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海军出于什么目的决定偷袭珍珠港?

划船的小石头


首先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所致。日本一直有着称霸世界、征服全球的野心,因此,首先对中国开了火,随着德国希特勒在西线取得闪电般的胜利,日本的野心进一步受到了刺激,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快速取得更多胜利,于是提出了“勿误良机!”“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等言论。在主战的日方首脑看来,此刻正是南下夺取东南亚的良机,因为随着英法两国被德国打败,东南亚的橡胶﹑石油和大米已经成了“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捡的宝物。”于是,日本也不失良机地拿到了第一个果实:与维希法国在河内签订协定,获得在印度支那北部驻军并建立空军基地的特权。

其次是美国切断了日本的能源和资源供应。对于日本的南下,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任其发展,于是随即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但日本并没有死心,反而征服世界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和德国﹑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了同盟条约,意欲联合起来瓜分世界。同时,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南下,日本同意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为了隐瞒战争的企图,日本一方面与美国进行谈判,一方面在私下里计划着如何取得南下战争的胜利。

1941年7月24日,日本开进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对日本的行为极为不满,于次日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英荷两国就也随之响应。随后,美国又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禁止飞机燃料和机械工具输往日本。这对当时需要要从美国购买其所需石油的75%的日本来说影响极大,无异于在经济上对日本宣战。日本不得不去寻另外的能源补给,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东南亚油田,尤其是盛产石油的印度尼西亚。此外,日被还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美日关系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第三是珍珠港对美海军来说至关重要。日本与南下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并打通自己的能源通道,必然要在太平洋开辟通道为自己的能源运输保驾护航。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则是最大的阻碍。因此日本海军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必有一战,而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有完善的舰艇补给和维修设施,太平洋舰队主力绝大多数都以珍珠港为母港。因此,如果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不仅可以消灭太平洋舰队主力,而且可以摧毁港口设施,使得美国海军损失惨重,短时间内丧失在太平洋的作战能力。


阿尔法军事


惹怒美国对于日本没有任何好处,日本人对这一点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清楚,但当时已经是孤注一掷的时候了。

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是美国结构性的天敌,原因有很多。

自从美国1898年在美西战争中获胜,领有了菲律宾之后,菲律宾的安全就使得美国人夜不能寐,对菲律宾造成威胁的有英国和日本,但当时的英国在财政上和国力上已经无力进攻菲律宾了,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从中国割得了台湾岛,日本在高雄、台南的军事基地离菲律宾吕宋岛的最北端不到300浬,从那些基地出发只要十几个小时就能在吕宋岛登陆了,而且一战之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排除了美国的反对而拿到了赤道以北的德国太平洋属地,像瑙鲁,塞班什么的,这一来就切断了夏威夷到菲律宾的交通线,日本就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

虽然美国在1934年3月就决定了在1946年给予菲律宾独立,但在菲律宾独立之后保护其不受侵略的责任依然还是要美国来承担的。

而且这个日本还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一直奉行着扩张政策,从1931年的9.18事变之后开始加紧侵略中国,扶持伪满傀儡,这还违反了美国一直奉行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的信条,也和美国在1927年参与主持制定的《巴黎非战公约》不相吻合,这样美国就和日本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9.18事变之后,美苏在一开始都同情或者支援中国,但苏联在1941年4月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之后,承认伪满洲国,停止支援中国政府。此时还在拒绝承认“伪满洲国”,要求日本军队撤出中国大陆,坚持支持中国政府的就只有美国一家了。

美国在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之后就开始了对出口日本的飞机以及飞机零件的“道义制裁”,这是对日本侵略的第一个经济手段。

1939年7月,美国通知废除1911年签订的日美通商航海条约,12月禁止美国人向日本人提供制造高级航空燃料所需的技术信息以及专利。在1940年1月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期满可以自由采取手段之后,国会立即在6月通过了国家防卫法案授权总统可以禁止向日本的出口,而7月2日罗斯福就对武器和弹药以及铝和飞机零件实行了许可证制度。

1940年10月8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布了文告劝告远东地区的美国公民回国的,并且派出三艘轮船去迎接他们,而本来母港在圣迭戈的太平洋舰队被命令无限期滞留夏威夷,准备随时驰援菲律宾,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在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巴拿马的防卫部队。

当时盟国援助中国的有四条“援蒋通道”,即苏联从新疆,以及英美从香港、法属印度支那(现在的越南)、和缅甸。前两条已经随着《苏日中立协定》和日寇占领广东而断裂,第三条援蒋通道又因为日军在1940年9月入侵北部法属印度支那而被切断,剩下来的援蒋通道就只有唯一的一条缅甸了。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明确指出:“作为你们政府官员的我们全体……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强制的和平绝不是什么和平……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加工厂”)

美国在日本入侵北部法属印度支那之后立即宣布了对日本实行废钢铁禁运,后来又把禁运扩大到了铜等战略物资,1941年5月给予中国以租借法案的合法地。但是日本人反而步步紧逼,在1941年7月占领了南部法属印度支那,企图从开始入侵缅甸,彻底切断所有的援蒋通道。

日军入侵南部法属印度支那的第二天,7月26日,罗斯福总统就发出了冻结日本资产的命令,但是不到一个星期,8月1日,美国政府终于宣布了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同一天,麦克阿瑟被召回现役指挥远东美国陆军,同时菲律宾陆军也编入了美国军队。

这时摆在日本人面前的选择就是:“要么撤出包括满洲在内的中国大陆,要么打仗”。

日本人不肯从中国撤军,选择了和美国人拼命,而且立即拼,等不起,因为当时日本所储备的石油撑死只能用两年,再不赶紧就会枯死。

日本的计划是向南打到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那里有一个巨港油田,占领了巨港油田之后就可以解决石油问题了。

(红圈里是巨港油田,日本在右上角。当时从巨港所在的印尼是荷兰殖民地,左边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右边的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

但是从荷属东印度把石油运回日本的航路两端都是美国或者英国的殖民地,驻有英美的大军,必须要夺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权,消灭英美在这一带的军事力量才能把石油运回来,而以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则是日本拿到西太平洋制海权的最大障碍。于是山本五十六就制定了一个在开战之初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以保证日本到荷属东印度交通线的安全。

美国当然被惹怒了,非常愤怒,“Remenber pearl harbor(记住珍珠港)”成为了美国人民一致的怒吼,再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日本帝国杯具了。


冰冷雨天




1941年12月7日,世界沸腾了,当天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让日本激动的是这场偷袭成功了,让日本疑惑的是这场偷袭竟然这么轻易便成功了,但是结果仍然是成功了,他们仍然为这场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日本在这场偷袭中重创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美国方面12艘战列舰受损或被击沉,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两千多名美国人死于战火。日本偷袭珍珠港意在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主力,主要目标是摧毁美国停泊在军港里的航母,但是当日本发动偷袭后,日本惊讶地发现珍珠港里没有任何航母的身影,没有。因为航母没有遭到日本的摧毁,美国很快便重组了太平洋舰队,让日本后悔不已。



当时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日本自知不是美国的对手,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东南亚,或者说中国,又为什么会冒险偷袭珍珠港去挑衅美国呢?

在经济层面,美国为遏制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吞食,对日本发起了“经济制裁”,钢和石油在美国的禁运名单里,钢和石油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亦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资,这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为日本是岛国,资源主要依靠进口或战争掠夺。在美国发起经济制裁后,日本的目光只能转向东南亚,但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实力太强悍了,日本不敢正面挑美国,光是太平洋舰队都够日本忙受的,那么偷袭自然成了最好的方式。中国在当时被认为是石油资源贫乏,日本很无奈,国民政府于1934年编写的《中国经济年鉴》中,引用美国地质调查所资料,认为中国石油储量极其贫瘠,总共只有19100万吨,仅为美国石油储量的2%。

在战争层面,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东南亚,中国则是重中之重,拿下中国后便可抽出兵力顺势拿下东南亚诸国,但是美国却在不断地为蒋介石提供援助,这让日本很不爽。日本希望借助这场偷袭提醒或者警告美国人,让美国的注意力离开中国,减少甚至断了对中国的战略支持。当时美国国内不同意美国参战的呼声很高,这让日本产生了侥幸的心理,无论这场偷袭能否成功,美国内部的不同意见会成为美国参战的阻力,即使最终美国决定参战,日本应该也赢得了时间上的战略部署。



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成功了,但是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不仅为日本以后的战败埋下了伏笔,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性转折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参战。

1945年8月6日,美国“小男孩”炸了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美国“胖子”又炸了日本长崎。

1945年8月10日,日本天皇迫于形势通过广播告诉美国,日本同意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日本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会因为这场偷袭而在四年以后迎来战败,甚至到今天仍然被美国拿狗链锁住脖子。如今想起,日本是否为此感到后悔?日本肯定是后悔的吧,否则也不会坚定的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的阴谋。


吾与吾国


其实日本早就想打美国了。

日本最早的对美开战计划是日俄战争之后由一代军神东乡平八郎带头拟定的。也就是说,日美矛盾实际上是由来已久的。

东乡平八郎,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的东乡平八郎,是日本近代史最忌讳提起的一个人。因为二战结束后,日本皇室可以说是活的好好的,以皇室为代表的部分法西斯残余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算。但是日本皇室却是日本发动战争幕后最大的幕后主使,所以战后的日本史学界关于二战的种种历史作品总是力图回避天皇,回避皇室的战争责任。而东乡平八郎给了裕仁天皇很大的帮助(大正天皇时期,日本的皇室权力几乎被剥夺殆尽,最后还是裕仁夺回权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皇指示与他关系密切的巴登巴登11鸟毛成员之一的土肥原贤二策划上海128事变。(此乃时任日本陆军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亲自招供)但是日本史学界却说是满洲的板垣征次郎策划的128事变,硬是将128事变定性成了军部独走。

20世纪初的日本国内,泛亚细亚主义思潮逐渐发展开来。

“泛亚细亚主义”是以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为契机,孙中山在日本神户的演讲中提出的。泛亚细亚主义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大东亚共荣圈”。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日美矛盾也可以说是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矛盾。

回到正题,裕仁天皇没有想过日本要在对美战争中打败美国。毕竟国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在裕仁脑中,日本对美战争的胜利要依靠德国在苏德战场上的胜利,如此之后,日本便可获得长期与美国对抗的资本。

事后诸葛亮地说,是真的很天真。

所以实际上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天皇就开始策划如何洗脱自己的战争责任了。


贞观防务


起因就是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被以相片和报纸的形式在美国引起的对日本的强烈不满和谴责,所以美国以及各欧洲盟国宣布对日本实施全方面的制裁,尤其是日本赖以进行战争的石油和各种金属的禁运把日本逼上绝路了,它只有一战打败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才能称霸太平洋,要不然即使有战前制定的“渐减战术”它们也会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失去占领美荷英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的机会,就运输过程而言,亚洲的这些殖民地无疑是最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它们赖以生存进行长期战争的资源这些殖民地都有,所以战胜美国太平洋舰队使亚洲的殖民地失去最主要的援军就成为日本军令总部及日本举全国之力一定要达成的目标,这也就是日本为什么一定要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渝采风


二战期间美国出于国际战略的需要,停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日本战争物资评估,一年后日本将没有汽油开军舰,开飞机,坦克汽车都会瘫痪,所以日本希望美国屈服,同时进攻美国盟友英法殖民地东南亚获得紧缺战略物资,封锁滇缅公路困死中国。山本五十六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把美国打蒙打怕,日本就可以通过谈判跟美国要取战略物资。结果日本低估了美国人的战斗意志,珍珠港事件没有让美国屈服,相反日本招惹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UFO101


日本当年所以发动侵略战争,有其经济利益的目的,在战争前,日本的国内经济迅速膨胀,但资源贫乏,又受美国等大国资源封锁,所以不得不对美恐发动战争,企图通过战争战胜美恐,取得资源的支配权和统治地位以获取对世界的霸权。


老夫子山上樵夫


其实什么日本入侵东南亚,印度强取英法殖民地引美国不满冻结日本人海外资产,禁运钢铁石油都是向美宣战的借口.其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日本国内海军与陆军的矛盾!还有当时全世界都觉得美国参战是迟早的事情,为了能在中国战场持续投入物质就必须占据东南亚资源!怕美国一旦参战触碰日本的蛋糕所以才选择打掉美国太平洋舰队!不然我想以日本人的方式可能直接轰炸华盛顿都有可能!


T___T10


日皇脑子进了水,希特勒找了个猪队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是日本最大的铁钢、能原供应国,其目的是让日本西攻苏联,可日本认为苏联东部无利用价值,所以和苏联达成友好。这一行为激怒了美国,美日矛盾激化,日本挺而走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