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误解半斤八两的意思,古人的一斤与现在的一斤并非一个概念

在生活中,正有人这样比较两个人,你俩呀,也就是半斤八两。就是比喻两个人在某方面都是相同的,相信有很多人跟小编一样,很纳闷。半斤是五两,比八两还少了三两,怎么会相同呢?

你可能误解半斤八两的意思,古人的一斤与现在的一斤并非一个概念

其实呀,在1959年之前,一斤不是十两,而是十六两。这一制度从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以后,就开始延续下来了。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以这个制度为标准,延续了两千多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方便统治。秦始皇便提出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口号,意思就是天下一切度量衡都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由秦国丞相李斯制定。李斯很顺利的完成了钱币与长度的标准制定,却在重量上没了主意。

你可能误解半斤八两的意思,古人的一斤与现在的一斤并非一个概念

于是,李斯去奏请了秦始皇,秦始皇也没有主意。只是在给李斯的纸上写了“天下公平”这四个字,李斯看到这又为难了,因为秦始皇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字。李斯为了以后在实施中不担罪责,他决定用天下为公这四个字的笔画字说作为标准。这笔画数正好是十六画,于是就有了一斤十六两。祖龙已死秦犹在,秦朝制定的好多衡量标准一直被后世沿用。

直到今日,香港与台湾还使用一斤十六两这个标准。记得香港还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半斤八两》的电影,是由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三兄弟主演的电影。

你可能误解半斤八两的意思,古人的一斤与现在的一斤并非一个概念

不过,关于一斤十六两的制度标准还有一说。说是范蠡制定的,范蠡被后世尊称为“商圣。”他很善于经商,在他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后。便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开始经商。他曾三次靠经商成为巨富,而三次他都散尽了家财。世人皆视他为财神。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那么范蠡是如何制定一斤就是十六两的呢?

你可能误解半斤八两的意思,古人的一斤与现在的一斤并非一个概念

话说一天夜里,范蠡出门小解,不经意间抬起头,发现了太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用天上的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做标记,一颗星为一斤,便有了一斤为十三两。

可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奸商总是缺斤少两,克扣百姓。范蠡就像把秤改进一下,来约束告诫奸商的不法行为。于是范蠡又把福禄寿三星刻在了秤上,一次来告诫同行,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俸,俸就是俸禄,就是不能当官。缺三两就是少寿,短命的意思。这样一斤就是十六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