膾」麼?竟是指張翰這個吃貨!

還記得辛棄疾寫的這句詞麼?“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而張翰則是詞中季鷹的本尊啦。大家不要誤會,這可不是現代的帥哥演員張翰,而是與他相差了幾千歲的西晉文學家張翰,或者是叫他吃貨張翰。

還記得“休說鱸魚堪膾”麼?竟是指張翰這個吃貨!

張翰,字季鷹,留侯張良後裔,吳國大鴻臚張儼之子,才華橫溢,還能寫得一手好文章,深受大家的喜愛。公元280年,西晉舉兵攻打孫吳,吳國慘敗,而作為亡國之人的張翰不得不屈服於西晉手下。齊王司馬炯很看重張翰的才能,於是便邀他作為自己的屬官,官職為大司馬東曹掾。

還記得“休說鱸魚堪膾”麼?竟是指張翰這個吃貨!

公元291年,晉國發生八王之亂,本來就不願做官的張翰更是不想捲入此次的紛爭之中,便辭官回家。據《晉書·張翰傳 》記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邀名爵乎?'遂命駕而歸。"他想起了往昔的鄉居生活與家鄉風物,尤其思念吳中特產、味道特別鮮美的菰菜、蓴羹、鱸魚膾,於是詩筆一揮,寫下了著名的《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還記得“休說鱸魚堪膾”麼?竟是指張翰這個吃貨!

很難想像一個人用思念美食為理由辭官,所以說張翰當時辭官有一大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思念江東的美食。當人可能有人會說,人家這是表達歸隱情懷,鱸魚什麼的只是藉口而已啊!我想反問一句,張翰明明可以用思念家鄉父老為由,辭官回家,顯然更有說服力,但為何還要用想念美食這麼一個不著邊際的藉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