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汽車圈是個江湖,歷來在風雲變幻的時局中不斷髮展,品牌戰略的發佈、車企人事的變動,任何的風吹草動不僅會引起媒體的爭相報道,甚至與消費者也息息相關。回首2018年已經過去的日子,汽車行業可謂風起雲湧,然而最受矚目的當屬上汽與奧迪長達近兩年的“聯姻”終於塵埃落定。

共計 1708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近日,有確切消息稱,上汽大眾有限公司奧迪品牌事業部已經成立,將由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負責,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上汽奧迪今年第一次出現大動作。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6月26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上汽集團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就曾對外透露:“奧迪已經在上汽大眾持股1%。”上汽大眾的股份因此變更為:上汽集團持有50%,德國大眾持有38%,大眾中國持有10%,奧迪股份有限公司和斯柯達汽車公司各持有1%,這就意味著,上汽大眾已經擁有了生產和銷售奧迪車型的資質,說明上汽奧迪已實錘。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跌宕起伏的合資路

上汽奧迪項目的推進可謂磨難重重。早在2016年底,上汽與奧迪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計劃組建合資公司,上汽奧迪就此橫空出世。

消息曝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儘管上汽和奧迪與一汽集團方面達到了共識,但經銷商卻以會對現有利益造成損害為由而對其“逼宮”,並在十日後展開了數輪的談判,最終導致了合作事宜擱淺。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如此僵持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了2017年,在CADA奧迪經銷商聯會開出“三亞聲明”的條件後,經過三個月的磋商,一汽集團、奧迪公司、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聯會四方簽署了《5·19協議》,協議囊括了“三亞聲明”的所有要點:2022年奧迪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90萬輛之前,奧迪不能在中國選擇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銷售網絡;第三方不得早於2022年1月在中國進行銷售。

表面上經銷商似乎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就目前上汽奧迪事業部成立的消息來看,此項目並沒有以經銷商的意志為轉移,仍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並且比想象中還要快了許多。面對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巨大蛋糕的誘惑以及寶馬和奔馳的圍剿,奧迪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摒棄傳統銷售模式?

由於《5·19協議》諸多條件的限制,奧迪想要在銷量目標達成前建立新的銷售網絡是不可行的,但有消息稱,在上汽奧迪建立初期或將摒棄傳統銷售模式,採取線上銷售,線下交車的營銷方式。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不得不說,上汽奧迪未來若真將採用這種銷售模式,確實是兩全其美之策,既遵守了對經銷商許下的承諾又使上汽奧迪提早入局。此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就曾表示:“和奧迪的合作不會以傳統的方式進行,將會以創新的理念,建立一個嶄新的智能出行和數字化營銷、服務的平臺。”由此看來,這種全新的銷售模式或將一語成讖。

對於消費者

無論如何,有關上汽奧迪項目的相關規劃大都木已成舟,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無外乎未來它將生產哪些車型。

有相關人士表示,上汽奧迪首款車型或敲定A7,目前A5早已以進口形式在華銷售,而A7卻遲遲沒有推出。另外,A7與上汽大眾目前在售的輝昂同樣基於MLB Evo平臺打造,因此生產能力方面不成問題。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除此之外,上汽與奧迪在最初簽訂諒解備忘錄時,也曾提到過雙方將針對新能源車型的規劃,再加上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趨勢所向,據此推斷,奧迪或將在未來引進專為新能源車型打造的MEB平臺,e-tron系列或成首選。

洞悉丨上汽奧迪“聯姻”塵埃落定 國產A7如箭在弦?

其實不論未來將生產哪些車型,上汽奧迪的出現對於消費者來說都不失為一件好事,至少我們在購車時會擁有更豐富的選擇餘地,同時國產後的車型在價格上也優惠頗多。上汽、一汽、奧迪、經銷商四方面雖然紛爭博弈如此之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消費者似乎才是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