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越強勢,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必讀)

當母親以“女王”的姿態出現,寶寶的成長又會受到哪些影響呢?

心理學家對這種問題有一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於權威性,整天對著家裡其他的人嘮叨,女寶寶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寶寶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

心理學家對母親養育態度與兒童個體進行研究,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將母親的態度分為支配、干涉、嬌寵等,經過研究發現:當母親的態度是支配性、干涉性、專制性的,兒童易形成消極、反抗的個性。

01 子不教父之過

心理學家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寶寶有一種特別的力量。”而在母親主導模式中和放逐父親模式中,父親的角色卻在寶寶的成長中處於尷尬的地位。這對寶寶的成長影響甚大!

02 不利於兒童體質的增強

在幼兒眼中,父親是強壯、力量的象徵。童年時與父親的嬉戲是很多人一生難忘的經歷。兒童在與父親玩耍的過程中鍛鍊了身體、增強了體質,而這種經歷是母親永遠替代不了的。

03 不利於寶寶的性別角色的形成發展

對男寶寶而言,對父親的模仿是寶寶學會怎樣做男人的主要途徑。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父親角色的缺失而常年和異性的母親粘在一起,易形成“戀母情結”,不利於寶寶對男性角色的認同和發展。

對女孩而言,父親是寶寶認識異性的一面鏡子。父親與母親的相處方式將對寶寶今後與丈夫的關係產生重要影響。

04 不利於寶寶個性的發展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實,每天和父親交往超過2個小時的寶寶,與那些一個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寶寶相比,人際關係更融洽。

一般來說,父親通常都具有獨立、自信、堅強、果斷、積極進取等個性品質。在成長中缺乏父性教育的男孩,個性多優柔寡斷且不自信,缺乏積極進取精神。

對女孩而言,缺少父親的陪伴,在成長中更容易繼承母親的強悍、霸道一面,不利於今後的成長。

05 媽媽強勢,受傷害的不只是寶寶

事實上,媽媽強勢,受危害的不只是寶寶。因為常常是比較強勢的媽媽最終反而更離不開寶寶。

投入的愛越多,期待的收穫也就越大,母子粘連也會越深,甚至還會把兒子或者女兒當作“替代配偶”,作為情感依託的唯一對象。這同樣也是強勢媽媽對寶寶心靈帶來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