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准大学生们的游戏水平说说中西教育

从准大学生们的游戏水平说说中西教育

高考结束了几天,徒弟说最近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坑货越来越多了,完全不能玩,我倒觉得很奇怪,应该准大学生们玩游戏的技术水平含金量应该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从源头上看吧,目前仍在深深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问题之一是:东西分化、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问题之二是劳动力的绝对量过剩,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无法就业,是一种低层次的过剩。中国劳动力的绝对量的短缺,产业结构无法升级,是高素质人才的绝对量短缺。

第一点是很多人有钱的孩子们平常很少玩游戏,一般都请代练进行游戏,游戏主播为什么这样火,也是中小主播代练的这个产业链相当完善了。但细思极恐的是,现在孩子完全继承了上一代的最大的缺点,“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一面却往往被他们忽视了。第二点来看,所有的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游戏,其实都是一种低层次的重复,要么牺牲时间,要么牺牲金钱,否则没有段位等级就不会有好的游戏体验。我们要看到高素质人才应该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其专业和未来的思考上,而不会花在游戏中,反过来看,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也很难成为高素质人才,当然把游戏当成自己专业的另当别论。

从教育这个方面来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和自然方面的科学要提高其重视的地位,对于孩子们的思想品质更应该在团体活动中加以引导。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才,不弱于病而弱于志,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来完成整体教育才是正道。

当前的教育面临的是形异而实同的问题。一个中小学的“升学率”,一个大学的“就业率”,就如地震,把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几乎摧毁。孩子们零碎的时间玩下游戏本当无可厚非,但这个玩游戏还是以其它方面的素质教育全面溃退为代价的。上学应试和游戏成为孩子的主流活动,而不是读书和课外活动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权。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基本教育原则之一就是因材施教,孩子的想象力是最大限度地受到保护的。美国教育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于孩子是人道的,是充分诱导孩子产生最奇异的思想的。美国教育的目的,正如沃伦法官所提到的,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一个孩子未来的幸福,一旦成了螺丝钉,有谁会关心螺丝钉的幸福呢?

中国可以培养复制出大批的技能型劳动力,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技术型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人才可贵,但奴才更好用,可能才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