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伙食怎麼樣,他們都吃什麼?

我們在古裝電影中經常看見古代軍隊作戰的描寫,卻很少看到軍隊的將士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到底吃的是什麼東西,好像電影和電視劇都喜歡將將士們的伙食描寫的很好,天天喝酒吃肉,比老百姓舒服多了,但是這樣的描寫是錯誤的。

古代軍隊伙食怎麼樣,他們都吃什麼?

幾千年前的漢朝,士兵們的伙食主要是五穀,以現在說的小米為主,另外還有黃豆等,而且主要的煮法其實是煮粥,到了飯點,士兵們就把攜帶的陶鍋架上,開始煮飯吃了,當時的鐵器都是很珍貴的,不能拿來做鍋,於是鍋就只有陶瓷的了,而陶瓷鍋雖然不適合煎炒,卻非常適合用來煮粥,當時的粥和現在的粥相比,非常粘稠被稱為“厚”,粥裡面基本是有啥加啥,野菜,糧食,如果有肉就更好了(雖然基本沒有)而軍隊對軍糧基本沒什麼營養要求,主要的是方便儲存。

古代軍隊伙食怎麼樣,他們都吃什麼?

到了後期元朝的蒙古人,他們就非常粗放了,基本來者不拒,只要是肉,不管是馬肉,羊肉,狗肉甚至人肉,都是吃的下去的,有記載蒙古人曾經用屍體當做生化武器投入城內引發瘟疫用於攻城的。到了清朝出現一種類似於囊的食品,中間有個洞,能用繩子穿了掛在身上,而肉一般不會大批量供給,對於士兵,最好的蛋白質來源還是黃豆和黃豆製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場景從來只出現在打了大勝仗和馬上要背水一戰的情況下。這就是古時軍隊的伙食。

古代軍隊伙食怎麼樣,他們都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