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比乾隆小3個月,卻無奪嫡之心,情願做荒唐王爺,原因很現實

清朝歷史上,有一位王爺十分荒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自己“舉辦喪禮”,讓家人祭奠他、哀悼他,還吃著別人給自己準備的祭品,以此為樂。這位王爺就是愛新覺羅弘晝,雍正帝第五子,乾隆的弟弟。弘晝,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時生,只比乾隆小了三個月,但是性格與際遇卻與乾隆千差萬別。

此人比乾隆小3個月,卻無奪嫡之心,情願做荒唐王爺,原因很現實

據史書記載,弘晝好言喪禮,言:“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為?”嘗手訂喪儀,坐庭際,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飲啖以為樂。作明器象鼎彝盤盂,置几榻側。意思就是說,弘晝認為誰都會死,沒有什麼好忌諱的,所以親手給自己舉辦葬禮,他坐在放棺材的地方,讓家人哀悼他,哭的聲音越大他越高興,還吃著給自己準備的祭品,以此為樂。這樣的事情弘晝不止做了一次,不光把雍正氣得七竅生煙,連他的哥哥,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對他也很是沒轍。但“荒唐王爺”其實並不荒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種種不合規矩的事情都是他用來自保的手段。

此人比乾隆小3個月,卻無奪嫡之心,情願做荒唐王爺,原因很現實

首先,弘晝審時度勢,知道自己地位不如弘時,寵愛不及弘曆,上位無望。雍正皇帝子嗣比較單薄,一共有十子四女,但是6個兒子都未能活到成年,活到成年的有弘時、弘曆、弘晝、弘曕四個。弘曕由於年紀太小,沒有奪嫡資格,當時真正能競爭皇位的是弘時、弘曆、弘晝三人。弘時母親地位比弘曆、弘晝母親都要高,排位老三最大,根據清朝的規定,在無嫡子的情況下,一般都由長子繼承,如無意外的話,弘時繼承皇位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弘曆文韜武略,深受康熙的喜愛。所以弘晝家族地位比不上弘時,父母寵愛程度比不上弘曆,他深知這一點,早早就沒了奪嫡之心。後來,弘時與其八叔允禩交好,觸怒了雍正,被過繼給了允禩,不滿三十便死於猜忌重壓之下,弘晝早就看清了自己父親的狠心,知道奪嫡的危險,選擇了自保。

此人比乾隆小3個月,卻無奪嫡之心,情願做荒唐王爺,原因很現實

其次,韜光養晦,擁護弘曆,得以逍遙。弘曆自幼得康熙帝看重,雍正又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但是我們知道,雍正即位不久,弘時不久就被過繼,此時他的兒子只有四子弘曆和五子弘晝還能競爭皇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下任皇帝會是誰了。就在此時,弘晝顯示出了一系列荒唐的行為,包括我們前面所說的給自己辦葬禮,時間的巧合讓後人不得不懷疑弘晝是為了自保,而且弘晝才氣卓絕,他曾經寫過一首詩《金樽吟》,被歷史學家稱為救命詩“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表述了自己無意皇權帝位、只想把酒言歡及時行樂的心跡。可見弘晝絕非糊塗之人,他的一系列荒唐行為換來了乾隆的包容、愛護、衣食無憂以及一世的平安。

此人比乾隆小3個月,卻無奪嫡之心,情願做荒唐王爺,原因很現實

弘晝的一生可能不“出彩”,看似默默無聞,甚至“怪人”一個。但這位和親王或許真是大智若愚,不露鋒芒,選擇了避世之路,是為生存的一種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