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爲什麼吸引人? 聽聽兩千多年前智者的回答

悲劇和喜劇都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節劑。悲劇,尤其是偉大的悲劇作品更能給人帶來深深的震撼,引起強烈的感情波動,讓人不斷回味品咂。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曹雪芹的《紅樓夢》…一部部傑出的悲劇作品,給世人帶來了無盡的美的享受,讓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之垂淚,為之唏噓。

那麼為什麼悲劇會這麼吸引人呢?今天我們聽聽一個人的回答。

悲劇為什麼吸引人?  聽聽兩千多年前智者的回答

兩千多年前的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詩學》一書中,詳細的探討了悲劇的功用,以及悲劇的特性。他對悲劇是這樣定義的:

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經過“裝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被用於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藉助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洩。

在這個定義中,亞里斯多德把自己對悲劇的深刻理性的思考澆鑄到了一個長句裡,我們不妨試著對它稍作分解:

悲劇是對一個行動的摹仿。選擇這個行動的一般標準是嚴肅(區別於喜劇)、完整、有一定長度;

語言是悲劇的重要表現手段,是悲劇的主要媒介;

語言以不同的形式(開場白,合唱,場,合唱,退場五個部分)被用於劇的不同部分;

藉助演員的表演是悲劇的基本呈現方式;

悲劇的主要效果是疏洩感情,通過引發觀眾憐憫與恐懼心理來達到這個目的。

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十分完備的悲劇定義。我最感興趣和最想分析的,是最後一句: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洩(疏洩一詞,羅念生先生所譯的版本為“淨化”)。

亞里士多德在認真地考察了悲劇觀眾的心理狀態後得出了上述結論。他認為悲劇應該引起觀眾的憐憫和恐懼,這就從心理效果上進一步揭示了悲劇的性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思想或者說戲劇理論,已經包蘊了觀眾心理學以及接受美學。

他在《詩學》第十三章曾對憐憫和恐懼作了這樣的解釋:

憐憫的對象是遭受了不該遭受之不幸的人,而恐懼的產生是因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們一樣的人。

那麼,這裡所指的人,又是具有哪些特點的人呢?

亞里士多德認為,成功的悲劇人物應該具有這樣的特點:

“遭受不幸的人和我們自己類似”,但又“比我們今天的人好”;

“在道德品質上並不是好到極點”,即不是完美無缺的人;

“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為本身的邪惡,而是因為犯了某種後果嚴重的錯誤”;

“不應遭受不幸卻遭受不幸”。

也就是說,一個與觀眾比較接近,但又比觀眾們好一個層次同時又不是完美無缺的好人,因某種過失遭受到不應遭受的悲慘境遇,就是亞里斯多德心目中理想的悲劇人物的特徵。這樣的人物才是好的悲劇人物。因為十惡不赦的人即使遭受了某種敗逆之境,“可能會引起同情,卻不能引發憐憫和恐懼”。如果惡人是罪有應得,那甚至不能引起人們同情而只能拍手稱快,那就成了喜劇。另一方面,如果這個比普通人好的人主觀行動或者性格上沒有瑕疵,而純是偶然性的飛來橫禍,那必然也是浮薄的,引不起人們切實的震動。

再說回來,憐憫和恐懼是觀眾鑑賞悲劇時的心理特徵,而不是悲劇的目的。悲劇的目的,是通過引發觀眾憐憫與恐懼來使觀眾的感情得到昇華,得到疏洩。

眼淚和唏噓、害怕,應該充溢於觀看悲劇的觀眾身上,但是當觀眾看完悲劇離開劇場的時候,不應該繼續處於眼淚、唏噓、害怕之中,他們應該比看戲的時候平靜,而這種平靜與走進劇場之前的平靜相比,感情應該更聖潔一些。

這種聖潔,就是必須通過憐憫和恐懼,而又不能止於憐憫和恐懼的情感昇華。

以上就是亞里士多德總結的悲劇的性質和功用。

附註:本文主要參考陳中梅先生譯註的《詩學》和餘秋雨的《戲劇理論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