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作者:田志周(原新樂縣抗日政府縣委書記)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田志周

新樂縣抗日政府成立了一個多月,敵人當然也知道,由於摸不清情況, 敵人後方又空虛,所以即使知道了,也不敢來搗亂。

我們這時的主要力量是建立政權,成立抗日組織、抗日團體,為了發動群眾也搞二五減租。一方面擴大游擊隊的組織,建立武裝, 我們的縣大隊已經有120個年輕力壯的農民(隊員)。但是我們還沒有武器,到現在還是那一支橛把子槍。槍從那裡來呢?同志們一天空著兩手唱道:“沒有吃、沒有穿,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是呀!住在敵人後方,不靠敵人給我們送靠誰呢?此後游擊隊的活動就搞開了。

1938年10月間、我和縣長龐綬榮、秘書盧德榮同志一起研究,現在必須到敵人那裡去想辦法。縣政府成立一個多月,曲陽縣委發給的那一百塊錢眼看就要用完了,上級又不再給經費;另外抗日政府也得公開活動活動,把敵人搞一下。糧食老百姓可以給,槍得從敵人那裡來。但是我們沒有武器,硬打是不行的,也不能上敵人的據點裡去,最好的辦法是在行唐縣到長壽之間的這一條公路上想辦法截敵人的槍。

行唐縣是敵人進攻我晉察冀邊區的前哨陣地。平漢線上有一個小鎮叫東長壽,長壽到行唐之間的這一條公路是敵人給行唐縣前線的唯一供給線。經常有大卡車、大馬車給行唐運送物資。我們的游擊隊又還沒有到這條公路上去活動過,因此敵人並不注意這條公路。

我在縣大隊裡挑了十幾個力氣大,有膽量的年輕人,叫米香元當班長,帶上一些人先去摸一摸情況。

米香元是四區人,對東長壽很熟悉。又派一個小隊由陳文哲領著準備伏擊。我們這是第一次打擊敵人,還沒有經驗,都得小心一些。陳春喜同志帶著-個小隊先潛伏在距行唐公路一里多的習村。

米香元帶上一個戰士穿上便衣,笫二天就到東長壽去了。當天晚上很湊巧他們就瞭解到明天上午敵人有十幾輛大車送物資去行唐縣城。究竟有沒有武器押送,還不知道。

這天晚上米香元就叫這個戰士回去給我們送信不管力量如何,要他們明天埋伏到習村那邊一個樹林裡。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陳文哲(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陳文哲為首的小隊帶上縣政府唯一的一把盒子,腰裡暗藏著利刃,每個人背上一個大糞筐,分頭往新樂和行唐交界處的一個習村以南,有四五里地的一個土崗子後邊一片樹林裡埋伏下來。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這個戰士當晚又回到東長壽附近的一個村子裡。第二天在十四輛大車後面和米香元接上了頭,遠遠地跟在大車的後面。

押送大車的除了十四個車伕而外,只有兩個偽軍。這兩個該死的傢伙一出城還小心翼翼地緊緊抱著大槍,時間一長,他們就想打盹睡了,盹打完了就把大槍放在一邊吸起煙來。快到土崗子附近了,米香元兩人緊跟了幾步,走在大車的後面,敵人也沒有警惕。

14輛大車,剛下了土崗子,米香元兩人一個箭步就上了大車,敵人還來不及把槍拿在手裡就被米香元兩人,把兩個敵人死死抱住,滾成一團。車伕嚇得呆了。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陳文哲小隊迅速從土崗子下面包圍上來,兩個人打一個偽軍,用槍打死得費子彈,同時怕驚動了其他敵人,於是就用刀子把偽軍刺死了。戰士們得到了兩支大槍,非常高興。

米香元把車伕找到一起,給他們交待政策,打消顧慮。車伕們嚇嚇得臉發青,嘴發白。米香元說:“我們是八路軍,專門打鬼子的, 你們不用害怕,咱們都是中國人,只要你們把大車送到抗日政府那裡去,不但不處罰你們,還會獎勵你們哩!”

這裡到一區還得橫過一條大沙河,這就不太容易,十四輛大車上裝的物品都是滿滿的,過河就過了幾個鐘頭,幸好沒被鬼子發覺。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大車上的東西真多,有棉衣、洋布、罐頭、餅乾、洋麵。我們把最好的揀了一大車送給邊區政府,剩下的慰勞了士兵。還有一大車豬小腸,賣了許多錢,賣下的錢除了還帳外,還剩下不少。縣政府從此也有大車用了。我們的機關並不大,一下給富裕起來了。

群眾聽說把鬼子的大車給弄回來了,抗日政府的威信一下給提高了。同時這種活動也鍛鍊了我們的幹部戰士。

「新樂市紅色記憶  革命文化」新樂縣抗日政府第一桶金——習村伏擊戰

(摘錄自田志周所撰回憶錄《敵後八年——河北省新樂縣抗日鬥爭片斷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