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唐代詩人杜牧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這是一首清新自然、寓意深遠、耐人尋味的佳作。細雨綿綿,天色陰沉,道路泥濘,行人傷感,表達了清明這一特定環境中行人的思緒和願望。這不僅是一首傳誦十分廣泛的詩,而且也是被後人改為其他文體形式最多的詩。 曾經有許多人,從多方面加以修改,而且改得很有趣很妙,竟也妙趣橫生,別有一番風味。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整首詩給人的幻境是清明節來了,總是春雨綿綿。在雨的清洗下,楊柳變青了幾分,柳條也婀娜多姿,在春風的吹動下跳起了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綠。多美的春色! 老水牛,放牛娃在湖邊,欣賞青春的美麗景色。此時,一位書生蹣跚地走過來,穿著白色的外衣,頭戴“太白”帽,撫著不算太長的鬍鬚。可能是清明節吧!使他變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懷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顯得格外醒目。這時書生走了過來,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個禮,說道:“請問小哥,附近哪兒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尋找酒店吧!於是,他騎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杏花村,那個杏花村可是遠近聞名的村莊,專產好酒。書生聽了,忙忙道謝。之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走向了那個神秘的地方——“杏花村。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一】 舊時有人為了給孩子啟蒙,將其改為三言詩: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二】 有將其改為四言詩的:清明時節,行人斷魂。酒家何處?指杏花村。 據說清代紀曉嵐覺得杜牧的這首詩不夠精煉:“雨紛紛”自然在清明時節;“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問句,“借問”就成多餘;“牧童”只是被問者,無關緊要。因此他將每句頭兩個字刪除,遂成一首五言絕句:【三】時節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四】 也有將其改為六言詩的:清明時節雨紛, 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傳說,在公元1078年清明這天,大文豪蘇軾登雲龍山放鶴亭拜見張山人,吟誦了這首詩。恰巧張山人興致很高,知蘇軾才華橫溢,便有意一試,要求蘇軾將該詩變其形,而不失其意。蘇軾欣然答應,便脫口而出:僅變幾處標點,竟成了一首絕妙小令:【五】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紛紛”在詩中形容雨,在詞中形容行人,更顯自然貼切。“有”本指酒家有否?現改為“酒家何處”,也就是說“酒家在哪裡”,無須再用“有”。而將“有”移至“牧童”前,變為“有牧童”,照應上句,銜接自然,音節舒緩有力,句式長短不齊,節奏參差跌宕,更增添了詞的韻味。 有人改成為《南鄉子》:清明時節,雨落紛紛。斷魂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不遠杏花村。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也有創新精神。 有趣的是,還有人別出心裁地只改動詩中的標點符號,居然把《清明》改編成一個時間、地點、場景、人物、臺詞等一應俱全的微型獨幕劇:

[時間]清明時節

[佈景]雨(紛紛)

[地點]路上

[幕啟]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

牧童:(遙指)杏花村

[幕落]……

隨著時代的發展,該詩還被巧妙地融入了頗具商業意味的對聯中。民國時期,有位商人開了家酒店,請人寫幅預示生意興隆的對聯,作者就將《清明》中的詩句改聯為: 此即牧童遙指處,何須再問杏花村。 對聯貼出後,吸引了眾多客人的慕名而來,酒店的生意頗為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