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康熙仅仅十四岁就继承大统登上了皇位,但是他坐上皇位的第一个最大的对手竟然是他的父皇留给他的大清第一勇士——鳌拜!

是这个人成就了康熙有了同龄的早熟和果断,同时也炼锤出了一个千古帝王。

说起鳌拜这个人,真实的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了。其人英勇善战,跟随皇太极东征西战,战功赫赫。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皮岛之战,皇太极封鳌拜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后又擢升鳌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松锦会战,大败明军使明王朝大势已去。

清军入关后,鳌拜率军定燕京,征湖广,继续追剿明军和农民军残余力量,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4年10月,他进攻西安的李自成军,灭掉李自成军主力。

1646年又出征四川,在南充大破张献忠。可以说,满清的天下是鳌拜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实至名归。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鳌拜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在皇太极死后,因为即位之事不惜得罪位高权重的多尔衮,最终争来了顺治帝即位。顺治亲政后,念鳌拜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对他极为器重。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在鳌拜横行霸道的时期,根本不把康熙看在眼里,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

为了排除异己,大肆伪造大臣们贪污谋反的证据,持强临弱跑马圈地、换地,矫旨把自己的政敌一个个置于死地,甚至于最后伙同班布尔善发动兵变,企图谋权篡位。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康熙受到这样的欺辱,早想杀之以泄国恨家仇!可是真的擒住鳌拜的时候,康熙反而不杀了,这是为何?

原因有三:

其一,主要当时的鳌拜已经满朝党羽、亲信遍布;若是直接将鳌拜杀掉、彻查此事,满朝官员有点关系的谁不心寒、害怕。

如若京城一乱,势必有可能会导致班布尔善和鳌拜余党群而起之,致使国家陷入另一场危机。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反之,鳌拜余党看到皇帝都能将这样罪大恶极的人释以宽怀,他们这些随从者当然受不到太大的惩罚。

只能战战兢兢更加卖力的为效力,以求皇上宽大处理。

至于鳌拜本人,已经在皇帝严密监控之中了,当然不怕他有多大能耐闹出来事来。既软禁了鳌拜,又安抚了其余党,可谓一举两得。

其二,鳌拜起初并不想造反夺取皇位,在班布尔善阴谋的鼓动下,终于有了反心,但对皇帝也没有动杀机,只希望康熙交出皇位,可保证失位后的皇室依旧享受荣华富贵。

这一点也是救了他自己一命的重要的一点。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其三,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累累伤疤。

康熙念及鳌拜战功卓越,对上两代皇帝敬畏有加,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

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但是班布尔善不同,他用心险恶,不但劝说鳌拜谋反,他自己也觊觎皇位。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被康熙处死,并将他的从宗人府宗除名。

鳌拜如此过分的对待康熙,但康熙为什么只是囚禁而没杀了他呢?

谢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