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性別教育並不是完全的性教育,性別教育更偏向於讓孩子建立性別意識。性別意識並不完全是天生的,所以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去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性別意識。

說時容易做起來難,很多父母都會困惑。似乎很難啟齒呀!其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問題,一切都是純潔的,講解也變得非常的簡單,一點都不傷腦。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這要如何教孩子性別教育呢?

1、正面解釋性別的不同

孩子從2歲多開始,就開始會對性別和男女身體的不同產生疑問,比如男孩會玩弄自己的“小雞雞”,有些孩子甚至會在父母上廁所時時闖進廁所觀看,媽媽不要覺得孩子不正經,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

正面的教育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告訴他男孩子有小雞雞,女孩子有咪咪,男女之間的生理差別都是自然正常的。

其實孩子小時候對性的興趣單純的和看到一件新玩具想要明白怎麼玩是一樣的。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如果家長只是一昧的敷衍含糊應對,或是訓斥,這樣的“過度反應”反而讓孩子對性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懼,也容易導致性別認同的困難。

2、正確的示範性別不同

例如男孩子喜歡藍色 女孩子喜歡粉紅色;男孩子穿褲子,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有汽車、女孩子有芭比娃娃。通過身邊的這些物品,孩子會獲得最基礎的性別意識。

給寶寶挑選物品時,也儘可能的選擇符合性別特徵的,並且適時的進行引導,比如“女孩子是穿裙子的”、“和弟弟一起玩汽車”等等。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當然並不是完全強迫男孩子只能用男孩子的東西,女孩子不能玩汽車。

而且在成長的早期,給孩子多一些明顯的區分,引導孩子儘早建立性別的意識。

3、引導孩子的興趣偏好

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個不停,喜歡探索,所以會更偏好力量型的遊戲和活動;女孩子性情文靜,更偏愛安靜的玩耍。

對待男孩,在遊戲上多選擇玩力量型的玩具和遊戲,比如汽車、球類等;給女孩挑選較安靜的玩具或遊戲,比如芭比娃娃、串珠等。

4、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

必須明白一點,父母比任何人都有責任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關於隱私部位,要簡單、明確地告訴孩子,不能隨便摸!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可以這樣子告訴孩子“游泳時衣服覆蓋的地方要好好保護,手髒了不能摸,不然會生病;除了爸爸媽媽(或其他可信任的家人)幫你洗澡、上廁所、換衣服外,別人不能摸。”

讓孩子從小培養起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點

家長是孩子早期生活環境的締造者,也是孩子性別認同的啟蒙者,孩子在性別認同上的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性別教育重視與否。

沒有天生有錯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長。

1、父親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兒童的性別角色發展上,父母都起著各自不同的作用,但父親的作用似乎更大些,尤其對男孩。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父親擁有不同於母親的性別角色和性別行為,這些特徵通常會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給孩子,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親給予男孩是直接的榜樣,給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

有關研究發現,男孩在4歲前失去父親會使她缺乏攻擊性,傾向於女性化。如果女孩5歲前失去父親,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時會表現出焦慮、不確定、羞怯或者無所適從。

因此可以看出父親在兒童尤其是幼兒期性別角色行程中的重要作用。

2、父母教育方式需一致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雙方必須提前商量好教育形式,在孩子面前採取一致的執行方式,否則孩子容易產生混亂,黑白顛倒。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如男孩如果戴了女孩子的髮飾,母親指責他的不恰當行為,而父親則捧腹大笑,並言語鼓勵支持“你太可愛了”!

孩子就會陷入性別黑洞:到底要不要戴髮飾?

同理,也要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預警,教育態度必須步調一致,互相合作,否則就是無效的。

3、及時獎勵,強化孩子的行為

孩子做了與自己的性別角色相符的事,家長應該給予獎勵;

除了偶爾的表演性行為,對孩子不當的性角色行為,家長要反應冷淡,讓他感到自己的表現有誤,或是給予適量的“處罰”。

教育那些事(二)|性別教育關鍵期,家長該怎麼做?

這種獎勵與懲罰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支持或壓力,促使孩子根據自己的性別角色做出相應的行為,並逐漸形成正確的行為定勢。


限時¥0.1:學齡兒童活動調查表

通過測驗,您將

快速瞭解孩子的性別認同情況

獲得專業有效的教養建議

微信搜索小程序“美心說心理測評”,首頁就能看到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