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清朝的皇后從不住在坤寧宮?

隔離丶七日情


坤寧坤寧,實則不寧,先說一下“坤寧宮”這個名字的來源——

“坤”自然與“乾”相對,指皇后和皇帝;“寧”取自《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紫禁城把皇帝和皇后的寢宮分別命名為“乾清”和“坤寧”,寓意當然是帝后吉祥,天下大統。

明朝和清朝初期,皇后們的確都是按祖制,住在坤寧宮,但從清朝中期以後,坤寧宮就不再住人了,而是改為了專門的

祭祀場所

為什麼呢?因為坤寧宮還有另一個大傢俬底下才敢叫的名字——“不寧之宮”。自明朝以來,在坤寧宮住過的皇后們,最後的下場大多不太好,要麼多年寡居,要麼上吊自殺,要麼被賜身亡……

代代相傳,皇后們戰戰兢兢住進來,心裡都有些打鼓。

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是順治。順治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順治橫豎看不順眼,生生給廢了;第二任皇后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全世界都知道,順治生前獨寵董鄂妃,順治死得又早,她生生在坤寧宮寡居了五十多年。

順治的三兒子康熙呢,一輩子倒是活了68歲,但他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21歲便難產死了,第二任皇后鈕祜祿氏也只活了25歲——她是坤寧宮的最後一位女主人

從康熙的四兒子

雍正往後,皇后便不再住坤寧宮。雍正把寢宮從乾清宮搬到了養心殿,皇后烏拉那拉氏跟著搬到了養心殿的後寢宮體順堂,但她似乎也難逃厄運,九年時間,便一命嗚呼。

打那以後,皇后們自然一萬個不願意住在坤寧宮了,不是不想,是根本不敢

但這麼大一座宮殿也不能就此荒廢了,得物盡其用,還得名正言順。所以按滿族的習俗進行了合情合理的改建——西端四間房,改造成祭神的場所,祈禱國運昌隆。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不必再住到這裡的皇后也得過來,以女主人的身份出席隆重的慶賀禮。

除此以外,坤寧宮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一直沿襲未改——皇帝的婚房

按祖制,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裡住兩天(不管剛當上皇后的那位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但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就不必了,所以整個清朝,其實只有康熙、同治、光緒三位幼年登基的皇帝,享用過這個一言難盡的豪華洞房


飲水君


在不少清宮劇中,經常可見皇后住在坤寧宮的鏡頭,這給觀眾的直觀感覺是坤寧宮是清代皇后的寢宮。事實並非完全如此。至少在清朝,坤寧宮已經不再是皇后專用的寢宮了。

坤寧宮到了清朝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具有祭祀、婚用等多功能的場所。名義上雖然也是後宮的象徵,但卻不僅作為皇后的寢宮,而是兼有屠宰犧牲、祭祀神靈與帝后大婚洞房之用。

順治十二年(1655)開始,清廷重修坤寧宮,並將其當做祭祀的場所。遇有大祭之日,朔望之時,都選擇在坤寧宮舉行。在坤寧宮祭神、祭天,逐漸成為清廷必不可少的宮廷禮儀。此外,坤寧宮還是帝后大婚時的洞房場所。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大婚時的洞房就設在坤寧宮。

由此可知,滿清入主中原後,在某些制度上雖然是“承明制”,但在對坤寧宮的使用上,卻與明朝不同。明朝以坤寧宮為皇后寢宮,清朝卻將坤寧宮作為祭神與帝后大婚洞房共用場所。當下清宮劇中將坤寧宮設為皇后的寢宮,是不符合史實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清代的皇后不住坤寧宮的原因。


與書居


這種說法有問題,清朝還是有幾位皇后曾經在坤寧宮居住,順治帝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帝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都居住在坤寧宮,直到雍正帝時,皇后均在東西六宮選一處作為皇后宮,不再居住坤寧宮。



清朝皇后不住坤寧宮,相傳是因為坤寧宮有冤魂,陰氣太重,明朝崇禎帝皇后周氏在坤寧宮自盡,而康熙帝的兩位皇后也都死在坤寧宮。

雍正帝之後皇后均不住坤寧宮,著名的《還珠格格》裡的乾隆帝帝繼純皇后那拉氏其實並不居住坤寧宮,而是養心殿旁的體順堂。
後來,坤寧宮逐漸演變成了清朝宮廷祭神的場所,而皇帝如果大婚,也會在坤寧宮中住上兩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