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青岛|探寻百年前的青岛印象:胶州城(上)

风云青岛|探寻百年前的青岛印象:胶州城(上)

元至正十七年,胶州土城因战乱被废弃,胶州治所东迁新城(内城)。内城于元末不幸毁于战火。自明朝洪武初年,由千户袁贞重筑;洪武四年,胶州建州署于内城;洪武八年;由千户申义以砖石砌城墙。《胶州市志》记载:“(城墙)用砖石甃成,周长2公里,高7米,厚4米;池宽8米,深5米;城有3门:东为迎阳门,南为镇海门,西为用城门。”

风云青岛|探寻百年前的青岛印象:胶州城(上)

图:胶州城门

胶州城东门、西门、南门的城门之上均建有双重飞檐,雕梁画栋的高耸城楼,坚固高大,易守难攻。城北虽无门,城墙之上却建有城台,名为北极台;台上又建一城楼,名为镇武庙。

胶州城分内外城,内城驻有政府机关和部分居民,外城始修于清咸丰十一年,是商业区和居民区。到解放前,城内有214条街巷,22座桥梁,287家作坊,40多处道观庙宇,还有州署、书院、义塾和众多工艺精湛的房舍。

风云青岛|探寻百年前的青岛印象:胶州城(上)

图:胶州城内景象

文庙,又称学宫、孔子庙、夫子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其设施有文庙大成殿、文昌阁等。金皇统九年,胶西县城始建文庙。明洪武八年,知州赵礼主持重建,东移建于内城东南隅。胶州的文庙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历来受到朝廷的重视。

风云青岛|探寻百年前的青岛印象:胶州城(上)

图:胶州文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