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老祖宗是真的爱黛玉吗?

甜酸苦辣吃穿用度


《红楼梦》近些年可谓众说纷纭,越来越多的人各执一词,对书中人物各种解读,甚至阴谋论,厚黑学大行其道。由于通行本八十回后贾母调包计舍黛玉选宝钗,很多人将火烧到贾母身上,认为贾母并不真爱林黛玉,我认为这个说法太片面,甚至误解太深。也是对一个老祖母的不了解!

一,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

贾母作为林黛玉留存于世最亲近的人。她对林黛玉的爱毋庸置疑。贾母坚持接林黛玉到身边抚养,黛玉一来就得到贾母万千宠爱,亲孙女都退而次之。只将她与贾宝玉一般看待。这是真心实意的。贾母对林黛玉说:我这些女儿,独爱你母……就是告诉所有人,她爱林黛玉一如女儿贾敏。

贾母对林黛玉的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但主动想着给林黛玉换医生,哪怕一个窗纱不满意都要亲自过问。爱一个人不是给她最好,而是给她最全面的爱。这一点贾母做到了。五十八回。紫鹃试探贾宝玉,贾母乍见紫鹃眼里喷出火,可紫鹃说出真相,贾母当时就哭了,老祖母疼惜的心痛心态掩饰不住。

二,贾母对宝黛姻缘复杂情感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毋庸置疑。很多人误解贾母支持宝黛爱情这是完全错误的。宝黛姻缘与宝黛爱情两码事。在那个礼教严防死守的时代老祖母绝不会允许孙辈谈恋爱。贾母无论如何不会支持宝黛爱情,她支持的是宝黛姻缘,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贾母眼看着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长大。按理她只需要一开口促成宝黛姻缘也不会有人反对。但三点意外让她张不开口。第一宝黛爱情人尽皆知,贾母需要把这件事压下去,否则宝黛姻缘名不正言不顺;第二王夫人不同意,贾母不能一言堂。毕竟王夫人是贾宝玉的亲生母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母也不能强硬指派!第三,林黛玉身体不争气。贾母不能拿自己孙子和贾家未来任性。林黛玉极可能不长寿甚至无法生育,这对贾宝玉极端不利,贾母怎么可能拿贾宝玉的未来冒险?


三,贾母对林黛玉的爱不变

或许很多人会反对我的观点,但从人性的角度看,贾母的心路历程就应该如此才正常。放弃宝黛姻缘对贾宝玉和贾家百利无一害,但不表示贾母不爱林黛玉,林黛玉依然是贾母的外孙女,心头肉。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碰撞,对于贾母来说,声明最后几年的人生并不快乐。贾家日益衰败的气息,子孙不继,宝黛姻缘夭折,林黛玉身体渐渐油尽灯枯或许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越爱林黛玉就越痛苦。而这一切到了七十九回贾母对迎春的婚事彻底放手曹雪芹给了贾母最后盖棺定论:

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

贾母对迎春的态度,也是她对宝黛姻缘的态度。贾母老了,管不了了。她是个疼爱子孙的老祖母,但也要为贾宝玉和贾家未来考量。儿孙自有儿孙福,贾母放手了!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老祖宗贾母对黛玉,当然是真爱呀!

如果没有外祖母将黛玉接到身边抚养,黛玉的命运将会怎样?

《红楼梦》中两个江南水乡的世家孤女,一个香菱、一个妙玉就是黛玉命运的另外两个走向。

香菱父母尚在,却不幸成为孤女。虽然香菱最后并没有流落到社会最底层,却也是成了一个懦弱受气的小妾。

妙玉带发修行,也算运气不错。靠着家族过去与贾府的关系得到贾府的庇护,但妙玉的生活毕竟还是古佛青灯。
当然,题主想问的应该并不是这些,题主真正想问的是:贾母到底支不支持“宝黛姻缘”吧?

贾宝玉的婚姻是荣国府中的紧要大事,贾母作为贾府最高精神怎能不慎之又慎呢?

也许,贾母最早真的考虑过娘家的侄孙女儿史湘云。

也许,贾母后来应该真的考虚过外孙女儿林黛玉。

也许,贾母曾经真的认为“金玉良缘”的薛宝钗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宝二奶奶”人选。

唯一,可以背定的是贾母真的喜欢薛宝琴,并且真的认为她就是理想中的“宝二奶奶”。

回到贾母是否支持“宝黛姻缘”?

《红楼梦》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提到“宝黛姻缘”在第二十五回。

在第二十五回中,凤姐调侃黛玉“吃茶”的情节中,与观众读者普遍的印象不同,此时的怡红院中除了宝玉,就是先到场的荣国府三位“正牌媳妇”李纨、凤姐、宝钗,再加上最后进屋的黛玉。

原文:(黛玉)听见房内笑声,原来李宫裁、凤姐、宝钗都在这里。一见他进来都笑道:“这不又来了一个?”林黛玉笑道:“今儿齐全,谁下帖子请来的?”

想象一下这个场面,宝玉正和二位嫂子李纨、凤姐、还有“金玉良缘”的未来媳妇宝钗在一起正说说笑笑,唉呀!三位荣府的现任和未来媳妇一起笑着“这不又来了一个?”,最后到场的就是林姑娘了。

黛玉进了门说的话像是在说谶语,李纨、凤姐宝钗三个荣国府媳妇“今儿齐全”,全部是荣国府“下帖子请来的”明媒正娶的媳妇。只有黛玉“又来了一个”不是贾府里的人,这种情形下再看凤姐调侃黛玉“吃茶”是不是多了一份悲伤的感觉?
(87的张剧照上要抹去三春,三位荣国府“正牌媳妇”李纨、凤姐、宝钗对着刚刚走进怡红院的黛玉一起笑道:“这不又来了一个?”)

原文: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还亏了你么?”

凤姐说“你别作梦!”本来是调侃,可是看来也是成了谶语了。

“元妃省亲”是元宵节。入住大观园是二月二十二,到端午节刚刚入住大观园才两个半月。端午节前后发生太多的事情。

但观众和读者却往往缺乏时间上的概念。

从三月初宝黛“共读西厢”,到凤姐调侃黛玉“吃茶”、宝玉凤姐立即被魔魇,中间相隔应不超过三到五天时间,三十七天之后宝玉凤姐完全康复。

宝玉在完全康复后,大概只过了七天左右时间,四月二十五傍晚晴雯不给黛玉开门,第二天芒种节气(四月二十六)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作《葬花呤》,四月二十七元妃赐端午节礼、宝钗羞笼红麝串、黛玉打“呆雁”,四月二十五到二十七、三天时间每天有重要的事情发生。
五月初一清虚观张道士说亲,五月初二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五月初三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五月初四宝钗讽“负荆请罪”、王夫人撵金钏、袭人挨“窝心脚”,五月初五(端午节)黛玉劝架、晴雯撕扇,五月初六宝玉诉肺腑、金钏投井、琪官事发、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进言、宝玉遣晴雯送旧帕、黛玉题帕,五月初七贾母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贾母亲自求宝钗“叫莺儿打络子”、金线络上了“通灵宝玉”。

五月初一到初七,七天时间贾母对宝钗的态度180度大反转。

几天后,五月中旬宝钗绣肚兜听到宝玉梦呓,宝钗始知宝黛“私情”,“金线”络住“通灵宝玉”不到十天,宝钗的热情即化为无望。

之后宝钗默默退出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在入住大观园第一年的秋天,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之后,宝钗“审”黛玉、钗黛结金兰。
“紫鹃试玉”发生在入住大观园第二年的初春。

紧接着贾母“硬做保山”薛蝌邢岫烟定亲,薛姨妈立刻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即公开宣告退出“金玉良缘”。

从“紫鹃试玉”到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中间又经历了一年半时间,贾府贾母对薛姨妈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始终毫无回应。
宝钗在入住大观园两年半之后,八月十三、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悄无声息的搬出了大观园。

其实早在元妃赐下独宝玉和宝钗相同节礼的那个端午节后,五月初七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夫妻、以及元春都达成了基本默契~放弃“宝黛姻缘”,此后无论贾母、还是凤姐都再没有支持“宝黛姻缘”的任何表态和行动。

事实如此,贾母并不支持“宝黛姻缘”。

许多观众和读者都被87编剧对《红楼梦》原著的改编和“原创”结局给忽悠了!

贾母力挺“宝黛姻缘”到底,本身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谎言”。


阿丹151014015


老祖宗对林黛玉是真爱的,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老祖宗一见到刚进贾府的林黛玉,就搂着黛玉大哭起来,林黛玉也哭个不住。可见,贾母是非常疼爱林黛玉的。

见到迎春、探春、惜春时,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爱的人只有你母亲。今天一旦先离我而去,连面也不能见一见,今天见到你,我怎么能不伤心呢!可见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见到死去亲娘的林黛玉,就好像见到贾敏一样,非常疼惜。


2.我们通读全小说,就可以发现,能使老祖宗掉眼泪的人有三个:一是宝玉,二是元春,三就是林黛玉。时时使老祖宗可以和宝玉相提并论的只有黛玉一人。如:贾母接过众人的粥吃了一半,又命将剩下的半碗粥递给了王熙凤。又说道:“这一碗笋菜送给颦儿吃,这一盘风干果子狸给宝玉送去.”贾母能称呼小辈的黛玉为颦儿,实属不易,要知道,颦儿可是黛玉的昵称,也就是诨名。可见,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黛玉。

3.但是相对于亲孙子贾宝玉来说,黛玉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已。一开始贾母是相中黛玉的,想让宝黛成亲。但后来,贾母由于受王夫人和贵妃元春的挟制,没有完成宝黛相恋的最好结局,而是选了宝钗与宝玉成亲。但也不能否认老祖宗是真爱林黛玉的。毕竟她是贾母爱女贾敏的后代。

所以,老祖宗对黛玉是真爱。


人生感悟181687708


贾母爱不爱黛玉,主要是以她对木石前盟的态度来衡量的。这事先放下后说,先说下《红楼梦》的奇怪之处!细读《红楼梦》前80回,有许多矛盾之处!又由于80回后文字的遗失,这些矛盾之处于读者来说又没有答案,全靠猜!

其中最大的矛盾之处,或说不通之处就是贾府为什么要把黛玉接来?如果贾府和黛玉之父事先没有达成联姻之约,按古代的情况,贾府是不可能接纳外姓女子长住的,林父也不可能同意黛玉以不明不白的身份长住在外祖之家的!就是林如海死了,林氏还有叔伯宗族之人可以相托啊!但,黛玉不仅入贾府,而且还在林父死后回原籍忙完父亲丧事后又路途迢迢地回到了贾府,并从此“长住了”(凤姐语),那就只能说明贾府与林父事先已经达成了婚姻之约!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已有婚约,为何在宝黛两人都长成后贾府就是迟迟不给二人定婚、完婚呢?特别是后来,比他们小的湘云、宝琴、探春都相继定婚或有人媒娉的情况下,这一不合理之处更让读者扎眼!更让读者扎眼的是宝钗居然也单着!

仔细阅读全书,这些不合理之处还能发现更多!比如黛玉入府当天,贾赦、贾政这两个亲舅舅居然都没见!元妃省亲后居然要宝玉和众姊妹及薛林二位妹妹一起搬入大观园居住,但同时比宝玉小些的贾环又不提让住进,这什么情况?在古代封建时代里这正常合理么?让众姐妹进园住倒说的通,但你又让一个已经知道男女之事的长成的小伙子也搬进去,何况里面还有两个外姓少女,这说的通么?

由于不见80回后文字,也不知作者用意,也就只能靠猜了!本人猜测如下:

1、贾母心疼失母的外孙女黛玉,与林父如海达成了宝黛婚约,因此造成黛玉只身入都进府的结果。

2、贾母的这个决定在贾府内部并未得到充分拥护,虽然表面不说,但相关方心里是有气的!贾府大房袭爵的贾赦一方是不满的,因为在他看来宝黛联姻会增加二房贾政在贾府的权重和财富(林家财产应不少),所以黛玉初来他见都不见。对于贾政来说,可能也未必完全赞成,特别是王夫人,而且当她亲眼看见黛玉是个有“不足之症”(王夫人语)的女孩时心里更不受用,因此可能在黛玉拜见大舅舅时,回去和贾政交换了看法,贾政因此也没见黛玉,王夫人也在黛玉来拜见时千叮咛万嘱咐叫黛玉少跟宝玉玩,这书里写的很清楚。

3、由于以上因素,宝黛婚约自黛玉进府后就起了变数。这种情况下元妃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贾母、邢王二夫人、凤姐、尤氏等都有品级可以入宫,他们一定会让相关情况以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告诉给元妃。但元妃既深爱自己母亲也和祖母贾母很亲,而且对宝玉也十分关心爱护,知道宝玉爱的是谁,她又不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在权衡了各方意见后,还是下不定主意,因此一直到她死,她都未下明旨指定宝玉婚事。

4、以上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宝玉婚事成了禁语之事,走入了“拖”字轨道!成了贾府谁都不提又暗中关切的事情。这种情况大大出乎贾母意料,但她又确实很无奈,黛玉身体确实不好,这个有力的把柄王夫人抓得很准,而且她贾母这个大家长上头还有一个代表皇权的贵妃呢!因此贾母后来很急,在宝黛有次又闹起来时(二十九回),竟说出了“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这样的话,可见贾母心里有多急!

综上所述,贾母是爱黛玉的,想促成宝黛婚姻,但她又很无奈,事情并不是完全由她做主的。她心里为黛玉是很急的!


sryzx



贾母是不是真爱林黛玉,书中有多次描写,如:

第五回: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第七回: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

第二十九回:老人家(指贾母)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此类描写书中还有,不再一一列出。其实从这些描写不难看出,贾母对林黛玉的关爱时时刻刻溢于言表。众所周知,贾母是一个有品味,有志趣,且看重亲情,善于欣赏美,善于享受生活的智慧老人,对于贾府旁支的喜鸾、四姐儿,都能关爱有加,何况自己的亲生外孙女。且林黛玉之母,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孩子,所以对于从小逝去父母的林黛玉,贾母之爱只会更加深厚。

至于为什么有人说贾母不是真爱林黛玉,依据应是后四十为宝玉娶亲一事的态度。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后四十回文字并非曹公原笔,所以那一出拙劣的“调包计”,实在有悖曹公原意。


红楼心语


想了半天,我的回答是,又爱,又不爱。

首先,我说老祖宗真的爱黛玉。老祖宗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是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不可能没有真爱的关系。老祖宗说,自己的儿女中唯独女儿贾敏是她最疼爱的;而林黛玉,我们可以断定,也是贾敏最疼爱的。这三个人是“祖母——女儿——外孙女、两对亲生母女”的关系,是人世间最天然的爱与被爱的关系。所以,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是没有疑问的。

其次,从黛玉最终的命运结局来看,老祖宗对黛玉的爱也仅限于此。这是一种基于血缘的、情感的,——说得不堪一点,——是一种动物性的,舐犊之爱。我这么说,并不是否认老祖宗对黛玉没有更高级别的认可和爱惜之情,只是到了最后时刻,为了宝玉她只能在宝钗和黛玉之间选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黛玉,因为,贾府中的情势几乎是不可遏止地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管老祖宗喜欢不喜欢,她应该是能看清这个现实情形的。

既然她最终放弃了林黛玉,那么之前她对于黛玉的那些认可和爱惜,也就终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而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也就可以认为它仅仅是一种曾经的精神存在,而没有外化为现实。

——这可能正是《红楼梦》这部小说最大的悲剧性色彩的根源所在!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大转折时刻,由于各种不同的现实原因,生存?食禄?恐惧?绝望?弱肉强食?对方一时太强盛、势头不可阻挡?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总之,人们放弃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放弃了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自欺欺人地选择了妥协和退让。然而这种昧心欺人的代价之大,是一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时谁都想象不到的。如果说这个巨大代价是随后整个中国长达二百年的沉沦,会不会太夸张?

这是一个一步步退让的过程,从林黛玉葬花、作《葬花词》,中间经历了各种事件、变故、痛苦、哀伤,最后她自己也死去,意味着花神的最终退位,大地陷入一片荒芜。我们都知道从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中国经历了一个怎样悲惨苦难的两百年。历史一旦退了一步,就有可能一直退到最后退无可退的绝望境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同理,前人犯了错、后人将不得不买单。我们今天的新中国,是三百年多年以来,多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不怕牺牲、不懈奋斗,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由全体中国人民,在一片历史遗留的废墟上,真正地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一砖一瓦地建设起来的。


TeaC


爱是真爱,但比起对孙子的爱差一些,少一些。宝玉时时挂在心上,看书父亲骂担心,中秋做诗好贾政赏高兴,宝玉挨打伤心,指责儿子。宝玉病了关心,听说宝玉被吓而开始查园子,还抓了两个婆子与几个守夜吃酒赌博的。宝玉婚事挂心上。宝玉受马道婆蛊惑病大骂赵姨娘,因为赵姨娘说哥不中用了。王熙凤生日宝玉外出不归担心。宝玉从薛姨妈家回来不见李嬤嬷问,她哪去了。时刻把宝玉挂心上,连着照顾她的人及时不及时跟随。除夕问袭人哪去了?怡红院有事麝月向她报告。李嬤嬷在薛家不让宝玉吃酒怕贾母骂,一切以宝玉为中心。几个孙女包括黛玉谁有此待遇。宝玉摔个玉,她胆战心惊,说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丢玉袭人等不敢告诉她,怕她着急上火加惩罚。她对宝玉好,连王熙凤也嫉妒,就宝玉顶您老上五台山不成?宝玉有点成绩,贾政夸,她比谁都高兴。啥都为宝玉。相比对黛玉的记挂关心比宝玉少多了。黛玉身体不好,父母双亡,有时不去吃饭,有时心情不好,有时哭,看见宝玉挨打众人看,黛玉嫉妒。都是因为被关爱的不够!缺失爱的关心。切实体验寄人篱下的滋味,除了宝玉关心,没什么人放心上。


圃香


黛玉作为老祖宗的外孙女,自然是极疼她的。第一次见面时,老祖宗想起了已故的黛玉之母以及黛玉年纪尚小便没有了母亲,看到黛玉便一把搂了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喊着心肝,初次见面便已细心注意到黛玉的"不足之症",很贵的补药汤药都并没有舍不得,因为怕黛玉身边人照顾不周,特地把身边的紫娟拨过去照顾她,日常吃穿用度都同她最爱的孙子宝玉一样,每月有零花钱,每次举办活动需要分例,老祖宗都是包了黛玉和宝玉的份,可以说老祖宗真的很疼黛玉,也许是心疼她远离家乡不愿让她觉得无依无靠无人疼惜,贾府家中的女孩子都有爹娘疼惜,所以对这个后来无父无母的孤儿格外心疼。


至于后来老祖宗不顾黛玉死活,让宝玉娶宝钗,如果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去理解的话,那就是老祖宗不只是宝玉和黛玉的祖母外祖母,她还是贾府的最高长辈和领导者,那么她所做的一切的首要考虑因素,便是贾府的兴衰问题,其次才是个人的情感问题,如果这么想的话,便可以理解贾母让宝玉娶宝钗,似乎惘顾了黛玉的性命,她希望黛玉死吗?肯定不希望,她下令让府里的人瞒着她不让她知道。

还是觉得老祖宗是真的爱着她唯一女儿的外孙女,只是人往往不只是她自己一个人的,还是整个家族的,故而做事有时便难以两全。


梅子23062


当然啦!

书中贾母疼爱黛玉的证据比比皆是,小到饮食起居大到与宝玉的婚配问题,事无巨细,老祖宗无不为之仔细筹划。写到这里可能有同学问了,如果贾母真的爱黛玉,为什么嫁给宝玉的不是黛玉。连皇帝都不可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何况是贾母。



最终贾府二少奶奶的位置花落宝钗,这是贾府各种势力激烈博弈的结果,即便是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也无力回天。

如果贾母一意孤行硬将黛玉嫁给宝玉,不说别的,首先王夫人这一关黛玉就难过。即便把黛玉硬按在那个位置上,她也受不住。

疼爱是真的疼爱,但贾母是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有些事她也莫可奈何。

既然书中贾母对黛玉疼爱的例证俯首皆是,我也不凑那个热闹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我呀,给大家单拎出两件小事说一说。

在26回怡红院的丫头佳蕙给黛玉送茶叶,可巧正遇见贾母给黛玉送钱来,黛玉顺手抓了一把给她。我们在感叹黛玉大方的同时,也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私下里贾母会给黛玉零花钱。关于零花钱张爱玲有一番妙论,她说“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都是严格的考验。"当然这里黛玉并没有问贾母要零花钱,但更能凸显贾母对黛玉的爱。

在40回贾母发现黛玉糊窗子的纱“软烟罗”旧了,就立马吩咐王夫人给黛玉换上。而且还根据屋子的颜色格局,指明给黛玉换上银红色的窗纱。

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对黛玉的关心,事无巨细到连她屋子里的窗纱的新旧与颜色搭配,都会注意到。

相比较贾母对宝钗大张旗鼓的疼爱,这种对黛玉润物无声的爱更打动人心。而且贾母对宝钗更多的是一种对亲戚礼尚往来的应酬。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你们自己感受一下,贾母对黛玉到底是不是真爱吧。😊


一只鱼的困惑


是的。不管怎么说,除了元春,黛玉就是她最骨肉亲的孙女儿了。大家不要被续本的后40回迷惑了。贾母虽然提起过宝琴,那不是真想给宝玉找媳妇;铁槛寺提亲也只是搪塞之词;皆是鉴于宝黛还小。读过癸酉本便知道了,宝黛之事一直在老太太心里放着,宝黛成双是她的心愿,没有看到宝黛成婚也是她最大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