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和喜劇有何區別? 聽聽一個人的回答

兩千多年前的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詩學》一書中,詳細的探討了悲劇的功用,以及悲劇的特性。他對悲劇是這樣定義的:

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經過“裝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被用於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藉助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洩。

作為對比,亞里士多德在談論悲劇的同時,也夾雜著對喜劇做了探討。其實,根據《詩學》第六章作者說明,喜劇本是以後要專門詳細談談的,可惜早已失傳。不過,在現存的《詩學》中,也記錄了很多關於喜劇特性的介紹,並多是與悲劇對比的談的。

悲劇和喜劇有何區別? 聽聽一個人的回答

例如,他認為,“悲劇描寫比一般人好的人,喜劇的摹仿對象是比一般人較差的人”;“喜劇摹仿低劣的人;這些人不是無惡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醜陋的一種表現。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謬誤,或其貌不揚,但不會給人造成痛苦或帶來傷害。現成的例子是喜劇演員的面具,它雖然既醜又怪,但不會給人帶來痛苦。”(《詩學》第五章)

在這裡,作者揭示了喜劇人物是“低劣”“滑稽”而不是壞,喜劇的醜不是惡,也不會給人帶來痛苦。喜劇更適合表現“皆大歡喜”的結局:“在喜劇裡最大的仇人,例如俄瑞斯特斯和埃基斯徒斯,在終場時可以變成好朋友,沒有誰殺人,也沒有誰被殺”。他認為“這樣產生的快感卻不是悲劇的快感。這種結構較宜於用在喜劇裡”。由於喜劇那時候不受重視,亞里士多德也對喜劇採取了較為輕蔑的態度。

今天我們知道,喜劇雖然多寫滑稽,但在滑稽的背後也多有諷刺,人們在歡笑聲過後,有時也會產生惡的聯想,從而也會感到痛苦的芒刺。

這是亞里士多德所沒寫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