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龍頭股交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有人問我,龍頭股戰法有沒有絕招?

如果非要說有的話,我覺得有兩處是絕招:

一是準確無誤辨認出龍頭;

二就是捂得住龍頭股,不要在龍頭股上短炒,不要失去位置。

能做到這兩點,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辨認龍頭股我今後再跟大家分享,今天重點跟大家談談捂股與短炒問題。

我本人不排斥短線,也自詡短線高手,但是我強烈反對在龍頭股上做短線。不是說在龍頭股上做短線不賺錢,恰恰相反在龍頭股上做短線太賺錢了,這反而會養成愛做短線的習慣,並誤以為龍頭就是用來短炒的。

參透龍頭股精髓的人就知道,在龍頭股上做短線太短視了、太可惜了、太浪費了,如同用高臺炮去打蚊子、用蘭亭序去當手紙、用古董去當尿壺,太糟蹋龍頭股了。龍頭股是王者、是英雄、是股市裡的太陽,它是用來賺大錢的。龍頭股的漲幅少則一倍、多輒兩三倍、甚至十倍也不乏案例,這樣的巨大漲幅只有捂住股才能對得起它,企圖在它身上來回短炒、跳來跳去、蠅營狗苟其實是有眼無珠、鼠目寸光。在股市裡真正能賺大錢的機會不多,一個是賺錢效應行情,一個是龍頭股,一旦這樣的機會來臨,我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繫緊安全帶跟行情一起飛,還短炒什麼?

我在股市思維篇已經介紹過捂股思維,在這裡就不再展開了,但是我要強調的是,龍頭股上更不要做短線。在龍頭股上做短線太容易了、利潤太觸手可及了,所以很多人就經不住誘惑,總喜歡在龍頭股上短線玩幾手,這樣看似無可後悔,但這會養成一種致命的短炒的壞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再脫變成真正的龍頭股交易者,也很難真正賺到龍頭股的大利潤,白白浪費了天賜的機會。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上圖是擔當龍頭股後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到漲勢非常瘋狂,事實上這種走勢絕不是孤例,龍頭股在主升浪段幾乎都是這樣一氣呵成。試問,在這種技術圖中怎麼去做短線?怎麼捨得做短線?一旦做短線,也許就永遠失去這一波大行情,因為股價再也回不來了。正如李費佛遇到的股市智者老帕特言中的那樣:如果我現在賣出那隻股,我會失去我的位置,那麼我該上哪兒呢?

圖 觸網概念龍頭股(技術交流高峰論壇,需要免費報名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對於龍頭股來說,“位置”比什麼都重要,龍頭股不缺利潤、不缺漲幅,最缺的是介入機會、是位置。上圖告訴我們,一旦我們一不小心做個短線耍個小聰明,我們就可能再也擠不進去,沒位置了。所以,發現龍頭股後,我們必須“賭”、必須押注、必須徹底的“上賊船”、必須和龍頭股綁在一起。這樣做看似機械,實則大智大慧。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龍頭股精髓研究之二:題材與故事

題材,有人也稱之為主題、概念,在主流基金圈內常稱之為故事,我們作為實際操盤者沒有必要摳字眼,能意會就可以了。我感興趣的是題材的種類及沃土。

題材有多少種?

非常多,數也數不過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有新的題材誕生。我們熟悉的題材有奧運會題材、禽流感題材、非典題材、地震題材、農業種子題材、高鐵題材、人民幣升值題材、券商股題材、股指期貨題材、創業板題材、高配送題材、兩會題材、業績題材、互聯網題材、迪斯尼題材、長假題材等等,說都說不完;而最近,又冒出自貿區題材、特斯拉題材、移動支付題材、民營銀行題材、土地流轉題材、大氣汙染題材、微信題材、O2O題材、互聯網金融題材、彩票題材、滬港通題材、在線教育題材,等等。可謂每天都在翻新花樣,每天都有可能誕生新的題材。題材誕生於時代,新時代就有新題材,對我們而言不要管他有多少種題材,而是當新的題材出來時,能夠第一時間去識別和利用它。

不過,我倒是有興趣探討下題材誕生的溫床,根據我的總結,題材有以下幾大沃土:

(1)政策

政策是題材最大的土壤。A股是政策市,炒股要聽黨的話,政策對股市的影響直接而又強大。這些政策包括政治政策、經濟政策、區域發展政策、行業發展政策、稅收政策、資本市場的體制改革政策、信貸政策,等等。政策是題材產生的第一大樂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方面的變化能比政策的變化更能引起題材的變化。舉幾個例子。

剛剛過去的2013年最火爆的行情在下半年,集中表現在兩大政策的密集出臺前後。一個是國家決定在上海設自貿區,一個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前者是新一屆政府出臺的最重大的經濟舉措,後者是幾乎能影響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政策規劃。如此大的政策當然會誕生炙手可熱的題材。自貿區政策誕生了自貿區題材,上港集團、外高橋、陸家嘴、上海物貿、華貿物流等股翩翩起舞,漲幅都在3倍以上;而三中全會則直接催生了國家安全題材和二胎政策題材。

回顧A股,本世紀以來,關於股市本身制度性的政策最大的莫過於股權分置改革和創業板設置,前者催生了股改題材,這個題材一直燃燒至今而餘光未盡;後者催生了創投題材和創業板的獨立行情,復旦復華、同濟科技、吉峰農機、網宿科技、掌趣科技、樂視網、衛寧軟件,無不是創業板政策下的蛋。

A股的走勢與政策太密切了,任何大的政策都會在股市激起浪花,作為炒股者,必須培養看新聞聯播的習慣、看人民日報的習慣、看新華社的習慣,這樣能讓你把握最可靠最權威的政策動向,進而把握住股市題材。

其實,國外的股市也是大政策產生大的題材。我喜歡看索羅斯的投資案例,我發現他就特別善於把握政策。2013年索羅斯旗下的基金收益傲視群雄,全美排名第一,他個人收益至少達40億美金。除了個股,索羅斯重點把握兩個的題材,一個是日元貶值題材,一個是美國退出QE3題材。2013年,安倍晉三三劍齊發刺激經濟,安倍經濟學誕生。索羅斯判斷,安倍經濟學一定會帶來貨幣的泛濫,日元會走跌,於是索羅斯果斷做空日元。果不其然日元走勢隨著安倍經濟學一路疲軟,索羅斯賺個盆滿缽滿。與此同時,索羅斯認為美國退出QE3是必然的,屆時美國股市一路上漲的局勢就會結束,於是索羅斯在美國持有大量空頭頭寸,結果也大賺一筆。

真正的高手是賺政策的錢,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從整體上講,我們整個股市也是受益於改革開放這個大政策呢。所以說,政策是題材的第一沃土。

(2)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包括原創性的技術革命,也包括技術的新應用和更新換代。最典型的技術創新有蒸汽機、電話電報、互聯網、納米、基因工程、原研醫藥等。一般而言,越是革命性的、原創性的技術創新,誕生的題材越大;越是影響面大的技術創新,誕生的題材越多。一旦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而這種突破正是社會渴望已久的,就會立即激發起光芒萬丈的題材。比如互聯網技術革命就激發起了納斯達克指數的瘋狂,凡是沾上互聯網題材的股,如雅虎、戴爾、思科、美國在線、微軟,甚至連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股,無不暴漲。當互聯網往

圖1互聯網的後起之秀臉譜和推特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縱深發展,有了新的應用和更新換代,又誕生了一批新題材。比如臉譜和推特(見圖1)就是互聯網新應用後誕生的娛樂社交新題材。互聯網創新每前進一步,都有新的題材問世,娛樂社交誕生臉譜推特之後,移動互聯網又接過大旗,whatsAPP、Line、微信(Wechat)、陌陌、米聊相繼問世,而這些又誕生了一批題材股。騰訊股價最近狂飆,就是受益於移動互聯網題材,而臉譜的股票持續走牛與它收購移動互聯網巨頭whatsAPP有大的關係。

可見,技術創新帶來的題材可謂層出不窮,互聯網從早期的門戶網站,到後來的搜索引擎,再到後來的即時通IM,再到後來的網絡遊戲,再到後來的電子商務,再到娛樂社交,再到移動互聯,再到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每更新一步,題材也會跟著更新一步。這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在每個技術更新都能跟得上或者與大多數技術更新都能沾上邊的股票,比如騰訊和谷歌。

別說是技術創新,有時候與技術沾上邊,也能享受技術創新帶來的題材“紅利”。1999年早期美國納斯達克互聯網已經被爆炒了,等這股風颳到中國,已是99年下半年。那個時候,誰只要是能與互聯網沾上邊,保準會從醜小鴨變成金鳳凰,當時在互聯網題材上半推半就的海虹控股上演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一口氣上漲了5倍!這就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威力,連沾邊股都不放過。而且更神奇的是2013年之後,當互聯網發展到大數據和雲計算這個題材層面,海虹控股又被炒了一把。

其他技術創新同樣如此,在A股,技術創新除了互聯網之外,還有一塊主陣營,那就是醫藥。重慶啤酒因涉及乙肝疫苗題材,股價被炒到七八倍;恆瑞醫藥新腫瘤藥問世,股價連續漲停;以嶺藥業連中藥新品種上市也是馬上被爆炒。

技術創新在我看來是最浪漫最天馬行空的題材,因為技術革新所帶來的那種震撼性和商業價值往往無法用舊有的邏輯去估值。對於有的技術,也許所有的高估事後看都是低估,對於騰訊和谷歌這樣的股,也許天空才是它的盡頭。所以很多技術創新股不能用市盈率去衡量,而是用市夢率去衡量。也許有人說你這是泡沫,但是在我看來,先透支後還債很正常,股市運行的常規就是先透支,放著十來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透支行情你不去做,難道去參與還債行情嗎?所以,一旦發現技術有重大革新,要第一時間買入相關龍頭公司,不要被傳統的估值所害,要捂住股,跟隨技術一起瘋狂。

技術創新是推動社會的原動力,它與思想文化創新、制度創新一起構成了人類智慧的三道最絢麗的光芒。技術創新之所以誕生新題材,是因為技術創新會帶來新的社會變革和商業機會,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對於投資者來說,特別是題材投資者,必須有技術的敏銳感,要能看到技術的方向和端倪,這樣才能把握住題材炒作的脈絡。

我是龍頭股炒作的發燒友,題材研究在我的投資中佔很大的比例。我跟其他投資者不同的是,我喜歡跟圈外人交流,特別是研發人員,因為這樣我能把握住新技術。我喜歡讀任正非的傳記,喜歡看馬雲馬化騰最新的演講稿,喜歡跟工程師朋友聊天,我覺得這比跟基金經理、股民聊天受益大多了。功夫在詩外,我喜歡到圈外去尋找股市的答案。整天看K線圖看價格能看出什麼,要把眼界放大影響題材的源頭那裡去。

(3)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是題材誕生的又一溫床。

重大事件是指有影響力的事件,比如奧運會、地震、戰爭、重大流行性疾病、恐怖襲擊、海嘯等等。重大事件具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其影響是廣泛和重大的,它必然能激起新的題材。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讓美國道指大幅飆升,李費佛曾恰好抓住那次機會在戰爭題材股上大賺一把。而中東戰爭讓索羅斯嗅到了軍火題材的味道,他火速調研併購買幾個軍工股,後來以色列和美國更新武器裝備讓美國軍工股暴漲,索氏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兩個例子都是重大事件帶來的機會。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奧運會和禽流感,前者誕生了奧運會題材,後者誕生了禽流感題材。奧運會題材幾乎貫穿2006—2007年牛市的全過程,甚至2008股市開始暴跌的時候,全聚德還在演繹奧運會題材呢。奧運會題材產生了一系列大牛股,中體產業、西單商場、北京旅遊、全聚德、中視傳媒、中青旅、北京城建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辰實業。北辰實業是地道的奧運題材股,它上市之初就眾望所歸,後來行情更是光芒萬丈,一口氣連續拉出22個陽線,這就是大題材的威力。而禽流感題材也同樣風光無限,在2009年的股市裡搶盡風頭。2009年,我國發生大面積禽流感,這是很大災難,我們當然會為之痛心。凡是能與禽流感對抗的,都受到市場的歡迎,這個時候生物醫藥股的機會來了,其中龍頭股萊茵生物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漲幅達400%以上。

大事件催生大題材,大題材產生大牛股。所以,我們遇到大事件要多去思考下這件事會帶來什麼影響,資本市場會起何種波瀾。炒股要做有心人,不能像普通人一樣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要多去聯想,世事洞明皆學問呀。很大多事件都能帶來投資機會,我們要學會從事件中去把握戰機。有種股票交易法叫事件驅動交易法,這和我的大事件驅動大題材不謀而合。

還有一種大事件比“大”更大的事件,那就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件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後的,這種事件甚至具有惟一性,它會產生無與倫比的題材。比如,香港迴歸,蘇聯解體,東德西德合併,這些都是開天闢地。香港迴歸前,市場預期香港和深圳會聯繫更緊,當時深圳股作為一個大題材來炒作,特別是與香港迴歸題材有關的股票。

圖2香港迴歸前的深發展股價走勢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那個時候的龍頭是深發展,現在改名為平安銀行,從圖2我們可看到,這個股票在香港迴歸前一年多的時間裡漲幅超過1000%!這是超級大題材誕生的股。需要提醒的是,深發展是機構主導炒作的,這說明機構和散戶都一樣都是題材的追逐客,題材對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有吸引力。

2003年非典也算是開頭闢地的大事,因為這種大型的流行性疾病在A股歷史上算首次,這種大事也催生了其獨特的題材。馬雲的淘寶就受益於非典,因為人們不敢出門,在家上網淘東西就火起來了,淘寶藉助這個機會一炮打紅,馬雲在多次演講中提到這個事,只可惜那個時候阿里巴巴沒有上市,否則股票肯定會被炒翻天。京東也是在非典期間發展起來,劉強東因為非典強勢轉型,從此京東走上了互聯網之路,開啟了百億市值的大格局。

索羅斯是撲捉開天闢地大事件的高手,東西德合併讓他逮住機會。東西德合併後,大量貨幣湧入,索羅斯發現這會促使德國加息,否則通貨膨脹是德國政府不能承受的。德國有歷史教訓,希特勒就是在魏瑪政府超級通貨膨脹的大動亂中靠煽動群眾上臺的,所以德國後來的政府都天然害怕通貨膨脹。兩德合併後,為了克服通脹的危險,德國政府只有加息。索羅斯恰恰把準了這個脈,果斷在德國馬克上做多,結果大獲全勝。值得一提的是,索羅斯同時還在放空英鎊,就是那次戰役,索羅斯聲名大震,被譽為打敗英鎊的人。

有次我參加一個私募活動圈,有位大佬發言,他說他曾當面請教過克羅怎麼才能賺大錢,克羅就是寫《克羅談投資》的那個作者,他是美國大師級的投資人物。克羅告訴他,賺大錢要在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去賺。也許說者無意,但我聽者有心。從此後,我格外留意大事件,雖然發生在身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不多,但是遇到重大事件的機會還是很多,一旦經歷到,我都會第一時間參與到相關上市公司的炒作中去。2008年,我參與了奧運會題材的全聚德的炒作;在2009年,我參與了禽流感題材的萊茵生物、海王生物、華蘭生物的炒作;2012年我參與了王老吉與加多寶事件的廣州藥業的炒作。這些都是事件驅動題材、題材產生牛股的炒作模式。

我建議大家要學會聯想,從大事中要想到資本市場的反應,9.11爆發,外匯市場上做空美元的賺了一大把;汶川大地震爆發,橋樑建設的股漲的不可開交;馬雲和馬化騰的暗鬥以及微信紅包事件,讓互聯網概念風雲突起。這些都要聯想的,都需要觀察力和想象力。炒股不是僅僅看K線,還有看K線外面發生了什麼。真正的投資大師,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面。

(4)價格變動

價格是產品最敏感的因素,一旦價格出現暴漲,立即會出現相應的題材。2006年春,英國倫敦市場銅、鋅、黃金等有色金屬暴漲,國內馬上就有反應,江西銅業、中金嶺南、寶鈦股份、山東黃金、馳宏鋅鍺等有色金屬股立即暴漲,且聯袂表演。國際市場漲價可以直接傳達到國內股價上。2007年到2008年,波羅的海火雲指數一路飆升,傳導到國內,與此相關的題材馬上飆升,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發展成了那段時間的大牛股。2007年上半年,維生素B5漲價,泛酸鈣題材馬上應聲而漲,其中的龍頭鑫富藥業一年漲幅達10倍之多。

價格對企業是最直接的傳導因素,價格上漲,利潤馬上暴漲,這種題材來的簡單、直接,主力當然不會放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稀土概念,那年國家制定稀土戰略,對稀土出口嚴格控制,稀土價格當年一路上漲,這就形成了獨特的稀土題材股。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那個時候,最牛的當屬廣晟有色和包鋼稀土,股價都漲瘋了。再舉個百度(見圖3)的例子,百度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我們每個人都用百度,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都知道百度是互聯網公司,其實百度還是廣告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廣告公司,它的市值已經超過了央視。

百度2013年底的股價結束下跌,開始步入上升通道。不過我們發現百度的在互聯網領域其實是乏善可陳的,在移動互聯網方面遠遠落後於騰訊和阿里巴巴,同時面臨奇虎360和搜狗不斷蠶食,但是它的股價卻依然上揚。後來我發現,百度的產品漲價得厲害。百度的產品是什麼?是競價排名。

做實業的朋友都知道,百度經常會打電話,問你做不做廣告,就是在搜索上排名,排名越靠前,收費越貴,這就是百度的主營業務。有些實業界的朋友向我抱怨,百度越來越貴了,去年一個價,今年又一個價,不上百度吧不行,怕沒生意,上百度吧,貴得要死,點擊一次就收費8元。後來我恍然大悟,百度股價上漲的一個很大的邏輯就是主營產品價格的上漲了。百度這個價格的變化傳達到利潤上,讓它的財務看起來很美,2013年第四季度營收增長了50.3%,為95.23億元人民幣,這是一份很漂亮的財報,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所以四季度後百度股價絕地反擊,走勢非常強勁。

價格變化產生題材,這種題材炒作起來跟容易,邏輯也簡單。所以,我建議炒股的朋友多留意身邊產品的價格,多看期貨行情,瞭解國際上石油、黃金、銅、鋅、鈦、煤炭、稀土、波羅的海航運等等價格的變化,這是一個炒股人專業水準的表現。很多人天天知道就研究技術,希望在K線走勢裡找到“獨孤九劍”,結果炒股的路越走越窄。其實,與其在技術走勢裡打轉,還不如放寬視野,尋找股票走勢的背後因素,比如政策、比如大事件、比如技術更新、比如價格變化,等等。

(5)行業週期(技術交流高峰論壇,需要免費報名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行業週期是經濟學上的概念,大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了。航空、證券、地產、造船、大宗商品都具有明顯的週期性,這些叫週期性行業;而不受週期性影響的行業,如醫藥,不管經濟形式如何,大家一樣看病吃藥,不會有哪個人因為經濟形勢好了就去多看病多吃藥,這樣具有剛性消費的行業就屬於非週期性行業。

我們這討論的行業週期就是指週期性行業。一旦週期性行業度過蕭條的拐點,進入上升期,相關公司的股票就會反彈。2006—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中最風光的中國船舶就是典型的週期性股票,這一題材還包括廣船國際,中船股份(江南重工),這是彼時牛市最風光的三個船舶股,它們正是受益於造船業的景氣週期。證券公司也是如此,我們知道股市本身就是牛熊交替,牛市證券公司收入高,熊市證券公司冷清,所以證券公司是個典型的炒週期的題材。2007年春,遼寧成大、吉林敖東、大眾交通、宏源證券、國金證券、S前鋒、都市股份(海通證券)這些券商題材股風光無二,它們就是受益於證券公司的景氣週期。

大富翁都是善於炒作長週期股票,在週期跌入低谷入夥,當週期達到頂點退出。李嘉誠是典型的炒大週期的投資大師。他說他最崇拜的人是范蠡,而范蠡經商有個大智慧,就是從大週期著眼。研究商業史的吳曉波經歷一番考證後說,范蠡發現農業生產的豐歉週期律,即“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木星12年間分別經過金、木、水、火等方位而繞太陽一週期,同農業生產由豐年到災年的一個週期是相吻合的。范蠡由此提出“待乏”理論,“候時物轉”,根據季節、時令變化而儲存或販賣不同的商品。因為掌握了週期的秘密,范蠡成了歷史上的大富翁,人稱陶朱公。李嘉誠佩服范蠡,他學范蠡學得很好,其投資南方航空就是偷師範蠡活學活用的經典例子。

圖4南方航空H股圖,2005---2008年部分走勢

乾貨:龍頭股精髓研究之題材與故事題材

從圖4我們可以看到,李嘉誠買入南方航空的時候是在2005年初,那個時候南方航空苦難重重,航空業處於大週期底部,而李嘉誠相信航空業的大週期景氣一定會來臨,於是提前佈局,在南方航空的投資上做的非常漂亮。

大週期理論對於長線投資者和價值投資者非常適用,在谷底買入,等待行情復甦,在沸騰的時候出手,段永平投資網易就是這個思想。猶太人說當血流成河時就是買入的時候,也是說這個意思。大週期對短線中線投資者照樣適用,因為週期復甦會帶來行業性的大題材,我們可以在大題材上做文章。

行業週期題材是行業內在規律的帶來的投資機會,這種題材和其他題材有點不一樣,這種題材比較持久。一個行業,一旦衰落不是一兩年就能復興的;同樣,一個行業一旦復甦,也不是三五個月就走完的,所以,週期性的題材適合做長線投資,李嘉誠和范蠡的路子就是炒作週期性題材的正路。

(6)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這個題材更加強悍。資產重組是A股最愛講的題材,因為這是灰姑娘變成天使的故事,浪漫又充滿想象力。這也是最容易誕生老鼠倉、利益輸送的題材,廣發證券老總董正青就是因為廣發證券資產重組借殼上市事件被送到監獄裡去的。資產重組包括資產注入、借殼上市、收購兼併、股權置換、定向增發、資產注入、整體上市等等,凡是涉及到重大股權和核心資產的,都是資產重組。資產重組題材不但A股炒,港股也炒,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後者的股票漲幅一夜之間達到10倍多,其權證更是被炒到100多倍!

在A股,很多大牛股都是從重組中來。上輪大牛市中股價最高的中國船舶,正是資產重組後脫胎換骨的,它借的是滬東重機的殼。還有海通證券是借都市股份的殼、廣發證券是借延邊公路的殼、東北證券是借錦州六陸的殼等。

很多人會說,我知道資產重組股的漲幅巨大,可是我又沒有內幕,我無法交易呀。此言差矣!資產重組我們無法預知,但我們可以在重組後參與炒作呀,很多資產重組後的漲幅比重組前的漲幅更大。重組意味著脫胎換骨,意味著變了個人,我們正好可以重新參與。而且,資產重組消息再嚴絲合縫,我們也可以從技術走勢上看到蛛絲馬跡,也許我們無法持股到重組停牌那天,但是我們可以在重組前股價異動時,從技術面上來賺錢。比如前面舉的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的例子,技術面就可以完全把握。

資產重組題材有兩種參與方式,一是事前用技術分析去把握,重組前的股價異動我們可以按照普通股思路去賺錢;二是重組後參與二次炒作,第二波炒作起來也有很可觀的利潤。

以成飛集成為例,成飛集成資產重組收購鋰電項目後,股價連續5個漲停,我們捕捉不到這個五個漲停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技術分析和龍頭股交易法則來操作它的第二波,事實證明它的第二波漲幅更大。很多人看到股票資產重組的消息公告後就放棄了,因為股價已經漲了那麼多漲停了,已經高了呀。但對我而言,這恰恰是個開始。我不靠內幕消息賺錢,無法參與資產重組我一點都不遺憾,但是放棄重組後的暴漲機會,那就是我的錯了。

本人非常喜歡研究資產重組後的股票,我發現只要操作得當,重組後的交易不比重組前參與賺的少。中國遠洋整體上市後我參與過,海通證券和國金證券重組後我也參與過,天山紡織和成飛集成重組後我同樣參與過。參與這些股給我一個感受,那就是,只要技術過關,重組後的股票依然充滿很大的機會和豐厚的利潤。炒重組是靠內幕和關係賺錢,而炒重組後是靠智慧和本事賺錢,後者更有意義。

(7)業績和股利政策

財務也是題材的土壤。這裡的財務主要是說業績和股利政策,前者是指業績的相對數,一方面是相對於去年、前年的增長率,另一方是相對於市場的預期,前面講的百度就是第二個方面超預期;而後者是指配送股和分紅派息的情況。A股喜歡炒配送股,喜歡炒填權,所以高配送歷來都是炒作的重要題材,而分紅派息也會激起市場的浪花,不過A股中送真金白銀的不多。

其實我本人不喜歡玩數字遊戲,我對股利政策產生的題材不是很熱衷,我喜歡業績增長的題材,這代表著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業景氣度。

題材千千萬萬,但它們大體上都是從以上土壤中產生。其中,政策產生的題材最多最頻繁,技術創新產生的題材最具價值,重大事件產生的題材轟轟烈烈但易流於中短線,價格變動產生的題材最直截了當,行業週期產生的題材最長久最適合中長線投資,資產重組產生的題材最難把握最需要智慧,而業績和股利政策產生的題材往往流於數字遊戲。

研究題材的溫床對我們最大的意義是能更好的去把握題材,讓我們知道題材的根在哪裡,努力的方向在哪裡。就像我們知道魚生活在哪裡,我們才能去捕魚。我在這裡給出7個大的方面,這還不能窮盡題材產生的所有根源,但是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去尋找。當然,這7個方面也有交集之處,比如價格變化和業績就有重疊的地方,而政策和行業週期也有交叉之處。事實上,當遇到重疊和交集之處時,那種題材更加沸騰,因為是多重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