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老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Cappuccino--夏颖公主


道家思想最主要的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俩思想一脉相承,但是又有所差异。




1 保全自己方法不同。

道家的第一阶段是杨朱,通过“隐”,逃离人世,遁迹山林来保全自己。老子道家第二阶段,通过“道”,也就是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让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来保全自己。庄子是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从“齐生死,一物我”的高度来看生死,超越现实的世界。

2 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

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但是老子关心政治,总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通过“不争”达到“挣的目的”,老子思想中有权谋是不争的事实。

庄子是真正的无为。庄子看透成败,看透名利,他不是假清高,而是透彻。庄子主张“逍遥游”,人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所以说庄子是真无为。



3 老子寡情权谋,庄子善感人生。

老子的思想冰冷理智,显得不近人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都不把万物和百姓当做一回事,体现了老子的寡情。

老子思想中充满权谋思想,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里的圣人指统治者),“治大国若烹小鲜”,“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等等,老子的思想有着权谋,甚至是阴谋论,这是不争的事实。

庄子的思想感性得多,《庄子》可谓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庄周梦蝶”就是充满着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庄子看似无情,实际最有情。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逍遥游”,人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的价值在于自由。庄子也是这样过自己的一生,他把个人自由,个人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人生自由才是庄子哲学所关注的。



道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道家的影子。


我是一个小书虫


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学派的,著名的两个代表人物,后人经常会说老庄思想,就是因为两者的思想一脉相承,在根本意义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在表述方法上略有差别。

老子是小大中见小,庄子是小中见大。都是推崇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后人误以为老子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老子发现的道的规律,这个总法则无处不在,老子以天道的大,来诠释人道的小,当然可以用在人世间的方方面面,那么也就包括了国家的管理层。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是至公至平的,不会因为人为赋予的身份而发生偏移,只与人性的本真相关,那就是人性合于道性的至善。

庄子说:“道在屎溺”,道并不尊贵,也不低贱,低贱和尊贵,都是人为赋予的名词表述,道普普通通,它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脱离人念的束缚,便可以自在逍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成天人合一。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是不刻意,是顺势而为,而达成的大有为,是本真人性的最大释放,才活得更像一个人,所以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汉字在人间


两人都是道家代表人物。兵家由道家演化而来,所以有人戏称道家思想是:老(子)庄(子)孙子。他们的很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更多的是在描述“道”,已经“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体现。五千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庄子所著《庄子》,后世又称为《南华经》,道教所诵读的重要经文之一。

庄子的文章更加的大气磅礴——纯粹在写作手法上而言。思想的高深度,还是略微低老子一点点滴!

我去年仔仔细细的读过好多遍《道德经》,也写了很多的体会,《乡人拜读道德经》。

今年又仔仔细细的研读《庄子》,感觉庄子的文章读起来更舒服,毕竟没有刻意的浓缩成经典,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细读《道德经》,你会感觉到,老子的行文有时候还是很犀利的“知不知上,不治之病”……类似句式还有好多,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庄子倒是更多的讲故事,所以南怀瑾先生评价庄子是全世界第一个讲寓言的人。现在人理解寓言故事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就有点文化不自信或者说不了解了。

庄子才是第一个写寓言故事的人。所以庄子的很多文章不会说的很透,而是让你去悟道


新风堂堂主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无为”、“顺其自然”、“因物性”是其核心思想。但是,老子的“无为”学说与庄子的“无为”学说有很大的不同,老子强调的是“积极无为”,主张“为而不恃”,要求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克刚。庄子则倾向于“消极无为”,从庄子的著作中,看到更多的是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他生不为仕,随性自然,认为个体的人高于社会的人,从而主张顺自然而因物性,也就是说应当由着个人的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而不应当以社会礼法等种种规范去干预和束缚个人的行为。

荀子曾评论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点出了庄子学说的缺憾。

老子的学说是一种哲学思想,他倡导“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观”;他提出古典辩证法,也是最早提出矛盾对立面及转化律的观点;在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

庄子的学说中,“齐物”、“消遥”是其主要哲学思想。前者是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后者表达出对事物的变化要釆用旁观、超然的态度。庄子这种不为名利,随性自然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着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


思源73918016


按我的理解,在道的理解上,两者还是有不同的,老子的道更抽象,更宏大,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唯一的一,是天地之始,老子道德中体现的真正的意图是要去领会这个道,去把握这个道,甚至是掌握支配这个道。而庄子的道,则已经是落到人世间,就是自然,就是本性,因此,庄子的道,更重要的是去顺应这种自然规律。或者说从格局魄力上讲,老子的道更胜一筹,更象帝王之说(当然是很超凡入圣的那种),有驾御众生之力,而从文学角度或想象力上,庄子更胜一筹,言语从奇诡之中见真性。从理上讲,各有优势,大概相当于老子是道的本质研究,而庄子是道的应用或适应性研究这种差别~


仁义者大便之便也


老子、庄子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以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来为人类的生命指明方向,使人在认识自然之中,认知到人自我生命的可贵。


老子的“道”是明明白白的“道”,“德”是明明白白的“德”,是教人在“致虚极,守静笃”之中,明白“道”的生发过程,并以对人自我生命内在感知的“德”,来体察外部世界宇宙自然的奥秘,来与自然和解,与生命和解,使人以自身和宇宙自然的对应,来认知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而庄子,却把“道德”肢解为寓言,肢解为故事,以寓言在向人讲着“道”的奥妙,以故事在向人叙述“生命存在的隐秘”。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但在一脉相承之中,却花开两朵,分开各表。因之,才有了老庄思想的万古长青,千年流芳。而我们的人类,也因了老庄学说的存在,而在漫长的黑夜之中,有了引路的灯烛,才使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再寂寞和孤独。


昊愚堂夜画


先说答案

庄子和老子的观点并无不同,讲述的都是道易思维,三皇古圣之道。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老庄之道

老子,讲述什么是道,庄子,同样是宣演道德,纵意推论,讲的同样是自然无为的道理。

比如,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同样说应物无穷,游刃有余。

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庄子在论坐忘时,也以同于大通,用大通代指道。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幸能得正,以正众生。”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庄子说:“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老子说:“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庄子说:“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老子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庄子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认为道,就是纯、素、真、一,道不欲杂,杂则不救。

只是,到了庄子的时代,异端邪说早经横行于世,庄子对待这些不道的异端思想和学说,力辟鞭挞。他从来不是从外面捡垃圾往道里面放,而是不停的把不道的东西向外扔。

古圣之道

老子,是源于伏羲而来的道易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则是老子思想最传奇的继承者。

老子和庄子所论述的,都是三皇以来的古圣之道,是正统华夏思想文化的精髓。


平凡2850


老子和庄子都是我国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后世通常以老庄并称,尊奉他们为道家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也都被奉为经典。但二人生活的年代有所差异,其思想主张也有很多差异。

老子骑着青牛走了,本来打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没想到在过关的时候被守关的人拦住了,哀求着非要老子留下点什么再走,于是虽然主张“无”的老子,还是留下了文字精妙的《老子》。里面道理说的太深奥现代人读起来也是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庄子主张逍遥,认为大的小的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有内心做到了真正无所依侍,才是做到了真正的逍遥。不过庄子留下来的文章汪洋恣肆,文采非常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把庄子作为自己的心灵港湾。

庄子和老子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子很多话都是对统治者说的,老子做过周朝的档案管理员,所以对历史的治乱兴衰非常有感触,所以老子一书,大部分篇幅都在教人,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一种原始状态。

庄子的出发点是人,写作对象也是普通的读书人,文章写的非常有趣,善于用各种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说明自己那反常的道理。庄子千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尤其是落魄文人的喜爱,简直就成了国人受伤后灵魂的岗位,在庄子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恢复一下自己的情绪,一旦时机成熟,就准备东山再起。

老子是权谋之书,非智力超群内心复杂之人不能读,庄子乃是读书人的心灵鸡汤,每到失意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心情就会舒畅很多。


昭烈名臣


庄子和老子的观点有何不同?就其观点也就是书的主题思想,基本要阐述的内容包括:宇宙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有什么不同,我的看法是没什么不同。

《老子》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名无名同一物,有无同一谓之玄,然而这同一之玄是物物如此的不变之规律性可见《一》之重要。然后有:抱一为天下式、昔日得一者,地得一以宁,天得一以清......。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庒子》中有:“天地与我並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另外在庄子回答道在那里时说:道在屎溺。足见庒子对道的理解不亚于创道之人老子。这是我说他们观点没有不同的理由。

老子是道之理论的发现和创立者,其对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适应性都有较全面的论述。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予见性作出了另人信服的阐释。在这些方面庄子论述很少,就只能作老子命题的注角了。


老乔218152046



粗说,一般无二。都是人,都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都是好道乐道的人,都是鬼有才的人……

细说,千差万别。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龙生九子连子十个样。每个人想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按历来,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说,黄老学说与老庄学说又是不一样滴,又,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诸子百家中,对老子注解最专业最有心得的是韩非子与庄子。按老庄这样一个支流看,庄子确乎紧随老子,只不过形象上看老子喜静,庄子喜动些,庄子爱用寓言,老子直说大道理。但是这只是一个角度看,庄子与老子都倡无为自然之道。

按黄老学派看,庄子与老子又是不同滴,黄老偏向政治、哲学,黄老顾名思义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早期黄老学说一直是治国之道,渊源些,老子当年是柱下史,也就是记录帝王治国政策的史官,有研究称,那些治国之理是记录在所谓的铭上的,所以称铭文,《道德经》就是周朝末年老子看到周朝气数已尽,整理记录下的黄帝时代一直一来的治国之道。

汉初时刘邦还推行呢,休养生息,无为无不为,只不过后来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独尊儒术,后来黄老学更多只是道教的一支。

而庄子虽也有政治等的见解,譬如《应帝王》主要说的就是治国之道,但是时代不同矣,春秋战国,百家争雄,民不聊生,庄子思想更多偏向于追求个人的全性保真,《逍遥游》《大宗师》《养生主》都可以看出其不羁的自我追求。当然后来随着发展演变,老庄也成了道教所尊崇的一个支派。

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道,道不尽的道,可是头头是道,就是一娘同胞也不会所思一样滴,何况二者时空地域的千差万别呢。所以说同,还可以牵强附会的凝结凝结,说不同,从头到脚都不一样,

说不完呀,

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